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大棚结构优化设计应把握的问题

2016-09-28

中国瓜菜 2016年5期
关键词:草苫棚膜光照

马 平

(西安翻译学院 西安 7100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大棚种植蔬菜,提高农民收入和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大棚建造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抗大风雪的能力差、稳定性不够、光照利用不好、通风性差、保暖效果不好等问题,造成蔬菜的减产,增加生产成本。从当前现状看,对大棚的结构优化研究相对不足,农民还处在凭经验建设大棚的阶段。因此,采取科学方法对大棚的结构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棚蔬菜生产的相关因素,提高蔬菜大棚结构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蔬菜大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1 现有蔬菜大棚结构对蔬菜种植的影响及危害

我国幅员辽阔,适宜种植大棚蔬菜的地区很多。因大棚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棚的病虫害也呈现出多样化,影响到蔬菜的产量[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主要表现在:

1.1 空气流通不畅

大棚结构的设计,比如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大小、位置等,都会影响到大棚内部的空气流动。因为大棚基本上是封闭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蔬菜生长条件,大棚的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如果通风不及时,蔬菜的根叶腐烂、施肥不当等原因都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亚硝酸等,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滞留大棚内,使棚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对蔬菜产生危害。比如,氨气从叶片气孔进入,破坏叶绿体,轻则使蔬菜叶片形成大块的枯斑,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重则蔬菜全株叶片很快全部干枯。

1.2 结构不够稳固

当前,在农村大部分是农用塑料大棚,造价低,结构稳定性差,在遭遇到大风、大雪、大雨的情况下,出现塑料大棚倒塌,从而给种植者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2012年,台风“苏拉”袭击沿海,很多大棚被大风吹到。2014年,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雪,造成很多大棚倒塌,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

1.3 光照利用不好

光照是影响大棚蔬菜生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茄果类、叶类。番茄花粉在弱光条件下会出现机能减退、不育;茄子出现短花序型,影响授粉;丝瓜、黄瓜等植株会出现营养失调,引起落花落果等。但是当前在大棚的设计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大棚方位选择有问题,由于地块大小和方位的限制,有的种植者往往凭经验,根据田边的道路走向,或者是土地的走向,选择大棚南北走向。这样可能造成大棚受光时间短,特别是在冬季,不能满足4 h以上的光照时间,直接造成蔬菜产量与品质的下降。有的大棚的前后屋面角度偏小、脊高偏矮、棚面坡度过于平缓,这样也会影响棚内的光照。还有的为了节省土地,盲目增加大棚数量,造成两棚间距离缩小,结果使得大棚之间透光性差。

1.4 保温效果不佳

大棚主要是种植反季节蔬菜,特别是在冬天种植。比如,辣椒生长适温白天是26~30℃,夜间是18~22℃,超过这个范围则不能正常生长。但是当前很多蔬菜大棚设计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保暖的问题。有的种植者为了节省土地,大棚的南北跨度建得越来越宽,有的从6~7 m增加到10~12 m,甚至有的大棚超过15 m,必然会导致脊高加高。这样不仅不方便盖揭草帘及夜间保温,还会遮挡阳光,降低产量与品质。

2 大棚结构优化设计应把握的问题

虽然不同的地方大棚的结构优化管理有所区别,种植技术也会有所区别,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很精确的到每一个地方,但是大棚蔬菜种植基本上遵循相同的原则。本文针对的是蔬菜大棚在结构优化中应重点注意的普遍性问题[2]。

2.1 从经济及稳定性角度对大棚结构进行优化

建造大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根据实际需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以合理的建造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大棚的稳定性和种植面积。大棚中的屋架和屋盖是受力的主要地方,屋盖承受是纵向作用的载荷,主要承担是外界的作用,屋面梁与立柱承受了大部分的力量。对老式大棚结构优化的方法很多[3-4],具体见表1。

表1 结构优化方法及优化效果

2.2 从通风性角度对大棚结构管理进行优化

大棚的换气不仅与管理有关系,还与大棚的结构有关系。常见的塑料大棚两侧通风窗较窄,棚内通风不良,同时也导致温度和湿度超过正常值。棚内温度较高,导致蔬菜生长受阻,病虫害发生严重,如果这个时候采用加大农药使用量的方法去控制病虫害,就会影响蔬菜的品质。

因此,我们在建造大棚时就要考虑通风性[5]。通过对拱型、屋脊型和斜顶型3种大棚内部的气流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3种大棚在进气口附近地区都有回流,在远离进口区域趋于均匀。不同的大棚,回流区的范围和流速存在明显不同。测试结果显示,斜顶型大棚换气需要的时问最短,拱型大棚较斜顶型大棚相比时间较长一些,屋脊型大棚换气时问最长。这就说明,对于种植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蔬菜时,尽量采用斜顶型大棚。

如果已经采用拱型大棚、屋脊型大棚的,可以采用增加进风口和出风口、延长换气时间等方法来保持大棚内部空气。比如,对于一个8 m跨度、长60 m、肩高1.8 m的钢架大棚,两侧通风窗宽1.35 m的大棚进行改良方法是:南北两端增开一个高1.5 m、宽5 m的通风窗,并且在大门及通风窗均覆盖20目防虫网,并且在两侧通风窗均覆盖20目防虫网。这种改良型通风防虫大棚通风良好,隔离害虫效果较好,空气流通好,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在高温季节里可以有效调节大棚内温度和湿度,改善蔬菜生长的环境。并且造价也比较低,每个大棚改造成本不超过200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3 从光照角度对大棚结构管理进行优化

光照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主要是花芽分化、开花、结果。蔬菜分长光照蔬菜类、中光照蔬菜类和短光照蔬菜类[6]。长光照蔬菜类如胡萝卜、大葱等,要求每天日照在12~14 h;中光照蔬菜类如菜豆、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对日照要求不严;短光照蔬菜类如刀豆、豇豆、扁豆、苋菜等,要求日照在12 h以下。大棚内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研究发现,大棚的不同部位光照不同,一般情况下,光照分布一般是两侧光照强度高、中部低,上部光照强,下部光照弱。脊高和跨度的大小影响采光角的大小和采光面形状,从而直接影响采光性能。采光屋面角决定着光线透射比率,采光屋面角过小,下雨时会引起“水兜”,造成其他危害。脊高一定,跨度过大,采光屋面角随之降低,大棚难于获得最佳采光效果,大棚有效利用面积减少。一般情况下,跨度一般取6~8 m,且随着地理纬度增加,跨度应相应减小。当前,如果某个地区光照条件好、采光时间长,就可以适当加大跨度,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当跨度一定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脊高,这样采光屋面角便会随之加大,光照就会增加。但是也不能太高,过高会造成大棚空间增大,不利于保温,对大棚主体结构的强度要求就比较高,一方面会增加施工难度,还会增大建造成本。通常情况下,大棚脊高取值范围一般为2.6~3.8 m。对采光面形状的优化对于提高采光率也很重要。在选择采光面时不仅要增加采光率,还要考虑增大室内有效种植面积,以及考虑大棚骨架的承载能力、散热面积等因素,不能单纯只考虑某一个单项指标,必须综合考虑平衡各个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抛物线型效果最好,而曲线型要优于直线型的。当然,也不能单纯以采光量作为优化指标,还要考虑土地使用效率、操作是否方便等因素。比如圆弧面采光就比较好,但是因为圆弧面不仅前部低矮区域过大,而且还存在土地使用效率低、在大棚内操作困难等问题,因此不能被广泛接受。当然在具体建造时,我们要根据当地具体的地形进行优化。当太阳高度比较低时,大棚屋面坡度可以大些;反之,当太阳高度比较高时,大棚坡度可以适当减少。

经过以上因素分析,在具体建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对结构和管理进行优化[7]。

2.3.1 改进大棚结构 在建材选择上,最好使用镀锌管大棚,外形采用琴弦式,碰面采用8号镀锌铁丝固定,这样可以有效节省建材,而且遮挡阳光比较少。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可以根据大棚种植的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调节。比如,主要种植春秋两季的大棚,棚面角选择15℃左右比较好,棚面可以平缓一些,这样使得透射进来的光线分布比较均匀。如果是主要种植冬季蔬菜的大棚,大棚的棚面角度适当大些,一般在25℃左右,棚面拱起来,便于采光。

2.3.2 根据作物选用合适的塑料膜 消雾无滴棚膜性能比较优越,这种膜不仅透光率强、保温性好、还有一定抗老化作用,而且雨水从薄膜面流到地上不会产生水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滴水,棚内湿度就可以保持在一定值。据试验结果,采用消雾无滴棚膜光照强度增加了20%~25%,温度提高了2~3℃。在此基础上,因为不同蔬菜吸光的特性有所不同,可以针对所种植的蔬菜,选用不同颜色的地膜,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3.3 可以使用压膜线压膜 为了防止棚膜被风刮起,我们可以在盖上棚膜后,把棚膜的四周固定,在棚膜的上面压上膜线,这样就可以将棚膜压紧,压膜线的间距一般为每0.75~1 m,膜前固定在锚上,一端固定在铁丝上,这样可以增加透光率,延长棚膜的使用寿命。

2.3.4 经常清理,保持棚膜清洁 如果棚膜上面附着一层水滴,透光率会下降30%~50%。如果棚膜上落灰后不打扫,透光率也会大大降低。实验发现一个新棚膜在使用了2、10、15 d以后,棚膜上落灰越来越厚,棚内光照分别减少14%、25%和28%。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经常打扫棚面薄膜。最好的方式是每天把草帘揭开以后,用软布条或者软刷子,自上而下地把大棚薄膜上的灰尘和落叶等杂物清理干净,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光照。

2.3.5 合理搭配种植 光照不仅与大棚结构有关系,还与棚内植株的密度、株距等因素有关系。在种植蔬菜时,可以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高度的蔬菜,株、行距选择适当,植株生长整齐,这样合理搭配,尽量减少株间遮光。

2.3.6 采取人工补光的方法可以提高采光率 如果采取多种方法仍不能满足采光要求,只能采用人工方法补光。补光强度一般为以1~3 klx斯。一般种植者测光非常困难,可以根据选择灯的功率大小来确定悬挂的高度。一般40 W的日光灯,离苗45 cm高,光强为3.0~3.5 klx;100 W的高压汞灯,离苗80 cm处,光强为0.8~1 klx。光源的选择也有依据。研究发现,植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比其它颜色的光要强。因此,可以选择日光灯、碘钨灯、高压汞灯。补光时间一般每天2~3 h,当棚外光强到达一定值后就可以停止,遇到阴雨天和下雪天可以全天补光。

2.3.7 悬挂反光幕 反光幕是补光的一种很好的办法,投资少,效果好。一般反光膜为1 m宽,把两块用透明胶带粘连成2 m宽的膜幕,在大棚的中柱南侧或墙的最高处拉一根细铁丝,膜幕的上端可以用胶带粘在铁丝上,下端粘在竹竿或细绳上悬挂,这就是反光幕。实验发现,使用反光幕可以增加光照25%左右,棚内温度提高3~4℃。另外,在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也可以有效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有利于果实的生长,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

2.3.8 使用遮阳网 遮阳网的选用应根据蔬菜种类:夏秋绿叶菜类一般选用黑色,秋冬蔬菜类一般选用银灰色。茄果类留种或延后栽培,最好网膜并用。遮阳网一般在夏秋烈日 10:00—11:00盖,16:00—17:00揭网,这样才会达到近饱和的光照强度。

2.4 从保温角度对大棚结构管理进行优化

蔬菜生长与温度关系很大。西红柿生长适宜温度是17~27℃,芹菜生长适宜温度是15~22℃。草苫是当前温室大棚中常用的保温手段,可根据天气状况,合理确定揭和盖苫的时间。揭盖草苫的一般原则:在日出1 h左右以后揭苫,如果揭苫后棚膜上出现有白霜,这就表明时间有些早,可适当向后推迟。盖苫的时间一般在太阳落山前30 min,一般不能太晚,特别是不能凭经验在太阳落山以后再盖苫,不然大棚内的温度就会下降,影响蔬菜的生长。在阴天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揭开草苫,因为阴天的散射光也有增光增温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连续2~3 d草苫都没有打开,一旦出现晴天,光照很足时,不能马上把草苫全部揭开,要先隔1个揭1个,然后逐渐把草苫全部揭开。在下雪天的时候,一般不再揭开草苫,天气转晴,太阳出来以后,要立即把雪清除掉,然后揭开草苫。在保温上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双膜免盖草苫。就是在建造棚室时,棚膜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再盖一层膜,这样就形成了双膜。因为有双膜的保护,保温效果更好,在夜间也可以不盖草苫,白天也有充足的光照,还能有效减少购买草苫、拉绳、卷帘机的费用。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地温,在大棚周边挖防寒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土壤中的热量向周边传导,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在利用大棚种植蔬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温度,在蔬菜生长的不同时节选择不同的温度。以黄瓜为例,黄瓜早期产量与前期的最低温度关系很大,与光照的关系不大,所以前期的最低温度是决定因素,光照的强弱只是次要因素[8]。在中期,黄瓜产量与最低温度和日均温度关系都很大,因此种植早熟黄瓜,要尽量提高中间的最低温度,当最低温度在14℃以下时,应使用草苫子等防寒物。在中期,在不发生高温伤苗的前提下,尽力提高棚中温度,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中期时,棚内通风也很关键,一般在棚内温度达到30℃时再放风。

3 结论

大棚蔬菜种植在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高,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蔬菜大棚结构设计和管理还存在空气流通不畅、结构不够稳固、光照利用不好、保温效果不佳等问题,对于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很大差距[1]。本文从提高大棚结构的稳定性、采光率、保暖性3个方面,对优化大棚结构设计管理提出了优化方案,对于提高大棚设计管理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草苫棚膜光照
不同棚膜覆盖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及棚内环境的影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春光照瑶乡
冬季大棚蔬菜如何科学揭盖草苫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
冬季棚室草苫管理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新建蔬菜大棚棚膜覆盖防误区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