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与实施“小黄帽”校本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6-09-25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

少先队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路少先队校本

□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 朱 欢

构建与实施“小黄帽”
校本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朱欢

我校少先队聚焦交通安全,分别通过调查问卷、交警咨询、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了解队员的交通安全自护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安全教育主题和内容,实施“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学校少先队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练习或实践,帮助队员掌握交通安全的相关技能并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道德意志。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中“‘一纲多本’因地制宜。少先队活动课程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或灵活开展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以及纲要中有关结合在少先队组织中长期形成的品牌活动,如“平安行动”等灵活开展活动。我们还结合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回顾并审视学校已有的“小黄帽行动”(以戴小黄帽为标志的有关交通安全的系列生命教育活动),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我们认为交通安全在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的生命安全教育是全球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我校地处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城区的主干道旁边,是一所城区百年老校,队员们家庭条件普遍相对优越,以车代步的情况比较普遍,加之校园周边大型住宅区的兴起,校门口马路上的车流和人流越来越多,校门口的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队员的出行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令我们越来越紧迫地意识到:在车时代,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深入推进少先队平安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一、创建“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

1.确定“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主题和教育内容

我们聚焦交通安全,分别通过调查问卷、交警咨询、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了解我校队员的交通安全自护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筛选和确定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安全教育主题和内容,即现代交通、安全行路、安全乘车、规避危险。

2.梳理纵向递进的“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分年级目标和要求

我们围绕“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主题和教育内容,依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形成的基本规律,按照分层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活动载体,体现出针对性、适用性,使本课程成为循序渐进培养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有效载体。如下表:

年级 教育专题 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年级 安全行路1.识红绿灯、斑马线,懂得它们的作用2.知道安全过马路的要求,不闯红灯3.能主动提醒家长不闯红灯安全乘车 4.知道乘坐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及乘坐私家车(电动车)的基本常识二年级 安全行路1.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设施、交通标志,知道它们的作用2.学会十字路口过马路的技能3.与家长一起安全过马路安全乘车 4.知道文明乘坐公交车的基本要求,会安全乘坐私家车(电动车)安全行路三年级1.初步学会在车辆较多的十字路口过马路的技能2.知道非机动车安全行驶的相关要求,能提醒家长自觉遵守3.了解违反交通法规会带来危害安全乘车 4.学会文明乘坐公交车5.认识公共汽车上与逃生相关的设施安全行路四年级1.学会在丁字路口过马路的技能2.懂得机动车过路口的相关法规要求,与父母一起文明开(乘)车3.认识一些主要的交通警示标志,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安全乘车4.学会文明乘坐公交车、地铁、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5.知道公共交通工具发生灾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6.会安全乘坐非机动车,主动提醒家长安全驾驶安全行路五年级1.学会在没有红绿灯的支道上过马路的技能2.懂得人车分道重要性,认识分道标志3.学会在各种路口安全过马路的技能安全乘车 4.自觉做到文明乘坐公交车、地铁、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5.学会公交车、私家车发生灾难时的逃生技能

二、建立“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电子资源库

我们根据纲要中“开发利用各类资源。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有效整合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利用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包括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开展少先队活动创造良好条件……重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调动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聘请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各界优秀人士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要求,开发“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电子资源库。

电子资源库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知识储备站”“队课案例云空间”“校外辅导员信息源”等。

1.交通安全知识储备站

内容主要有交通法规链接、交警手势操视频、交通警示标志图、交通安全教育动漫视频、交通安全儿歌、交通电子游戏、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等。

2.队课案例云空间

大队部向中队辅导员征集队课教案、课件和案例,最后进行汇总,归入云空间,从而建立起课程共享平台,为中队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便捷,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各年级中队辅导员根据“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要求,选择相关的电子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件,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力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经过实践的队课教案、课件和案例上传,统一放入队课案例云空间,供大家分享。如“戴上小黄帽,让司机看得见我”,一面播放奔驰的汽车动漫视频,一面让队员戴上“小黄帽”真实再现放学路上的场景,模拟过马路。队员在演一演、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习安全过马路的技能,增强小黄帽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学会不同路口安全过马路的技能。

3.校外辅导员信息源

为了增强平安教育的专业性,我们聘请交警、司法等专业人士为校外辅导员,为平安行动提供知识、技术和资源支持;我们还盘点全校家长资源,物色有专长的家长,发放《实验小学“平安行动”家长意愿征询单》人手一份,汇总整理家长志愿者电子信息,提供给全校的中队辅导员因需选择,为上好队课提供方便。

三、实施“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三进入”

“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实施,既是教育过程,也是少先队员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练习或实践,掌握交通安全的相关技能并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道德意志的过程。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三进入”的实施流程。

1.进计划

学校大队部制定工作计划,每学年都把9月份列为小黄帽行动教育月,并列入学校行事历,由大队部做详细的活动方案,既有校级、年级活动安排,也有中队活动安排。在小黄帽行动教育月启动仪式上,全体师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庄严承诺:文明过马路,安全记心中;决不闯红灯,平安每一天!少先队员戴上了印有交通信号灯标志和学校校名及电话号码的小黄帽,成为马路上流动的风景线。

各中队辅导员都根据大队部要求,制定本中队的“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活动计划,每个学期一个专题,既有队会课,又有微讲堂和十分钟队会。

2.进课堂

“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教学既是指中队辅导员或交警或家长的授课,也指以队员为主的“小黄帽”微讲堂,还包括拓展到课外的社会实践。

(1)三种不同类型的队会课

中队辅导员的队会课。中队辅导员依据制定的“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计划,根据自己中队队员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共享平台上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备课或二次创新,认真上好每一节队会课。如安全过马路主题,一年级辅导员在云空间下载相关的动漫视频,带领小朋友学习安全过马路的常识,并开展训练;二年级辅导员下载“连连看”的游戏,在游戏中指导小朋友辨别交通标志和设施,知道它们的含义和作用等。

交警支队警员的队会课。定期邀请交警支队警员到校进行宣讲,交警支队警员通过影像、图片、案例,使队员们提高对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家长志愿者的队会课。学校建立的家长志愿者信息源中,既有交警、狱警、协警、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也有熟知交通法规的驾车一族,成为学校“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最合适的教学人员。家长志愿者一般都根据学校需要,进入课堂,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教育效果较好。

(2)“小黄帽”微讲堂

学校大队部开设了“小黄帽”微讲堂。微讲堂的内容紧密围绕年级课程目标进行,主要完成交通知识宣传任务,如认识交通禁令牌,认识不同的交通标识等。微讲堂的成员全部来自四、五年级评选出来的“安全小卫士”,他们表达能力强,有活力、有热情,且平日里熟记交通安全常识,坚持遵规守纪,是学生的榜样。

(3)寒暑假“小黄帽”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把“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的实施拓展到校外,拓展到寒暑假。学生根据课程中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小探究活动,如“安全过马路”“行车不抛物”小调查等;参加大队部组织的“安全自护”夏令营,参观警营,现场跟岗观察交警叔叔的辛勤执勤,为交警叔叔送清凉等活动。

3.进评价

评价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激励。我们在全校开展五星级“小黄帽章”争章活动,以争章活动评价推进课程实施,深化平安行动。我们编制了五星级“小黄帽章”达标要求及争章实践活动指南,呈现纵向递进的梯度。

中队辅导员根据“小黄帽章”分年级要求,认真上好“小黄帽章”启动课、训练课、评价考章课和颁章课,激发队员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由于小黄帽奖章要求与课程是同步的,因此中队辅导员每上好一堂“小黄帽”队课,就是一次奖章训练课,队员通过课堂参加练习或实践,掌握相关交通安全自护技能,最终接受考核,获得奖章。

四、成效

课题实施以来,在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平安行动”长效教育机制

机制,是由事物内部结构引起的运作方式及其功能;事物的存在靠机制支撑,事物的发展靠机制运行来实现。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构建的“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成为富有学校特色的“平安行动”长效教育机制,使平安行动的深入开展有板有眼。

学校实施“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有计划、有课时与师资保证、有经费保障、有评价激励措施,成为“平安行动”的有效保障机制。

课时保障:“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主要在学校课程的拓展课、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方面予以落实,使“平安行动”的课时得到保证。

经费保障:学校有平安行动专项经费支出,如每学年向队员提供一顶小黄帽,使其成为学校“平安行动”的标志性载体;研制“小黄帽章”,布置学校宣传橱窗,组织“平安自护”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列入平安行动专项经费。

“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课时、师资以及专项经费等构成了学校平安行动的教育机制,周而复始的运作,使学校的平安行动常态化。

2.全校队员的交通安全自护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小黄帽”课程化研究就是引导少先队员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习得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学校“平安行动”深入推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全校少先队员的交通安全自护能力普遍提高,在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小黄帽章”评价考核中,有关“安全出行”“安全乘车”要求的知晓率达96%;“十字路口过马路”“下车后过马路”等的相关自护技能全校队员基本都掌握,我们欣喜地发现我校队员“遵守规则,不闯红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安全过马路、安全乘车的意识增强了,学校从未发生过交通安全事故。

3.“小黄帽”微讲堂被评为“青浦区2015暑期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小黄帽”微讲堂是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开设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流动课堂,是学校开展的以“小黄帽”为标志的平安自护系列活动之一。微讲堂充分发挥队员主体作用,是开展自我教育和伙伴相互教育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微讲堂“小先生”通过一次次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的反复宣讲,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记忆,自省自律,以身作则,带了好头,还为全校队员作出了榜样。我校的“微讲堂”受到了交警辅导员的赞赏,更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肯定和教育局、交警支队领导的青睐,被评为“青浦区2015年未成年人暑期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4.小手牵大手,一个队员带动了一个家庭

“小黄帽”课程化研究旨在从小培养队员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让小手拉起大手,让家庭带动社会。

自从开展以“小黄帽”校本活动课程为特色的平安行动以来,队员们不仅自己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而且能督促家人一起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在评选“安全小卫士”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动人的亲子故事。如一(1)中队周芊贝家长反映:“女儿能督促自己遵守交通规则,有时候我们一起过马路时,碰到红灯,为赶时间看路口过往车辆少,就想抢着过马路。每次都会被女儿硬生生地拉住,她提醒我不能闯红灯,还坚持一定要站在人行道上等绿灯亮了才能走。如今,在女儿的监督下,我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三(4)中队金佳青家长说:“女儿是我家的‘小探头’。每当她坐上我驾驶的小轿车,她总会提醒‘爸爸,你不要超速,在高速上不要超过120码’,‘绿灯转黄灯时,也不能闯黄灯’。反正一路上就一直提醒着我们大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如今我已经习惯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了。”

5.“小黄帽”为标志的“平安行动”获奖颇多

我校的“小黄帽行动”先后被评为青浦区少先队品牌活动、2015“上海市第二届平安校园优秀成果奖”;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校园”,“全国‘平安行动’示范校”。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将教育内容转化为一种习惯,成为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致力于将交通安全教育内化为本能行为,外化为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如今已初见成效。

我们将一如既往,为“服务身心健康,保护少年平安”, 帮助少年儿童掌握基本的自护常识,培养少年儿童科学意识,增强自护能力,为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

(本课题其他主要研究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如下:马仁梅、邓丽琼、冯丹旭、朱振宇、张涵、於丽虹、钱莹莹、诸艳莲)

猜你喜欢

马路少先队校本
认识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人来车往的马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