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与教师在民办高校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2016-09-30王君丽
王君丽
摘 要:辅导员和教师如何协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是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从教师和辅导员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辅导员和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教师;学生教育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和教师在学生教育中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和教师协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是当代高校发展的本质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服务于学生的基层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直接实施者,但由于专业限制,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有盲目性和说教性。相反教师因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自己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较高威望,对学生学习态度纠正,人格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辅导员和教师协同管理学生是当代高校建设的本质要求。
(二)辅导员和教师协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有利于推进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辅导员深入寝食和课堂,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追踪违纪学生思想状况,通过谈话等方式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严格记录学生考勤,加强学生课堂教学管理,严肃学生考核制度,与辅导员形成合力,通过对学生课上和课后学习行为的干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风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
(三)辅导员和教师协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社团,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时,要将教师纳入进来,积极听取专业教师的意见,做好规划工作,保障指导教师待遇。专业教师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日常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科技文化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和教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太少
虽然教师和辅导员都定位为高校教师,但是二者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教师主要由教务处管理,负责学生的课堂教学,日常科研,辅导员则隶属于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的思政工作,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日常管理,兼顾部分行政工作,二者工作倾向不同,日常工作交叉联系点少,经常各行其是,只有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才会电话或面谈沟通。
(二)辅导员与教师职责划分不清,定位不准
有些辅导员认为学生的学业主要是教师课堂教授的责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不应更多参与课堂学风管理。同时有些教师又认为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应负主要责任,教师只要授课结束,完成考核即可,其他方面也无需重视。因此二者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辅导员与教师考评体制不同,形成壁垒
辅导员和教师考评体制没有统筹管理,交叉点较少,辅导员工作重日常管理,轻教学跟踪,教师重科研教学,轻学生日常管理,二者常在无关轻重的考核部分采取了忽视的态度,而且二者对彼此的工作岗位内容又缺少了解和沟通,因此形成了学生教育工作的壁垒。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和教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正确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起引导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管理最直接的联系人,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负责学生日常安全,建立学生干部队伍,开展各项活动,追踪学生学习效果,对厌学严重的学生及时跟踪和校正,为高校大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二)教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起核心作用
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教师因为拥有专业知识,因此在教书育人中起核心关键作用,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素养,端正教学态度,加强学生课堂管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同时也应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课业情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三)拓展辅导员和教师的协作交流途径
辅导员和教师因为隶属不同部门,工作职责、倾向不同,而且教师因为无课阶段不需要在学校坐班,因此二者的沟通时间和途径都比较少,一般都是约谈或电话。为了保障教师和辅导员的有效沟通,首先要加强辅导员听课查课制度,保证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经常见面交流;其次建立辅导员和教师网络沟通渠道,例如微信、QQ,方便随时沟通;再者将二者办公地点尽可能就近安置,召开交流研讨会,使他们形成教育合力,深入开展高校学生教育工作。
准确定位辅导员和教师的职责,建立二者协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校园学风氛围,促进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荣伟.高校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专职教师协作机制研究.鸭绿江[J].2016,(5):303-305.
[2]马嵬,冯鑫.高校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共同促进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J].2008,(9):59-60.
[3]卜雪章,金洪吉.浅析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技术与市场[J].2012,(7):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