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化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016-09-29梁恩湘
梁恩湘
摘 要:伴随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迅猛增长。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就业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并出现“研不如本”的局面。化工专业是与实践环节和市场密切联系的专业,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借助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方式,培育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可以利用双方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化工生产、建设、管理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化工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校企合作培养化工类研究生的深远意义
1.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
通过校企合作,能使企业获得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已将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入其中。毕业生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管理和文化有所熟悉,他们到企业马上就能顶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2.解决了创新能力和就业率低的问题
一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指向基本确定;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践,学生对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加了解,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更加严谨,团队意识增强,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四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对工作环境基本适应,对工作要求基本了解,对工作过程基本熟悉,并且在工作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增强了自信心;五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学生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醒的认识。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也会明显提高。
二、企业参与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是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
许多高校校企的合作主要形式就是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而企业与高校投资办学、共建实验实训室、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合作形式却很少。有些企业即使成了学校的实习基地,也是签个协议,挂名而已,特别是一些经济类专业,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企业很难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只是流于形式。因此,要提高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效果,必须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实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1. 政府介入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信息、制度和交流平台。政府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更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政府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与执行和媒介作用等方面不可或缺。
2.校企共同投资是校企长期牢固合作的基础
校企合作的经验表明,企业向学校赠与实训设备、维修工具等实验器材,为学校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学校办学成本;同时企业免费为学院培训师资,提高了师资水平;学校为此也愿意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只有双方都抱有长远眼光,不轻言放弃,校企合作才能长久,其基础才能牢固。
3.学校教学质量是校企合作稳定发展的保证
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用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明确的专业教学目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只有坚持教育创新,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才能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才能使学校长远发展,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桂兰,王建力,周家名,等.在校企合作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
[2]程 萍.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