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

2016-09-28杨付兵

陕西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背痛小针刀屈曲

杨付兵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天门 431700)



小针刀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

杨付兵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天门 431700)

目的:评价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患者57例,前者给予中频治疗,后者给予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比指标改善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个月后,对照组静态下VAS评分高于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自评腰部屈曲影响穿衣、坐活动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较好,有助于减轻慢性疼痛,提升腰屈曲活动能力。

主题词背痛/中医药疗法小针刀

非特异性下背痛,是指无感染、肿瘤、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骨折等可识别的明确病理学改变发生的下背痛[1]。中医虽无非特异性下背痛病名,但据疼痛部位、病变特征来看,应属于“痹证”、“伤筋”范畴,认为背痛虽有外感内伤、气血寒热虚实之别,但概括而言应属于虚实两端,“不通则痛”,寒湿、湿热、瘀血导致经脉阻塞是该病的直接病机[2]。小针刀是一种介于针灸、手术之间的疗法,通过松解治疗可解除相应部位的粘连。本次研究试评价小针刀综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

临床资料以2014年1月至12月,医院门诊、康复科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18例,女39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53.8±10.5岁;平均病程10.4±3.4年;仍在工作50例,吸烟19例、饮酒9例;接受过推拿、用药等保守治疗24例。观察组:男18例,女39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53.2±11.5岁;平均病程10.4±3.3年;仍在工作52例,吸烟20例、饮酒11例。接受过推拿、用药等保守治疗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工作情况、吸烟饮酒、治疗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P>0.05)。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背部第12肋至臀下沟之间的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股后外侧放射痛(不超过膝关节),经影像学、实验学检查排除明确病因引起的疼痛;年龄20~65岁,依从性良好;治疗前2周未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或镇痛药物;无禁忌症,背部皮肤完好,无药物过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极度虚弱;其它严重器质性、系统疾病;意识不清,认知、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痴呆。脱落标准:不耐受;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依从性差,未按要求治疗;其它原因退出,如车祸、新发严重内科疾病如脑卒中。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中频治疗,患者取卧位,暴露腰背部,采用温热型中低频治疗仪,频率2000~80000Hz,低频频率0~150Hz,打开开关,选择腰背痛处方,加热,选择合适的电极板,将浸湿的纱布垫在电极板上,将电极板置于背痛部位,输出,调节输出电流强度15~90mA,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6次/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d,连续2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小针刀治疗,俯卧位,据X线、CT检查结果,选择1-5个压痛点,标记。碘伏消毒周围半径5mc皮肤,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4ml浸润麻醉。小针刀在压痛点处入刀,刀与皮肤垂直,透过皮下组织,对软组织进行纵行疏通剥离,若有阻力可先横行摆动、切开剥离,松解粘连软组织。每周1次,连续3次。术后以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创口贴覆盖针眼,医嘱患者注意防水,维持术区干燥,避免剧烈活动。指导患者开展功能训练,坚持循序渐进、适度适量、持之以恒等原则,主要包括:床上功能锻炼如直腿抬高、背伸肌锻炼;地面功能训练,包括腰部功能锻炼、脊柱周围肌肉弹性锻炼,可多做下蹲等。每日20~30min,1个动作20~30次,逐渐增加频次。

疗效标准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在静态、引导下下背痛水平,0~10分。统计不良反应,包括晕针、感染、血肿等。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同时采用距离测量法,测量患者自然主动前屈脊柱极限状态下中指尖到地面与自然站立状态下中指尖到地面距离差值。所有指标均测量3次取均值。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后,采用下背部功能评价标准(参照Greenough下背部功能评价患者背部功能),评价穿衣、坐。

治疗结果指标改善效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未见晕针、感染等不良事件。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态下VAS、引导下VAS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腰部屈曲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照组静态下VAS评分高于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态下与引导下VAS、腰部屈曲度水平对比

腰部屈曲功能改善效果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自评腰部屈曲影响穿衣、坐活动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腰部屈曲对穿衣、坐影响情况

讨论中医认为下背痛多由素体禀赋虚弱,肾中精气不足致筋骨失养,风寒湿热诸邪内侵,阻塞静脉,或工作劳累、长期弯腰、姿势不良、跌仆,致气滞血瘀引起本病,故该病多见于女性,多数患者喜按喜揉[3]。西医临床症状多见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等病变。总而言之该病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胸腰椎劳损、损伤引起的软组织受到牵拉、损伤引起局部出血、细胞坏死、渗出、水肿等炎症性反应,刺激周围神经,引起肌肉血管痉挛,致病变组织缺氧、缺血,致持续疼痛[4]。

采用中频照射可通过物理做加热局部组织,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缺氧缺血损伤,加速代谢循环,清除炎症介质,还可起到抑制无菌炎症作用[5-6]。本次研究显示,采用中频照射对照组治疗后获得较好疗效,静态下、引导下VAS评分显著上升,腰部屈曲度增加,穿衣、坐等腰部相关动作更为顺畅[7-8]。但需注意的是,对于长病程患者而言,病变不仅仅是微循环障碍、肌肉与血管痉挛,在多种生物学作用下,软组织可出现纤维化、粘连,致软组织内部物质循环障碍,采用中频照射等物理方法无法有效解除[9-11]。对照组患者3个月后通过小针刀人为的解除组织粘连,可获得更满意疗效。研究显示,观察组腰部屈曲度有下降趋势,同时静态下VAS评分显著上升,出现反弹。提示未能解除粘连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粘连处组织仍可能出现水肿、炎症,引起疼痛[12]。人为松解关节、解除粘连,可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加速炎症介质、毒素代谢,加速水肿、无菌炎症缓解,改善局部微循环,配合康复训练,可巩固疗效[13]。综上所述,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较好,有助于减轻慢性疼痛,提升腰屈曲活动能力。

[1]王聪, 郭险峰.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8):760-762.

[2]李丽, 董雯雯.蜡疗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2):23-25,29.

[3]陈扬,庄伟.中西医结合治疗伴Modic 改变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62-66.

[4]周世民,周勋宣.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 : 81-82.

[5]张耀巍,廉安琪,杨皓月,等.推拿手法结合竹管针刀治疗膝关节滑囊炎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7(4):68-69.

[6]叶有才.针刀治疗夜间胸背痛100例[J].陕西中医,2010,31(8):1058-1059.

[7]张娟,王文婷,陈亚平,等.2 种床垫对非特异性腰痛影响的双盲研究[J]. 中国康复,2010,25(5):390-392.

[8]胡鸢,秦江,唐金树.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3):146-149.

[9]刘娜,孙银娣,史达.中青年非特异性下背痛34例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5):598-600.

[10]周涛,邱宗忠,杨希军.下腰痛运动疗法的应用进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125-128.

[11]茹文亚.运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下腰痛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药杂志,2013,40(9):1837-1838.

[12]赵勇,方维,秦伟凯.小针刀闭合性治疗肌筋膜炎的机制思考[J].中国针灸,2014,34(9):907-909.

[13]陈东煜.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6):52-54.

(收稿2016-04-26;修回2016-06-03)

R441.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60

猜你喜欢

背痛小针刀屈曲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Constructing Large Scale Cohort for Clinical Study on Heart Failure with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in Regional Healthcare Platform: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Data Reuse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后背痛怎么办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