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之活,新艺术之事
2016-09-26李艳红
文 李艳红
以教学之活,新艺术之事
文 李艳红
“活的教育”产生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它旨在希望教师能活教,学生能活学,最终达到活用的教学效果。从教师层面来看,无论是教育目标、课程资源还是教学方法的活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引导孩子有更多的尝试、探索以及经验的累积。我园小二班便以艺术领域为例,结合《纲要》《指南》中所提倡的“为幼儿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照片和活动的记录,对“活的艺术教育”进行小结。
活的教育艺术教学
圣诞袜里的秘密
花瓶设计师
变个圣诞老爷爷
一、活用多种材料,丰富表现形式
《纲要》中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发掘和利用多种材料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将常见的生活材料、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引入活动。这不光是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生活经验的迁移,也是在生活教育中发现教学的契机,使艺术活动更“活”。
(一)“和泡泡做游戏”
小班孩子因对周边环境和事物好奇,时常会用肢体接触、撕、咬等方式去感知事物,比如在早上吃点心时会利用牛奶和吸管进行吹泡泡游戏。教师希望孩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完成吃点心这个环节的同时也在思考:是否能将孩子吹泡泡的这种兴趣转化为一种活动,而并不只是简单地去遏制、催促?
“和泡泡做游戏”活动的引入让孩子真正体验了一次吹泡泡。为了让转眼就会破的泡泡留下鲜明的形象,我们还加入了颜料水,并提供纸张(可以把泡泡的色彩留在纸张上)。利用孩子们每天会用到的吸管,再加上颜料和洗洁精,吹彩色泡泡的活动便在大家埋头“呜呜”的吹气中开始啦。
(二)“下雪啦”
纸巾白色且易于撕揉的特点让我们注意到了它的可利用性。在活动“下雪啦”中我们鼓励幼儿借助褐色卡纸粘贴造型独特的枯树,再提供纸巾做雪花。“你想下什么样子的雪呢?用自己的小手去变一变吧!”在引导下,有的孩子把纸巾撕成条状并揉成团,变成了“下小雪”;有的孩子直接把一整张纸巾揉成一大团,说“下大雪啦”;也有的孩子把纸巾搓成一长条,感叹“这个是像流星一样的雪,可以许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幼儿感知了纸巾可以揉、撕、搓、团的特性,同时也让他们对冬天下雪的场景有了较为丰富的想象。就儿童而言,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艺术领域的中心任务,应得到关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孩子审美心理意象改造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活用节日特色,激发参与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到过:“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需的教育。”他同时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例如,对于生活中常见的节日若只是单一地用视频、图片等进行口头介绍,孩子们没有真切的体会,便不会从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缺失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月亮黄黄”
初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迎来的第一个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要吃圆圆的月饼,还有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于是,又黄又圆的月亮姐姐就变成了孩子们心爱的一道风景。
用毛绒球当成自己的画笔,染上颜料,便可以在画纸上轻轻地点出月亮的模样。点画的方式帮助幼儿简化了用颜料直接绘画的难度,同时毛绒球形成的“坑坑洼洼”正好造就了月球表面的“质感”,给予了作品不一样的呈现效果。
“老师,我看的时候还有星星噢。”孩子们有不少想法在绘画过程中也会表达、交流和分享,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又为孩子提供了自粘纸制的星星,给予孩子更多创作和表现的空间。
(二)“圣诞袜里的秘密”
本班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圣诞节活动,充分给孩子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制作圣诞树、布置圣诞环境、制作圣诞袜等多个活动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
“老师,圣诞老人什么时候来?他来的时候会给我准备礼物吗?他会把礼物放哪里呢?”“只要准备好了圣诞袜,圣诞老人一定不会忘记放礼物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做起了圣诞袜。有的孩子生怕礼物太大了装不下,还要求老师要给自己一张最大的卡纸。圣诞节当天孩子们午睡期间,教师在每个圣诞袜里都藏了贴纸、松果或其他小玩具,并将圣诞袜藏在了班级的各个角落里。等到孩子们午睡起床时,“圣诞袜大搜索”活动就展开了。找到自己绘制的圣诞袜,再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圣诞老爷爷”给自己准备的圣诞礼物,别样的情感体验让这个圣诞节显得尤为珍贵。
在类似的这种孩子已有生活经验的节日活动中,巧妙利用节日特色能让孩子的参与度更高。特别是当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其兴趣相重合时,他对于自己倾注了情感的对象会产生更多的满足感和更强的专注度。
三、活用教学手段,促进全面发展
《指南》中提到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面对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更需要活用教学手段,将活动的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
(一)“变个圣诞老爷爷”
白色的长方形、粉红色的大圆形、红色的三角形、白色的小圆形,那么多的图形宝宝你可以试试把它们变成圣诞老爷爷吗?虽然是美劳区的活动材料,教师却巧妙地将它们和益智区的内容进行了渗透。长方形是长长的白胡子、三角形是红帽子……孩子们经过认知经验的判断,将一个个熟悉的图形拼搭在了一起。再用记号笔把白胡子卷一卷,把脸上再添几笔,一个圣诞老爷爷就出现啦。
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灵活地运用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让幼儿感知图形,同时也通过“卷胡子”的技能帮助幼儿练习手指力量的发展和协调,还鼓励幼儿能大胆尝试给自己粘贴好的圣诞老爷爷画添五官。
(二)“花瓶设计师”
活的教学手段,让活动发展的可能性更多,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更多。活动“花瓶设计师”中也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使平面的花瓶设计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将一张张彩色纸条团成一个个立体小球,再利用双面胶将其有序地排列粘贴在“花瓶”的底板中,最后使用已练习过的毛绒球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一盆花,整个设计和呈现过程所涉及的领域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孩子练习双手搓纸团的能力,锻炼手部肌肉;二是将纸团有序的在“花瓶”内进行排列,在潜移默化中去感知序列;三是巩固练习在指定区域内点画,建立初步的区域意识。
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自身。在美术活动中将思维练习、手部肌肉练习、协调能力练习等灵活地相结合运用,并同时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与表现力,落实“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以教学之活,新艺术之事,这是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追求。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天都幼儿园)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教育部.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