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出精彩
2016-09-29黎爵恒
黎爵恒
那节课,我上的是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课文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讲的是武松趁着酒兴上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在课堂上,我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就连几个“调皮蛋”也比平时规矩了许多,大概是被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英雄气概以及他那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深深吸引了吧。正当我想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名著魅力时,一个学生忽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武松不是个英雄,不是个好人。”
这声音虽然不大,却如一滴水掉进了油锅,全班学生顿时一片哗然。
“小磊,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请说说你的理由。”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训人”,认真研习过新课标之后,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小磊得到了我的允许,理直气壮地说:“现在不是说要爱护动物吗?老虎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珍贵得很呢!武松把老虎打死了,是不对的,怎么还能把他捧为英雄呢?”
教室里又有了议论声。一些学生看小磊的目光开始由惊讶转为佩服。
《景阳冈》是一篇略读课文,了解武松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武松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并使他们有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但是,小磊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显然已经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而我又不想简单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于是,我决定让学生以“武松到底是不是英雄”为辩题,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一方面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武松的内心世界,挖掘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为此,我对学生的辩论进行了如下引导:辩论要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依据可以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去寻找,可以从文章的题材中找,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找,还可以借助文本以外的材料或知识去加深理解,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对这个学习任务充满了热情,马上进入了“找证据”的研习状态。他们埋头研读课文,寻找合适理据,然后相互间展开讨论。经过充分准备,辩论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知道,武松不听店家的劝告,非常固执。人家说了三碗不过冈,他喝了十八碗还执意要上冈;明明有虎,他偏不相信;明明店家是好言相劝,他却怀疑人家是恶意。这怎么能算是英雄呢?
生2:对,第五、六、七自然段,从描写武松心理的句子看,他看了官府的榜文后也害怕,但觉得如果回去肯定会被店家耻笑,为了面子这才执意冒险上山。是英雄就不该这么鲁莽。
生3:武松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种英雄,他是坚信没有老虎!于是他走累了看见一块石头“形状如板床”,就躺到上面去休息了。
生4: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武松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不是有意识地为民除害,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打死了这只老虎,他就是为民除害,就是保一方安宁。所以说,在当时来讲,他就是英雄!
生5:第九自然段,人虎相遇,老虎凶猛残暴,让人心生畏惧,英雄成名在此一战,人与虎的生死较量全在此一搏。武松的机警、敏捷、豪放、倔强、勇敢、果断等性格特点在这一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是英雄谁是英雄?
生6:其实,这个武松有优点,也有缺点。他勇猛、敏捷、机智,但是也暴躁、倔强、多疑、死要面子,还非常自负。因为他如果没有缺点,就不会上冈,就打不死老虎,就成不了英雄。
……
学生的争辩,让我看到了这些农村娃们的智慧火花。我笑眯眯地看着学生,想:他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思维去为问题求解,还学会了辩论,只是限于年龄,他们还不懂得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这个就留待以后去学习吧。毕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武松机智、勇敢的精神。于是,在简单地讲了生态保护的历史演进和本课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为这节课画上了句号。下课的铃声响了,看学生们的神态,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心里不由得一阵窃喜。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指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立人”打好“精神的底子”,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应是这“底子”的“底子”。任何文本所传达的信息,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都代表了创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思想倾向。学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肤浅的,而诸如此类的“独特体验”又恰恰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独特的阅读体验统一起来,而将独特的体验融入辩论比赛当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提升其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让阅读教学“言”“意”共生。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