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从诚实开始

2016-09-29余秋雨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发言者汪先生文坛

文化,从诚实开始

真正有了文化,就不会再“扮演文化”。这个道理,一听就明白。这就像真正的功夫高手不会一边走路一边表演拳脚。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凭着是否扮演,来猜测真假和深浅。

我想起了两件小事。

很多年前,我曾经组织过一次上海人文学科著名教授的聚会,《英汉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外文系的陆谷孙教授也应邀前来。很多人看到他来了就纷纷围上去,其中好几个对他说话时都夹着英语。但他,从头至尾没说一个英语单词。因为在他看来,那次聚会从内容到人员,都没有讲英语的理由。而他,更没有理由去表演英语。

还有一次,东北某地聘请我和当时还健在的汪曾祺先生担任文化顾问。聘请仪式上的发言者也许考虑到我们两人都写散文,便美辞滔滔。汪曾祺先生显然有点受不住了,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像一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

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者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一听就知道,汪曾祺先生和那位发言者,谁更有文化。那位可爱的发言者唯一的毛病,是在“扮演散文”。

因此,我一再告诫学生,拥有文化的第一证明,是不再扮演文化。一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不会扮演“当代名士”。他不会写着半通不通的民国文言,踱着不疾不徐的遗老方步,数着百年文坛的散落残屑,翻着笔迹草率的谁家信笺,又矜持地抖一下宽袖。他也不会扮演“历史脊梁”。不会用嫉妒来冒充正义,用诽谤来展示勇敢,顺便再从电视剧中学一点忧郁的眼神、慈祥的笑容。他也不会扮演“文坛要人”。总是迟到,总是早退,总在抱怨:“部长又打来电话,近期有5个论坛……”边叹气边摇头,像是受尽了折磨。

当然,文化中也有正常的扮演,那就是在舞台上。擅长于舞台艺术的人最容易识破生活中的扮演,一看便笑,轻轻拍着对方的肩,说一句:“咳,别演了,剧本太老,又在台下。”

(文/余秋雨据《何谓文化》)

猜你喜欢

发言者汪先生文坛
寻踪汪曾祺
汪曾祺:老头很“抠”
末(外一首)
Keynote Speakers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温暖而无边无际的包围
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