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特好玩

2016-09-30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贾老师小气大方

贾志敏++焦丽辉

一、激趣导入

师:说来,你也许不信,作文特好玩。在数学里边,“一加一”只能等于“二”,还能等于几?

生:是的,只能等于“二”,不能有其他答案。

师:“二乘二”呢?

生:“二乘二”得“四”。

师:“二二得四”,不能等于“五”。但是,语文就不一样了,它变化无穷。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比如,就拿我们忌讳的这个“死”字来说,“生命的终结”叫“死”。“死”是口头用语,书面用语则叫“去世”。在书面用语里,“去世”还有不同的说法。长者死了叫“仙逝”,孩子死了叫“夭折”;在火里面死去,叫“葬身火海”;在水里面死去,叫“遭没顶之灾”。英雄去世于不同地点、不同的死法则用不同的词语:在战场上死了,叫“牺牲”;在刑场上死了,叫“就义”;在岗位上死了,叫“殉职”。“好人”死了叫“逝世”“上天堂”,坏人死了叫“完蛋”“见阎王”“翘辫子”。皇帝去世叫——

生:驾崩。

师:对,“驾崩”。“驾”指“皇上”,“崩”就是咽气,“驾崩”专指“皇帝死了”。(讲述)三月的一个早上,电话铃声骤响:“叔叔,今天凌晨三点,姑妈走了,走得很安详。”我手握话筒久久没有说话,默默地掉下了两行热泪。“姑妈走了”,意思是“姑妈离开了人世”。“走了”,竟然可以表示“去世”。所以,我们不能对老年人“暂时离开”随意说“爷爷走了”。你看,多有趣!再说“一个人在哭”这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小明哭了”,这是一种说法。“小明的两只眼睛一闭,挤出了几颗银豆豆”,这是另一种说法。“小明站在屋子的中间,看看爷爷,爷爷不理他。瞅瞅奶奶,奶奶不吭声,再望望爸爸、妈妈,他们各忙着各的,好像啥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一下,小明不乐意了,两只眼睛眨巴眨巴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猛然间,两只小手往脸上一按,小嘴一张,‘哇地哭出声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摇动着身子,摆动着双腿,嘴里还一个劲地说:‘爸爸坏,妈妈坏,爷爷奶奶都是大坏蛋!”这又是一种说法。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语文真是太好玩了!

二、确定题材

师:写作文需要材料。没有材料,则写不成作文。有的小朋友说“我没东西写”,真是这样吗?其实,我们身上就有写不完的东西,更不说其他了。比如说这个字。(板书:我)一齐读。

生:(齐)我。

师:“我”就是“自己”。“我”身上就有写不完的东西。信不?“我的名字有点特别”——可以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我是个‘调皮蛋”——可以写自己顽皮的故事;“我是个‘女汉子”——刻画女孩独特的个性特点。再如:“我喜欢吃肉”“我是个‘洁癖”“我粗心得很”……真的写不完呢!小朋友,你能用“我”打头,写一两句话吗?要写自己独有的,或是让人喜欢的、惹人讨厌的,或是优点、缺点、特点……

(生写话,师巡视指导。)

师:写好的同学,请把笔搁下。我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话。

生:我写了两个:“我很爱干净”,另一个是“我是一个贪吃鬼”。

师:改一改。第一个,把“很”字去掉,“我爱干净”,句子干净多了。第二个,改成“我是一个‘吃货”,“吃货”表示贪吃的意思,是网络语言,偶尔用之,比较生活化,可以一试。不过,要加上引号。

生:我写的是“我是一个马虎精”。

师:只知道有“马屁精”,没听说过“马虎精”。将“精”字去掉,前面加个“小”字,变成“我是一个‘小马虎”。

生:我是家中的开心果。

师:很好!去掉“家中的”三个字,“开心果”加上引号。

生:我是一个马大哈。

师:“马大哈”加上引号,表示是少见的“粗心人”。

生:我是一个动物迷。

师:动物迷?不妨改为“我喜欢小动物”吧!

生: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财迷。

师:“地地道道”这个词不必用了,“我是一个‘小财迷”即可,“小财迷”必须加引号。这些仅仅是写作的题材,我们还要围绕材料的中心意思把内容写具体。怎样写具体呢?那就要“用事实说话”。(板书:用事实说话)

三、例文引路

师:怎样围绕中心来写呢?先听我读三段话,我读,你们听,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什么写的。(读第一段话)“我是一个粗心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是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做数学题,不是把‘加号看成了‘乘号,就是把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因此数学测验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满分。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默写‘老大娘,我粗枝大叶,把‘娘写成‘狼,变成了‘老大狼,闹出了大笑话。”这段话是围绕什么写的?

生:围绕“我是一个小马虎”来写的。

师:你才是一个“小马虎”呢!这一段话里有“小马虎”三个字吗?

生:围绕“我是一个粗心的孩子”这一句话来写的。

师:对!要用心听。注意听第二段话。(读)“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大。当它张开大嘴的时候,一个人跳进去,恐怕还填不满它的嘴哩;有人亲眼看到它一口把一条小船给咬成两截;当它咬嚼起五六厘米粗的芦苇秆子,就好比人们吃韭菜那么容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写的?

生: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大”这句话来写的。

师:没错。继续听老师读第三段话。(读)“我是一个‘集邮迷。在我的集邮册里,珍藏着许许多多珍贵的纪念邮票。听说邮局要发行一套新的纪念邮票,我取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风风火火赶到邮局排队等候开门。一个夏日的中午,我突然发现一个黑咕隆咚的洞里面放着好多好多我喜爱的邮票,这一下,我乐不可支,就伸手去掏,掏呀掏,邮票没有掏着,却挨了爸爸重重的一个巴掌。我瞪大了眼睛,捂着脸,歪着脖子看着爸爸,心想:‘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打我呢?只见爸爸怒气冲冲地指着我的鼻子骂道:‘你这个小子,不好好午睡,却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来掏,掏,掏,掏,掏什么来着?”(生哄笑)这段话写了什么?

生:这段话是围绕“我的集邮册里有许多邮票”一句来写的。

师:(摇头)不够准确。

生:围绕“我是一个‘集邮迷”这一句话来写的。

师:对。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一句话写具体、写生动的呢?(生:用事实说话。)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呢?我这里还有三段话,请同学读一读。

(生读,师及时评价。)

生:(拖腔拿调地读)我——的——名——字。

师:不能这样读,要像说话一样读得自然、流畅。

生:“我的名字。我的名字特别简单,就叫‘一,因为我姓陈,所以大家都叫我‘陈一了。(师:开宗明义。)有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孩子的名里用上生僻的字,他们以为取的名字让别人不认识、叫不上,就能显示自己有文化、有水平。然而,我的爸爸不这么认为。你看,他给我取的名字,连名带姓也只有八笔,喊起来响亮,写起来省事。于是,在生活里、学习上大大方便了我。考试的时候,别人还在试卷上填写名字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答题了。这还得好好感谢为我取了个好名字的老爸呢。”

师:小作者抓住别人不注意的名字作为题材,可谓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写得也简单,“我叫陈一”,喊起来响亮,写起来省事;“还得好好感谢为我取了个好名字的老爸呢”,干净利落,文章就要这样写,言简意赅,清楚明白。

生:“我长大了依然调皮。我把香水喷在花瓣上让妈妈闻;把鞭炮扎在狗尾巴上,点燃了,小狗吓得上蹿下跳,汪汪直叫。(师:这是略写。)一天下午,我睡不着,偷偷地爬起来晃悠。见爷爷睡得正香,便想恶作剧,给爷爷画个八字胡,让他变成一个日本鬼子。于是,我用墨汁在爷爷的鼻子底下画了个八字胡。啊,真像一个鬼子军官。爷爷醒了,见我不睡觉,却在坏笑,便起来追打我。我大声地叫道:‘救命!救命!爸爸妈妈闻声赶来,见爷爷这模样,不但不打我,还笑得直不起腰来。这就是我—— 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调皮鬼。大人说,有我的地方就一定有欢声与笑语。”

师:文通字顺,表达清晰,详略得当,描写也生动。作者选用三个事例来表现“我”的调皮。第一个和第二个事例都略写,第三个事例写得具体、生动,把“我”调皮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

师:(指另一位学生)请你朗读下面一段话。

生:“我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腰圆胳膊粗的,力大无穷;和男同学摔跤,绝不处下风;经常会‘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师:“我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何以见得?“腰圆胳膊粗的,力大无穷;和男同学摔跤,绝不处下风”。还引用了大家熟悉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写了这三句话,“女汉子”的形象呼之欲出。(示意学生继续)

生:“课间,看见两个同学合伙欺负一个同学,我会冲上去,一把将他们拉开,然后为那个弱势同学撑腰。看见同学在哭,我会上前安慰,如果哭的是女同学,我就递给她一张纸巾,说:‘别哭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假如哭的是男同学,我就告诉他:‘嗨,别下雨了,眼泪就那么不值钱?如果他哭个不停,我就把手握成一个拳头当作话筒四处叫唤:‘大家来看啊,一个十足的娘儿们!”

师:这是四年级学生写的一段短文,写得真好。所谓“女汉子”,就是指“有着男孩子一样性格的女孩儿”。文章开宗明义,“我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经过简要介绍,这个“女汉子”形象呼之欲出,加上后面生动的描述,更将“女汉子”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读了,如闻其声;听了,如见其人。好文章也!

师:看来,习作要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就得用事实说话。下面,请你按这样的方法写几段话,把自己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一句话,要写得好玩。

(生习作15分钟,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评改

(师出示习作题目:《我和音乐有缘》《我不是“假小子”》《我是“小气”还是“大方”》 《我是一个“左撇子”》)

师:这几个题材都很新颖,也很好玩,不太多见。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写的。

(生读习作,师及时评改。)

生:我和音乐有缘。听妈妈说,我从小就有许多音乐细胞。(师:“音乐细胞”?口头说说还可以,当作书面用语就不妥了。因为它不属于规范语言,还是用题目上的那句话吧,改为“我从小就和音乐有缘”。)小时候,我听到美妙的旋律,就会停止哭闹;欢快的乐曲响起,我会手舞足蹈,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悲伤的曲子传来时,我就静静地……(师:加上“坐在小车里边”,以显示自己还是一个不能行走的小孩儿,和前面的“从小”联系起来了。)我就静静地一声不响,好像变得忧伤起来。稍大一些,我会随着音乐节奏拍起小手来。妈妈说,那模样可爱极了。我长大了,上四年级,我吹、拉、弹、唱、跳,都能“露一手”。(师:把第二个“我”字放到后面去。)有一次,咱们浦东新区举行“弹唱嘉年华”活动。我上台用唢呐吹奏了一个《百鸟朝凤》曲子。(师:具体到一次什么样的活动,在哪里演奏,吹的是什么曲子。很好!)刚吹完,全场掌声雷动。赛后,组委会还颁发给我一个“特别奖”。别的男孩子房间里放的都是玩具,而我的房间里放着的全是乐器、乐谱。(师:这一句话和上面一句话语气上连接不起来,显得有点突兀。要么删去,抑或搬到“可爱极了”的后面。)

生:我不是“假小子”。(师:“假小子”指的是“分明是个姑娘,却有着男孩儿的打扮和做派”。“不是‘假小子”,这中间,一定有误会,一定“有戏”,一定好玩!)我有很多外号:“小笼包”“西瓜太郎”“蘑菇头”……(师:一个人有外号,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值得炫耀。那是别人跟你开玩笑,抑或是不尊重你的表现,因此,建议改成“我的那些玩伴给我起了不少讨厌的外号,什么‘小笼包‘西瓜太郎‘蘑菇头”。)就因为我的“蘑菇头”,经常被大人们误以为是个“女生”,闹出笑话来。(师:话没有说清楚。自己可能明白了,然而,读者却不一定清楚。)有一天,我们上音乐课,我在教室的一角练习吹奏黑管……(师:建议把“奏”字删去。)老师没有发现我,问大家:“那个长着‘蘑菇头的‘假小子呢?”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不是女生,是男生呀!”我跟着这位老师学了这么长时间,她居然不知道我是男生还是女生。你说有趣不?(师:有趣!有趣!真的有戏!真的很好玩!)

生:我很“小气”又很“大方”。(师:“小气”和“大方”是一对意思截然相反的词语。既“小气”又“大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拭目以待。)我很“小气”,却十分“大方”。(师:后面用“十分”,那么前面要用“非常”。两个字对两个字,相应对称。)说我“小气”吧,没错,我的零花钱谁也别想占用。即使是玩具、学习用品,也是妈妈给买的。(师:建议改成“也硬是让妈妈掏钱去买”,这样写,显得自己“抠门”和“小气”。)她常逗我:“龙龙,你赚钱了,可以用自己的钱买东西啦!”我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紧紧地抱着储蓄罐,唯恐她把罐子里的“银子”给掏出来。此时,妈妈总是拍一下我的额头,笑眯眯地说:“瞧你这个‘小财迷!”说我“大方”吧,也对!学校里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我总是积极响应,出力出钱。上个月,传来我国南方闹水灾的噩耗后……(师:怎能用这个词呢?该用“消息”。)我毫不吝啬……(师:加上“倾其所有”一词,语气连贯。)捐出所有积蓄给灾民。此时,妈妈又摸着我的额头,笑容可掬地说:“咱家的‘小气鬼真大方啊!”这就是我,一个充满阳光、富有爱心的小男生,既“小气”又“大方”。(师:总结全文,上呼下应。语势顺畅,一气呵成。)

师:他小气吗?

生:(众)小气。

师:他大方吗?

生:(众)很大方。

师:那为什么说“我非常‘小气却十分‘大方”呢?

生:他对自己很小气,然而对社会、对集体很大方。这正是我们要颂扬的好品格。

生:我是一个“左撇子”。(师:不同凡响,独树一帜!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题材,可谓抓住了特点。如果写得生动的话,一定好玩!)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脑袋挺大,眼睛也不算小。可是在笑或者哭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我的眼是睁着还是闭着。妈妈曾经问我:“你在哭或者笑的时候,眼睛是不是睁着的?”连妈妈都看不出,更别说其他人了。(师:这一段话固然写得生动有趣。可是,和“左撇子”有什么关系?扯远了,忍痛割爱,建议删去!什么叫“左撇子”?文章里面没有界定,读者不明白。是否可以写几句话说明一下,让读文章的人有所了解?)奥巴马、达·芬奇、居里夫人等许多伟人、名人都是左撇子。(师:将“许多”删掉。奥巴马的身份知道吗?加上“美国现任总统”不是更清楚吗?再说,这些资料可靠吗?建议你在文前加上“据介绍”,这样就“进退自如,留有余地”了。再者,文中能否介绍个把我国的名人?比如我国羽毛球好手林丹就是。)嘿嘿!没想到我也是“左撇子”。除了写字,我是在妈妈的“镇压”下改成右手外……(师:“镇压”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不能随便使用。建议将其改成“高压胁迫”。)干其他任何事时都喜欢用左手。打羽毛球,我用左手接发球;吃饭了,我用左手拿筷子夹菜;学弹钢琴时,大多数人都觉得用左手学起来慢,而我却能很快掌握;在图画课上,我来不及涂色,就“左右开弓”……(师:其他的事情就略写吧,而这一件事情,写得具体一点,以给人深刻的印象。)你们看,我这个“左撇子”厉害吧?不过,我这个“左撇子”长大了,能不能成为伟人或者名人,就不得而知了。(师:这一段话纯属多余,建议删去。)

师:起好草稿以后,还要多读几遍。发现有不通顺、不贴切的地方,就要修改,有道是“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文章会越好。只有会修改文章了,作文才算好玩。请大家把草稿带回家,反复修改,“修改一百遍不算多”。下节课上我们再来交流,一起再来“玩”。下课!

【评析】

先生之道,叹为观止

——记一节“好玩”的

作文指导课

我听过贾志敏老师执教的许多课,但是这一节“作文特好玩”的习作指导课,可谓集阅读和写作两种课型之教学精髓。两个字:绝、妙。

一、评改绝

贾老师课堂上的即兴评改是当今中国教学界一绝,恐怕无人能及。他的语感之敏锐、之准确,实在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贾老师在课堂上说,写文章要“用事实说话”,我举个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贾老师进行评改的环节的例子:

学生一的习作《我和音乐有缘》

生:我长大了,上四年级,我吹、拉、弹、唱、跳,都能“露一手”。

师:把第二个“我”字放到后面去。

生:有一次,咱们浦东新区举行“弹唱嘉年华”活动。我上台用唢呐吹奏了一个《百鸟朝凤》曲子。

师:具体到一次什么样的活动,在哪里演奏,吹的是什么曲子。很好!

生:刚吹完,全场掌声雷动。赛后,组委会还颁发给我一个“特别奖”。别的男孩子房间里放的都是玩具,而我的房间里放着的全是乐器、乐谱。

师:这一句话和上面一句话语气上连接不起来,显得有点突兀。要么删去,抑或搬到“可爱极了”的后面。

学生三的习作《我很“小气”又很“大方”》

生:我很“小气”,却十分“大方”。

师:后面用“十分”,那么前面要用“非常”。两个字对两个字,相应对称。

生:说我“小气”吧,没错!我的零花钱谁也别想占用。即使是玩具、学习用品,也是妈妈给买的。

师:建议改成“也硬是让妈妈掏钱去买”,这样写,显得自己“抠门”和“小气”。

生:她常逗我:“龙龙,你赚钱了,可以用自己的钱买东西啦!”我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紧紧地抱着储蓄罐,唯恐她把罐子里的“银子”给掏出来。此时,妈妈总是拍一下我的额头,笑眯眯地说:“瞧你这个‘小财迷!”说我“大方”吧,也对!学校里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我总是积极响应,出力出钱。上个月,传来我国南方闹水灾的噩耗后……

师:怎能用这个词呢?该用“消息”。

在这两段评改中,贾老师不光及时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令人叫绝的是,他能极为敏锐地体察到学生习作中用词不够精练与准确的地方。在我们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句子,他总能指出问题,如“吹”与“奏”的区别、“消息”与“噩耗”哪个恰当、“十分”与“非常”的对称,细细分析与品味,的确让我们心悦诚服。贾老师的“较真”也同样体现在其他内容的点评中,如“镇压”一词与“高压胁迫”的准确运用、材料的取舍等。老师语言上的“较真”,同时也是为学生使用规范用语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一个语文教师,不重视课堂评价、不在语言上锱铢必较,恐怕很难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的语用能力不培养与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则必成空谈。

贾老师的此番“较真”功夫,源于他天长日久的语言修炼,非一日之功,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二、引导妙

作文难写、习作难教,这是困扰小学生和教师的一大烦恼。学生为写作文无料而苦闷,教师为上习作指导课无法而上下求索。贾老师的这节课却毫无难为之感,课堂伊始的数学和语文两门学科的对比,得出了结论——“作文特好玩”,一个“玩”字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作文也能“玩”?贾老师用他的课堂回答,作文不光能玩,而且好玩得很,此“玩”即玩味之意。从“死”的不同说法到“哭”的多种表达,由字到词、到句、到段,螺旋滚动式地丰富了话语。所有的语言到了贾老师的嘴里仿佛都有了神力,字字句句融进了学生的心。语言如此丰富、如此有趣,作文何难之有?

在教给学生如何选材这一环节,贾老师没有生硬地讲解写作知识,而是选择了三篇小学生的例文,让三位同学朗读,中间穿插了贾老师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这个环节其实也是贾老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写作文,如:“小作者抓住别人不注意的名字作为题材,可谓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干净利落,文章就要这样写,言简意赅,清楚明白。”“文通字顺,表达清晰,详略得当,描写也生动。作者选用三个事例来表现‘我的调皮。第一个和第二个事例都略写,第三个事例写得具体、生动,把‘我调皮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是四年级的学生写的一段短文,写得真好。什么叫‘女汉子?就是指‘有着像男孩子一样性格的女孩儿。文章开宗明义,‘我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经过简要介绍,让这个‘女汉子呼之欲出,加上后面生动的描述,更将‘女汉子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读了,如闻其声;听了,如见其人。好文章也!”

此三篇小习作,其语言特点都凸显了一个“趣”字,为学生传达的写作知识是“用事实说话”。

贾老师的每句评价式的导语都落到实处,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创作的涟漪。学生在轻松欢快的阅读体验中,会唤起自己生活中的记忆,学会发现自己的好玩、与众不同之处,为后面饶有趣味、有详有略地写“我”打下了语言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决定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深浅。贾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独具匠心的引导,让一群孩子思绪飞扬、快乐表达,兴趣盎然地“我手写我心”。童心之下,万物皆活,需要的就是教师这种无痕的引领和关注。

这堂课,真是越咀嚼越有味道。贾老师的用心,实在妙不可言!

贾老师的“作文特好玩”一课,得到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先生这样的评价:“贾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是我听到过的最好的一堂作文指导课。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实,‘实在重视训练学生的用词造句、立意选择,‘实在关注学生的表达是否准确生动,这在当下是很难得的。”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新和先生如是说:“这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为凝练、老到、稳重、机敏的课。”

此刻,我想说:先生之道,叹为观止!

(贾志敏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焦丽辉工作单位:山东章丘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贾老师小气大方
2021,可爱一点不好吗?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神秘的礼物
有一个大方的朋友,你也不会小气
小气的梨树
你猜我猜大家猜
师恩难忘
妈妈,你大不大方
大师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