APP下载

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和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

2016-10-08严英杨彩云程羽茜刘沛明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认知中职学生艾滋病

严英+杨彩云+程羽茜+刘沛明

【摘 要】为了解中职学生对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采用自制问卷,对北海市5所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调查,针对中职学生艾滋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艾滋病预防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艾滋病 高危性行为 认知 态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21-02

艾滋病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青少年业已成为预防的重点人群。中职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受关注少,成绩普遍较差,长期存在失败经历,有的学生存在自甘堕落、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部分学生有了性经验但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对性往往难以正确认识,种种因素常可导致怀孕、流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性教育的缺失不但影响其学习生活及其未来发展,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甚至艾滋病。本课题组调查了北海市中职学生的性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进一步的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在北海市的5所中职学校中随机抽取1366名学生参与调查。学生分别来自三个年级,平均年龄(17.6±2.3)岁。1366名学生中,中职一年级459人、二年级455人、三年级452人,男生708人、女生658人。本研究调查之前均咨询过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问卷的调查。

(二)方法。对所有受试人员均发放本课题组研究设计出来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性行为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健康危险行为。发放试卷得到学校教师及领导的批准及配合,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在班级对调查的目的及问卷填写须知进行讲解并发放调查表。填完由调查员于调查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情况

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态度如下:

关于艾滋病是否由病毒引起的问题,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64.8%)显著高于女同学(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651,P<0.05)。关于是否应将感染的同学隔离起来的调查中,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50.4%)显著高于女同学(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1,P<0.05)。关于是否应与感染的同学继续交往的调查中,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47.7%)显著高于女同学(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详见表1。艾滋病教育的调查:共有797名中职学生接受了艾滋病相关的教育,占58.3%,接受教育的男生报告率(63.1%)显著高于女生(53.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76,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本次调查获得1366份有效问卷,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学生对于能否治愈该疾病的认知率较低,对“是否和已感染的同学继续交往”的知晓率低。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了解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工作、学习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对于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并不高。有些学生认为外表能看出艾滋病患者,不了解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途径。由此可见,大部分中职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渠道大多是媒体和道听途说,学生获得干预服务最多类型的是提供艾滋病性病宣传资料,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接触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少,而且思想上认为艾滋病离他们的实际生活遥远,因而不给予重视,不认真对待,缺乏艾滋病基本知识。在校学生对于防护艾滋病的行为的掌握情况逐步上升,对于多性伴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对于“只与一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传播吗”的认可度和安全套的使用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认知还是没能到达我们之前预计的效果,学生对于“只与一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传播吗”不以为然,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学生对性行为的态度较为轻率,对于安全套的作用态度不明确。从这些情况来看,在校学生群体存在HIV感染高危倾向,加强艾滋病的预防教育迫在眉睫。

此外,通过调查得知学生有歧视艾滋病群体的倾向,不愿意与该群体接触,可见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很肤浅、缺乏系统性。说明在校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只是局限在知识的层面,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相关教育还不够全面,因此加强在校学生的艾滋病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识刻不容缓。

从调查数据看,青少年这一群体AIDS患者被社会歧视的比率较高。而消除社会的歧视不仅是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就能简单解决的,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知识转化为态度、态度影响行为的过程。而且具备预防艾滋病的态度也不一定能反映到行为上,只有从行为上真正做到了自我保护才能有效。因此,艾滋病预防教育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比传播知识更大的努力。

对于在校学生群体需要的艾滋病知识信息方面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介绍、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毒品危害等方面,同时也包括感染者生存现状、性知识和性病预防、生活技能、避孕方法等。但是,目前学校、社会相关艾滋病宣传教育远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相关宣传教育仅限于宣传报栏、宣传手册或穿插在其他课程中简单带过。因此,我们应该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将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感染者生存现状、毒品危害、性知识和性病预防、避孕方法、健康生活技能辐射到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中。应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性道德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

四、建议

综上可见,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尚不够深入,对于性行为的相关教育与艾滋病的教育存在着缺失。教育部门及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对学生实施性健康教育,从根本上遏制高危性行为与艾滋病的传播泛滥。通过对在校生性行为态度以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学方式和干预手段,有计划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同时,制订有效的防艾教育方案模式,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进而培养学生个人的性价值观,培养对家庭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自己对家庭和别人的义务与责任;提高学生防治艾滋病的自我效能,减少学生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性和成年后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认知中职学生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