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假的变成真的?
2016-10-06
方可成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激战正酣,各方势力都在试图参与影响大选结果,各种民意调查机构也马不停蹄地不断发布新的民调结果,用数字告诉大家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民调其实对选情也会产生影响。
初听上去,不太容易理解。所谓民调,当然是一种反映民意、而非影响民意的方式。在理想状态下,民调机构会在全国随机抽取一些代表性的样本,经过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客观反映民众的态度。
然而在现实中,有太多因素可以影响民意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民调选取的样本有没有同时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如果用固定电话抽样的话,家里没有安装固定电话的人怎么办?在上班时间调查的话,抽到的大多数会不会是退休和失业的人?设置的问题是不是有引导性?……在诸多因素的左右之下,很难有哪家民调机构敢说自己的数据100%反映了真实民意。更有一些民调机构,故意偏离科学调查方式,以达到偏袒某一方的目的。
在大选中,存在偏向性的民调结果,可能会影响选情。这是为什么?原来,民调结果会被媒体广泛报道,改变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进而改变大家的态度。
举个例子:假设小红和小蓝两人竞选,真实民意是小红有40%的人支持,小蓝有60%的人支持,但最具影响力的民意调查却说:小红有60%的人支持,小蓝只得到40%的支持率。看到这样的民调结果,原先支持小红的选民会更坚定自己的选择,而原先支持小蓝的选民则会犯嘀咕:原来小蓝的支持率这么低啊,是不是他有什么问题呢?我之前是不是想错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小蓝的部分粉丝会不自觉地带着挑剔、怀疑的眼光看待小蓝,最终一部分人真的发现他有问题,改而支持小红。最后大选投票日,真的有60%的人投给了小红——一个错误的预言被完美地实现了。
这虽然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但类似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按照社会心理学的术语,这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牛津大学社会学家迈克尔·比格斯认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一个人X错误地相信另一个人Y具有某种品质;然后,X就会因为自己的错误想法,而改变自己对Y的一些行为;最后,因为X改变的行为,Y真的变成了具备这种品质的人。
套用到上述大选民调的例子当中去:首先,一部分选民错误地相信了民调结果,以为小蓝不受欢迎;然后,这部分选民就变得对小蓝更加怀疑、挑剔;最后,因为这部分选民的变化,小蓝真的成了不受欢迎的那个候选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我实现的预言”确实是一种能够“颠倒黑白”“把假的变成真的”的现象,对我们一贯相信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一种挑战。不过,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坏事,它有时候也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比如,当一批新生入学之后,老师对某些资质平平的学生产生了不符合事实的认识,觉得他们的资质很不错。于是,老师就会对这些学生格外重视和期待,严格要求、积极培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原本资质平平的学生真的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老师因为性别、种族、家庭出身等原因,误以为一名天资聪颖的学生缺乏潜力的话,很可能就会对这名学生更加冷淡,不会对他重点培养,甚至采取放任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则可能是天才泯然众人。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无偏见、无歧视,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最近国内一些城市又迎来新一轮房价上涨,这其中可能也有“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作祟。假设房价的正常增长应该是每年10%,但购房者却错误地认为增长率可以达到50%,甚至翻倍,于是所有人都在抢购。在狂热的市场氛围中,房价真的变成了一年涨50%甚至翻倍,进入一个“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怪圈。
(作者为传播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