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看课
2016-09-30
贾志敏
新年伊始。
元旦清晨,我接到的第一个手机短信,是河南周口的一位青年教师童心发来的。信中说:“冒昧地问您,就现在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您最喜欢哪一位的课?”
她罗列的11位老师中,有的我熟悉,有的我不甚了解。于是我回信息:“薛法根。”
迅即,她又发来信息:“谢谢,我和您的想法惊人一致!这位老师最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教材吃得透,教案编得精,文化底蕴厚,应变能力强!他最不张扬个性,一心为学生着想。”
“×老师的课拓展的内容太多,个性太张扬,好像他是红花,学生变成了绿叶。我看,他更适合教中学或大学。×××等老师的课总给人一种华而不实、高不可攀的感觉。听他们的课,听的时候激动,回去以后就不想动啊!请问,我们该怎样看课呢?”
我不熟识这位童老师,我们也未曾谋面过。我想,她也许是
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青年
教师。
要回答“最喜欢哪一位的课”,似乎不算太难。因为这是个人的好恶,正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然而,要回答“我们该怎样看课”这一问题,倒颇费思量。
我的经验是“三看,三不看”。
一、看教学,不看表演
“教师教的是语文,学生学的是母语。”因此,我们当然要关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看课,就要看教与学。“泛语文”的做法不可取,哗众取宠的“表演”更要摒弃。
何谓“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语文课,要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教师教风
的具体体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
目标。
语文教材不属于语文知识体系,它是一篇篇选文。每一篇选文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
言语是一种技巧。要掌握它,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语言工具的训练和其人文性的教益,是教学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语言文字中已经蕴含了丰富活泼的情感和意趣,蕴含了广博丰厚的文化积淀。学好语言文字,自然就会领悟和接受其人文的熏陶和文化的营养,无需脱离文本、脱离语言去宣教。
掌握了语言文字,理解了文本内容,学会了表达形式,形成了语文能力,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自在其中。
我们要看执教者如何运用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孩子说话和写话。教学,应该是师生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它拒绝浮躁、喧哗与轰动。
近年来,一些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出现了一股浮华之风。授课者极尽“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奢华”“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使课堂呈现出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使课堂教学和时装展览几乎无异。
有些课堂教学,不是进行语言本身的推敲、揣摩和品味,而是围绕文本内容,外加大量的教化性补充“学习材料”,甚至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狂轰滥炸”,过度渲染、张扬所谓人文性,还说要给学生以新时代的“心灵的洗礼”。这样做,除了增加课堂的虚幻的观赏性外,没有任何价值。有人说,课改以来,人文性弄玄乎了,工具性弄模糊了。可谓一针见血。
再者,时下的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正趋向于商业化操作,且规模越来越大。课堂变成舞台,执教者由于十分在意听课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
凡此种种,均背离了语文教改的方向,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要看的是课堂上那种和谐的教学状态,而绝非剧场里那种浓烈的戏剧效果。
二、看学生,不看老师
意大利的一位著名足球裁判因执法公正、处置果断而闻名遐迩。有记者请他介绍执法之经验。他不假思索地说:“让观众忘却我的存在。”
上世纪80年代中,美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一所学校听课。校长请贵宾在学生后面入座,他们却表示:“我们为什么去注意老师呢?我们要观看的是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说着,纷纷把椅子挪到黑板下面,面对着学生静静地观看孩子上课。
想想也对。绿茵场本是球员驰骋之地,裁判只需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课堂是学生习得的场所,教师只是在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然而,有的教师大声疾呼:“我就是语文!”“我的课堂我做主!”闻之,我寝食难安。
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的,空间是孩子的,是他们在学“语”习“文”,学生是红花,教师是绿叶,切不可本末倒置、角色错位。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只能是为学生学好母语服务。一堂课仅40分钟,教师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这就是教师的生命价值所在。
大凡来说,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40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好的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好的课,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质疑,活跃思维,积极向上;好的课,就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好的课,就会让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
课改以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伴随而生: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多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
小学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看“台下十年功”,后者看“台上一分钟”;前者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者展示演员的排练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生则是镜子里的教师。教师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会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所以,观摩课上,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
三、看门道,不看热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说不无道理。
在T型台上款款独步的时装模特儿,为何面无表情?显然,她要展示的是艳丽的时装。同样道理,教语文,一定要在“语文”上下功夫。
观摩语文课,则要关注别人是怎样驾驭课堂、怎样处理教材、如何启迪学生、如何设计教案的。一句话,我们要看别人是怎样“教语文”的。
语文的问题应该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的语文,应该用中国的办法来教。这样说是强调语文的本色,是强调传统的继承,是强调母语本体的回归。
中国语言是随着中国人的生命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使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并逐步向国际化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当代的语文教育的根基。”讲授母语,应该讲究“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等体现中国人的感性思维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活泼的听、说、读、写,更需要安安静静的思考、揣摩、潜移和默化。
观者既要关注人家如何处理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不能“走错了门”,也不要“看花了眼”。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动辄游戏、画画、表演、歌舞,课堂内欢声雷动,热闹非凡。我认为,适当的肢体活动不是不可以,但是任何活动,都不能忘记为学生学“语”习“文”服务。
时下,教学中的“泛语文”现象着实不少:教《黄山奇石》,花大半节课,让学生用肢体“塑造”黄山奇石的模样;教《鸟的天堂》,整节课都在观看制作精美的纪录片;教《晏子使楚》,排演三个故事用了足足35分钟;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正文匆匆浏览,却过多地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及其他多篇文章……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无可厚非,然而,追求什么样的活跃和运用什么手段去追求活跃,倒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总之,我们看课要看“门道”,绝非去凑“热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课上,学生究竟长进多少,提高多少。长进了,提高了,就好;反之,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管见所及,偏颇难免。坦陈己见,仅供参考。不知童心老师阅后然否?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