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PCR检测在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中的临床应用
2016-10-08刘妙娥冯慧艳赵尊
刘妙娥 冯慧艳 赵尊
[摘要]目的 探讨多重PCR检测在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7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患儿,收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提取DNA,利用多重PCR扩增14种呼吸道病原菌靶基因,统计分析多重PCR检测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从300例标本中,细菌培养出18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61.33%(184/300)。经多重PCR扩增检测118例样本呈阳性,阳性率为39.3%(118/300)。对14种病原菌多重PCR的敏感性为51.6%,特异性为68.6%,符合率为58.9%。多重PCR对SPN检出率(15.7%,47/300)高于培养(5.7%,17/300)(P<0.05);联合检测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为80.67%(242/300),联合检测显著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结论 多重PCR技术对肺炎链球菌检测的敏感性较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检出率。
[关键词]多重PCR;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69-04
在儿童肺炎的诊治中,明确病原很重要。近些年随着抗菌素的早期、广泛应用,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大大降低,给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增加了难度。目前临床中常用的细菌培养、免疫荧光、单PCR技术等检测方法,一般往往只能检测出一种或一类病原,无法检测出其他病原或混合感染,因此需要寻找一个多重检测或联合检测的方法来加强病原学诊断,指导临床工作和用药。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细菌性肺炎临床标本,比较多重PCR、细菌培养、单PCR对各种病原的检出率,探讨该多重PCR技术对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儿童肺炎诊治工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7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患儿,提取呼吸道分泌物,其中男204例,女96例,年龄1个月~9岁,平均年龄(5.6±1.2)岁,病程2~90d。均符合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并获得父母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VITEK-32)购自法国Bio Merieux;悬浮点阵仪(Luminex 100)购自美国LUMINEX;PCR仪(ABI 5700)购自美国ABI;高速离心机(Allegra X-12R)购自美国BeckmanCoulter;肺炎支原体PCR检测KIT购自广州达安基因;HAII试剂盒和ResPlex Ⅰ细菌面板均购自美国GENACO;细菌基因组DNA提取KIT购自美国AXYGEN;普通血平板培养基购自广州华鑫公司。
1.3方法
采集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送至细菌室。(1)细菌培养及鉴定将采集的标本分别接种于普通血平板、流感嗜血杆菌巧克力培养基和肺炎链球菌培养基。流感嗜血杆菌接种后做革兰染色及X、V因子鉴定。其余菌落应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2)提取细菌基因组、设计14种细菌特异性引物及扩增靶基因14种病原菌及其靶基因:肺炎链球菌(SPN)靶基因LytA,金黄色葡萄球菌(SA)Nuc,流感嗜血杆菌(HINF)OmpP2,肺炎克雷伯杆菌(KPN)Khe,嗜肺军团菌(LPN)Mip,铜绿假单胞菌(PA)AlgD,大肠埃希菌(ECO)Eac,鲍曼不动杆菌(ABM)Npol,奇异变形杆菌(PM)Topoiso,阴沟肠杆菌(ECL)AmpC,化脓链球菌(SPY)Mf,脑膜炎奈瑟菌(NMG)CtrA,屎肠球菌(EFCM)Ddl,肺炎支原体(MPN)MPN592,粪肠球菌(EFLS)Ddl。(3)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为35.8μL Rnase-freewater,5μL缓冲液,1μL dNTP,6μL引物,0.2μLHotstar Taq聚合酶和2μL DNA样品。反应条件参考说明书(95℃变性15min,94℃设定30s,52℃设定1min,72℃设定1min,以上进行15个循环;94℃15s,70℃90s,进行6个循环;94℃15s,52℃15s,72%15s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维持3min)。(4)扩增产物检测:按照悬浮点阵仪(Luminex 100)说明书进行操作。所获荧光强度中位值高于250(或为阴性平均值加5倍标准差)判定为阳性。(5)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参考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同时将标本号、阴性质控及阳性梯度进行标记。循环反应条件为:93℃设定2min,93℃设定45s。55℃设定60s,循环数为10;93℃设定30s,55℃设定45s,循环数为30,分析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统计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重PCR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多重PCR检测的总体的阳性率低于细菌培养,与细菌培养比较275例多重PCR敏感性为51.6%,特异性为68.6%,符合率为58.9%。见表1。
2.2多重PCR与5种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多重PCR对SPN检出率(15.7%,47/300)高于培养(5.7%,17/300)(P<0.05);对HINF检出率(22.3%,54/300)与培养(203%,64/3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细菌的多重PCR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见表2。
参考5种细菌培养,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均高于细菌培养结果,对SPN、PA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培养的,相关指标见表3。
2.3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联合检测结果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为80.67%(242/300),联合检测提高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例数。见表4。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公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肺炎仍居于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炎的儿童大约有200万,其主要病原为细菌性,其次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在病原学诊断方法中,PCR扩增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分子诊断技术,因其在敏感度、速度、安全性、准确性的优势,在难以常规培养的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的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单PCR一次只能检出一种病原或一类,在病原学的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缺陷,而多重PCR在一次检测中可以同时查出多种病原,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学诊断、耐药基因检测等研究领域。是病原学鉴别诊断未来发展方向,在病毒性肺炎病原学诊断方面,国内外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结果。近些年,随着抗生素的早期广泛应用,增加了细菌培养检出率的难度,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病原检出率。
本研究显示,总体看来多重PCR阳性率低于培养,可能因片段扩增的条件不一,难以均匀的对每种靶基因进行扩增,因此产物较少,从而导致敏感性的降低。而在肺炎链球菌的检测方面,多重PCR对SPN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说明多重PCR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优于培养。联合检测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为80.67%(242/300),高于单独细菌培养的检出率,且联合检测提高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例数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可以体现联合检测的优势,这与国内外其他专家学者报道一致。
综上,多重PCR技术对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检测其他细菌性病原的敏感性还有待提高。多重PCR技术联合细菌培养能提高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临床工作中可以综合考虑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灵活运用,提高病原学诊断,促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