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6-09-26张秀花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情景课文情境

摘 要:为了应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许多教师尝试在课堂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本文从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出发,根据已有的课堂经验,分析了其特点,并提出了情景化教学的基本环节及课堂延伸。

关键字: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现今语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逃不出以语文知识的教授为主的教学课堂模式,为了应对这种知识浮于表面,缺少实践机会,不能学以致用的缺陷,许多教师尝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视频图片等,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樂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此种方式不仅仅在于它的生动多彩的课堂氛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于它能贯彻课表提出的语文实用性的目标。

1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景教学法在语文课中发挥的作用

在韦志成先生的论著《语文教学情景论》 中提出:“人是环境之子,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他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环境对人的作用不容小觑,辩证唯物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著名的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环境与人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需要一种良好的方式让学生完全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情景教学法中教师会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与学习有关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情感,达到全方位的发展。皮亚杰把“活动教学法”视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强调只有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而反对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皮亚杰的理论为情景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使学生接触知识,融入情景,得到锻炼。

在语文课中创设的同一情景可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实操,并不违背个体性。反而能在个体活动体验中,使班内的每个个体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平。很多时候,事件的旁观者和亲身经历者的感受是大相径庭的,情景体验使学生们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加深了印象。

2、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语文书中的课文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视野相对狭小的农村学生们很陌生,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在实际教学中,知识浮于表面、课堂效果沉闷、学生缺乏兴趣,都是时常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时,对于没有见过森林的孩子们很难感受其中的美,这时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将学生带入情景,在情境中去读、去练习、去体会就能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的作用。

情景式教学中,情景大多源于生活,在与现实贴近的情景中很容易产生感悟,受到教育。另一方面讲这同时又能很好的应用于现实生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根据课本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种现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感悟下调动情感,引发求知的欲望,使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缩小由于个体生活经历差异造成的习得知识的层次性。

在整个情景化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课堂效果得到改善,很多情绪体验可能比死记硬背的知识更长久的影响着学生。在人人参与中课堂气氛热闹,学生对情景体验更感兴趣,真正让课堂走进了学生,知识走进了学生。

2 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特点

1、情景的创设

华东师大杜殿坤教授认为“情境带有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及心理全面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由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的设置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发挥课堂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给情绪体验做好铺垫,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设计与学生生活学习相适应的活动情境。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生搬硬套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如果为学生搭建民国时期国共两党争斗的背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很容易使课堂走偏。每个年段的学生都有情感和认知的发展水平,只有在相应的发展区设定情境,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情绪,达到课堂目的。不能生硬的套用课本或其他人的情境设定,因为每个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面对的问题不同,放在陌生的情境中,学生得不到锻炼,甚至会出现偏差的情感体验。班级课程的优越性,在此处可以得到彰显,教师能够根据本班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符合自己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情境中得到情感体验,教师适当的引导,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示,最后帮助学生补充和提升。

(2)使学生融入主题其中

在情景创设中一定要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为了情景而活动的心里。要做到使教学成果不浮于表面,让学生有认同感。同时有些教师认为情景体验式的课堂要活跃、生动,错误的安排了许多多余的活动。情景在课堂中,使课堂形神聚散,收效甚微。在设置活动情景时,要让学生融入的是情境而不是活动,所有的活动情景都要为课堂主题服务,要做到形散而神聚。

(3)合理设置情境形式

以上提到为了使学生融入主题,情境要形散神聚。同时对于具体情景的设置也要注意设置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无论是情景还是活动,设定前都要规划好时间,以防止出现只有活动没有收获的情况出现。在设置活动情景时,要做到过程明了,规则简单,容易理解。如果过程规则复杂往往会造成花太长时间介绍流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减少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浪费了时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设定情景时可以给每个活动都设计一个情绪亮点,以防出现课堂重点的偏颇。

2、情景的体验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在创设的情形中,通过扮演、朗诵、活动游戏、分析讨论等,获得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之后再应用到学习生活中。而这些具体的方式就是情景体验的方法。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最密切的情境,做到体验的针对性。如果偏离学生,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疏离感,无法全情投入,得不到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失去了情境体验的意义。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设计课堂活动:

(1)情景剧。教师准备好相应的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得到情感体验。事前不进行排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表现真我。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主要人物,带着情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把教材内容切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在表演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角色的理解不同, 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引起同学们的评议,在评议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尊重了个体差异。学生为了演好角色,会着力去探讨角色的心理,以达到演得像的效果,无形中加深了对人物性格、命运的认知。同时这篇课文的重点之一是通过任务语言体会任务性格特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而然的就能領会任务的特点,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人物特点,不仅习得了知识还能把知识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中。这种角色扮演能使学生在体验类似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体会情感,增长语文知识。

(2)游戏。游戏是课堂常用的方法。在情景体验模式中,游戏更加注重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可以用分小组、讨论、逐一发言等具体的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上的每个个体都融入到情境中,达到预期的整体教育提升的效果。由于游戏的特性,在过程中需要团体中的协作、配合,所以对于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3)朗读。此处的朗读不仅仅指的是简简单单的诵读课文,对朗诵的要求也不仅仅是熟练、顺畅、有感情。而是要求学生带着创设情境中的身份去读,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教师在进行情景化教学中阅读环节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教材为依托,以情导知,知情合一,情景交融,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我们可以试想在教授古代文言文时,如若学生不能以人物形象的身份朗读课文,怎么能读出和我们语言环境相差许多的“之、乎、者、也”中的韵味呢?《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浅显的古代文言文,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们营造辩斗的情景,把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分别用文中的语言与对方辩论。教师在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情景,丰富课堂,例如:两小儿以手指之曰、两小儿跺脚曰、两小儿跳起曰等。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在情境中以人物身份朗读课文,能更好的感受人物形象,知识也在无形中就习得了。

(4)独白。这是一种情绪体验的升华,让学生在经历情境的演变之后,静下心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独白,来发现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最重要的是,情景化教学模式离不开语文教学最终的宗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生经历了一系列情感的演变后,更容易阐发自己的感想,此时对于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最佳时机,教师给予正确的方向,加以适当的点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情景化模式的基本环节

在韦志成先生的《语文教学的情境论》 中指出, 情境教学要符合五大原理: 一、直观教学原理。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二、情知对称原理,即“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 。三、寓教于乐原理。四、个性和谐发展原理。五、中国文化原理。结合书中提出的相关原理与现有教师的一些效果良好的课堂尝试,可以为情景化教学模式设计如下环节:

1.感知

根据课本中的情景,在课堂上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计相应的情景,让在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习得文章中的知识,在感知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创设的是学生乐与参与的情景,将情景和语言教学点结合,学生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进行词句段落练习,或进行作文教学。作为感知步骤的升华要让学生不仅仅参与到活动当中更重要的是有所体验、体会,在置身情景中时,通过发挥想象力、思考力,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情绪。这是体验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悟出道理,得到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经历。

2.理解

在活跃的课堂体验之后,必须有寂静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当中,把知识融汇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出现偏颇或困难的情况,所以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适时的提出关键问题,或对于学生的疑问给予点拨或引导。

3.深化

深化有两层的含义,第一层要让学生从情景中带着知识出来,把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适时的再现情景,让学生丰富想象,深化情感。情景教学法中深化中第二层的含义是要反思,为了防止学生们在个体体验中形成片面的情感,所以适时地加以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的反思反馈中帮学生解决问题。

这三个环节是情景化教学最基本的三个环节,各种活动可以穿插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下学生感知课文的背景,在相应的环境下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物形象,学习课文中的知识,过程中开展吩咐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要让学生有所深化,把课堂中的所得内化成自己的收获,并通过延伸运用,检验巩固所得。

4 情境化教学的延伸

1、课堂反思

在情境化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性,在同一情境中不同学生可能有巨大的情感体验反差。一些学生很容易出现负面和或者不良的情感,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观察随时引导。最后课堂总结时,要把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过程中产生的片面的错误的知识理解点加以更正、强调。

2、课后延伸应用

由于情景教学法注重实际的应用,很难通过举办检测等方式检验课堂成效。所以课后延伸,成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在学校生活中就能体验社会生活,在课余生活中就能把课堂上的习得应用。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结合课程目标,观察成效,对有偏差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经历了必要的课堂知识体验之后,课后的练习也是必不可上的,教师可以布置生活中相似的情景体验,让学生通过说、读、写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巩固课堂所得。

现代心理学人本主义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他去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情景化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可以用课文中突出的人物形象感化学生,从侧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景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它需要教师主动的探究课文,了解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或氛围,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对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巩固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化课堂模式还处于一个发展时期,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去探索发展,使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更加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韦志成主编的:《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孟丽:《浅议小学语文情景式教学》,学周刊B版,2013。

[4]肖凤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商情,2013[5]。

[6]陈占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7] 闫晓峰:《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请情景教学方法》,科学导报,2013。

作者简介

张秀花(1965-),女,天津市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工作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小孙庄中心小学,干部,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我国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情景课文情境
情景交际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楼梯间 要小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