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香水》之魅:人性之客体关系隐喻

2016-09-26胡曦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香水隐喻

胡曦

摘 要: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电影讲述了嗅觉异常灵敏的天才格雷诺耶,为了追寻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而不惜杀害25名少女的旅程。本文主要通过运用客体关系理论对主人公格雷诺耶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透过对格雷诺耶人格发展历程的分析和行为背后隐喻的解读来体会这部影片的魅力。

关键词:客体关系;人格发展;香水;隐喻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一部犯罪奇幻电影。导演通过大银幕将奇异的嗅觉感受转换为一场华丽震撼的视觉盛宴,帮助人们感受鼻子所带来的非凡生命体验。影片中男主角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奇异无比又残酷冷漠的天才怪杰。如此奇特的人物,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笔者不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格雷诺耶形成了如此鲜明而又复杂的人格?如何解释他为了拥有完美香水做出的疯狂行为?他最终追寻的是什么?完美香水是否隐喻着什么?

1 缺失的客体,人格的失衡

克莱因1932 年完成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儿童精神分析》,标志着客体关系理论的建立。随后客体关系理论在批判与继承弗洛伊德本能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对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也是婴儿期自体发展的的激发因素。初生的婴儿正是在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密切交往中逐渐获得了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完整印象,并最终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功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电影的主人公诞生于十八世纪巴黎最臭的食品交易所里最臭的宰鱼台下,和一堆其臭无比腐烂了的鱼肚垃圾混在一起,但是其洪亮的啼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而母亲却因为对其弃而不顾而被送上了绞台。格雷诺耶没有父亲,母亲也因为他的出生而被绞死,即是说应该在他生命中扮演最重要客体的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那么格雷诺耶也就完全没有与母亲进行交往的体验,这导致了他的自我是无法完整发展的,对这个世界也无法完成客观完整的认识。在孤儿院的格雷诺耶也没有得到关爱,而只是被看做一个赚钱的工具,他独来独往,被其他孩子排挤和攻击。他与这个社会完全没有一点交流,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各种气味,甚至没有自己,只有想要的和不要的,没有对与错,仍然是一个婴儿状态。缺失的母爱,让格雷诺耶一开始便固着在早期的心理期,只有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没有发展出“超我”。格雷诺耶拥有无所不能的嗅觉,他不需要对外界的权力屈服和接受,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也就完全没有社会伦理、道德规则这些意识。后面格雷诺耶可以为了拥有完美香水而无情杀害25名少女而没有一点内疚和自责,也正说明了这点。

2 死亡的本能,残酷的杀缪

克莱茵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儿童的焦虑与恐惧都源于死亡本能,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当客体引起婴儿的恐惧和焦虑时,为了防止报复或被毁灭,而想控制客体甚至毁灭客体。

格雷诺耶在出生时就已经感受到母亲想要杀死自己的念想,为了防止自己被毁灭,体内的生本能激发了他的自救,那一声啼哭又直接导致了母亲的死亡,他通过毁灭客体,让自己生存了下来。这种受死本能影响的客体关系在格雷诺耶后来的生命里不断重复,孤儿院院长、制皮坊老板、香水店老板,这些人都在他离开去往另一个地方时以命运的方式被杀死。这些人也可以说是格雷诺耶的过渡性客体,但是对格雷诺耶没有半点关爱,只是利用他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格雷诺耶从他们那里所感受到只是利用关系,那么他学到的也只有利用关系,只要完成这个阶段的生存下来的任务,那么他便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格雷诺耶闻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香味,他一路追寻发现那是一个卖水果的少女,他狂热的醉心于少女身上美妙的香气。但是他却在无意识中错手将少女杀死,紧接着香味消失了。格雷诺耶为香味的消失而懊恼不已,从此以后渴望能够找到保存香味的方法。这里可以看出少女的体香唤醒了格雷诺耶潜意识中压抑的欲望,这种欲望表现为对少女香味的占有欲。对少女体香的占有只能通过杀缪来获得,这显示潜藏在人自身强大的破坏力,通过毁灭他人来满足自我的欲望。同时格雷诺耶作为一个成年的男性,只醉心于少女的体香,而对其裸体完全无动于衷,表明了他没有两性意识,还处于性别未分化的阶段,就好像婴儿与母亲的共生阶段,只能靠嗅觉来感知“母亲的味道”。

因为对少女体香狂热的追寻,让其不惜杀死25名美丽的少女,萃取她们的体香制成了世界上让众生神魂颠倒的香水。同时因为残忍的杀人罪格雷诺耶被推上了绞刑台,但是当他拿出那瓶完美香水时,每个人都臣服在他的脚下。当他在广场上挥洒香水时,人们开始相互拥吻,完全沉浸在香水带来的欲望世界里。格雷诺耶看着台下的众人都在相互拥抱亲吻,他仍是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台上,就算他拥有了足以征服世界的香水,他也無法与任何一个人相拥相爱,他无法如常人一般爱与被爱。这时的格雷诺耶开始有了个人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可以看做完成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拥有完美香水,格雷诺耶潜意识中“本我”的替代性诉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无法与任何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外向的诉求却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拒绝,于是不得不转向内在的自身,曾经的童年创伤性经验被激活,再度爆发,以求释放生命的能量。当格雷诺耶被嗅觉记忆带回出生的地方,潜意思中是想要寻回童年,回到母亲的怀抱之中,修复他的伤痛,但是那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群穷苦的人们围着火堆在烘烤食物,谁也没有注意到他。最后他把香水倒在了自己的身上,人们一哄而上,当人们离去后,地上只剩下撕碎了的衣物和一滩血,格雷诺耶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见了。这也是格雷诺耶潜意识中的死亡本能转向了他自身,牵引着他走向了自我毁灭。就像他杀死少女存香一样,在他的眼里是为了更好与她们在一起,最后他献出自己也是为了想要获得他人的需要,与这个世界同在。

3 香水的隐喻,人性的追寻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在建立内在精神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投射、内射、分离和投射性认同等防御机制,来对付满足与挫折,并控制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如,Fairbairn认为婴儿通过内射和压抑等机制来处理“坏客体”。由于婴儿无力改变外部世界,而只能试图在内部世界里将这些创伤性的事件转换成他可以控制的形式,这种转换就是将坏客体内化。然后,这个被内化的坏客体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这样,婴儿将环境美化了并感觉不到坏客体的存在了。

格雷诺耶没有闻到卖水果少女的体香时,他的世界里是各种各样的味道,但是味道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哪种味道是他想要强烈占有的,所以他的世界是平和的,也是压抑的。卖水果少女的体香激发了格雷诺耶内心深处的欲望,他想要保存和占有这种香味,他开始有了好与坏的意识,他开始了对自我的追寻。他一生都在追寻香味,甚至不惜杀人取香。当他在广场上挥洒香水时,人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圣洁的爱,而这种圣洁的爱是格雷诺耶所没有的,也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这种爱就是母亲无私的爱,完美香水正象征着“完美的母爱”。这也是他内心自我追寻的外在投射,他想拥有“完美的母爱”,他更想知道自己是谁。站在绞刑台上的格雷诺耶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也悲哀的发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他无法像世人一样爱与被爱,他的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如,他的新生带来母亲的死亡,他可以闻到世间万物的味道却闻不到自己的味道,追寻香味的他却来自最臭的地方,象征爱的香水以剥夺生命为代价…所以最后他回到出生的地方,想要追寻过去,修复创伤,他想要融进这个世界,他想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而他的方式就是自我毁灭,如同他杀人取香一般,在他分裂的世界里,死亡即是重生。

格雷诺耶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肮脏,充满臭气的世界,而人们却苦苦追寻芳香,迷恋香水。这种追求的本质就是对现实的反抗,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香水正正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在格雷诺耶香水之下,广场上的众人在欲望的海洋里狂欢,连宗教神权的代表神父也一样深陷纵欲的海洋,香水让众生的欲望得以解放,人性得到了释放。这是在压抑的社会中人们对自身人性的觉醒,人们渴望自由,希望脱离世俗的压制,这是对现实世界的短暂反抗。

4 结语

影片《香水》整个基调充满着悲剧色彩,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嗅觉的角度发现世界。主人公格雷诺耶有着悲惨的童年,却因为天生的嗅觉而变得无比强大。而有着强大的精神世界的他,有时行为却又如婴儿般的无知无畏。透过客体关系理论,我们得以知道正是幼儿期的体验造就了他这样一个天才怪杰,理解了他做出种種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透过格雷诺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物欲横流,权力至上的世界。人们希望反抗这个压抑的社会,在潜意识里对人性的自由有着无限的追求,格雷诺耶的脚步引导着我们对自我和现实进行重新的审视。

参考文献

[1] [德]帕·聚斯金德:《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李清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 萧淑贞:《发现人性》,商务印书馆,2012

[3] 朱茵.小说《香水》的隐喻性解读.海南大学2012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香水隐喻
香水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款畅销21年的现代+经典香水——点评贝丽丝1997香水
做桂花香水
香水省着用小贴士
我家的香水白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