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微电影的文化质地及其教育价值
2016-09-25刘瑾
刘瑾
青春微电影的文化质地及其教育价值
刘瑾
在信息时代的语境下,快餐文化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的主色调。继微小说、微博之后,微视听的文化消费形式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继前些年出现“井喷”现象之后,微电影业已成为网络文化平台上相当受人瞩目的商业宠儿。而青春微电影正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的文化形态。限于篇幅,也为了论证的需要,本文论及的青春微电影仅以 “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微电影”系列作品为例。
微电影投资少、门槛低,与广告密切结合致使其生产得到媒体的追捧,而微电影时间短、主题单一的特点则迎合了当代网民的快餐心理。前几年,天娱传媒和腾讯视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了“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微电影”系列作品——作为一种青春审美文化形态,其得到了包括大、中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的关注,甚至还一度被部分教师搬上了语文教学课堂进行别样的审美教育。影片以何炅、苏紫紫等“青春代言人”的个性精神为创意核心,通过提出十个“敢不敢?”的青春质疑,引出十个由“2011快乐女生全国十强”演绎的青春故事。十位青春代言人以不同的方式跨界加盟或讲述、或传递、或演绎当下新新人类的十种青春态度。正是在这种叙述与抒发中,我们可以洞悉其基本的文化质地并进而能够适当讨论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教育价值。我们知道,语文教育究其最根本特质或者说其最高形态其实也就是一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
一、“浅”表达与教育的平面化
与传统电影不同,微电影时长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所以微电影的叙事疏简,主题单一,表述浅显,使观众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感触影片。
传统电影一般都会采用线式或多时空交叉叙述方式。例如《全球热恋》采用的就是多时空交叉的方式,同时描述了三个姐妹分别在北京、悉尼、月球遇见的一段恋情。而微电影的叙述一般采用点式表达,放大细节以达到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例如,“快女微电影”系列之《在一起》中始终在表达着“在一起”的情结,付佳妮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一直伴有郑雨(武艺)的音乐,虽然他们在现实中还没有相见,但郑雨的消息、行踪、音乐,甚至是郑雨的幻梦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最后在梦幻中她与他在一起了。这一作品通过视听效果的反复叠加来增强影片感染力,它显然没有进行旨趣的深入挖掘,是一种情绪的浅表达。
主题单一也是微电影“浅”表达的的一种体现。传统电影的主题往往不止一个,会蕴含复杂的意识形态。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包含了历史反思、女性主题、政治形态等多种意向,它用复杂的表述展现多重主题。而微电影的主题往往是一些与观众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话题,其单一的指向能够直接触及到观众的生活神经,使之迅速产生情感共鸣。“快女微电影”系列之《我愿意》就描述了一对80后恋人面对现实生活决定“裸婚”的爱情故事,真实展现了现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生活观念,准确地传达了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以及他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这显然是一个共性话题,很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振。
“快女微电影”无疑是一种文化商品。这种商品的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正值青春期的快女粉丝们。同时,它也是各大导演们“玩”的一次视听游戏。四大导演在“快女微电影”中做了很多的第一次的尝试。互联网时代文化深度的丧失是“浅”表达的内在因素。对于“微电影”来说,表达“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微电影”会更轻松地使用流行元素,运用幽默、搞怪、恶搞、惊悚等表现手段,让观众在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获得感官和情绪的愉悦。这是它们的目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目的。
序1 123456789号0 4果我安曼梦在8小黑宝天以光骑片小2愿全游陀一忻夜贝0亮前明士号时意感症罗起的 李快喻 付王段苏斯刘 杨洪女陆 佳 梦 艺林妙洋丹忻辰主翊 丽 洁玲妮希妮演谢谢陈 陈周田田田田周导定定正正楠蒙蒙蒙蒙楠演国国道道 也生点莽果 微“ 为人爱果小大了们 你 你 ,许是死撞 时后父的 博 梦那他翟你”你你敢—你因是我死么不候,母心, 想时孝敢敢才,不迷—敢片为什们,容敢, 的—敢全—代 伟不不知无敢失青不头么爱都觉 视—易,不被—,敢敢你道所,,春敢题,?是得,野辛敢抓癫操旅人忘怎畏敢那代活词由游信 离 ,夷死住有狂行控记么人不 其却惧言—及谁戏家任坞—真梦团,,我都实永 都 —敢人撕—宣说中却出—爱—乐在—值— 很远—是丁陈心了言那 走的陈——队轮—得走青— 怂 评俊正裂算人么 很玩正—周田回何 。不春晖论道肺 ?难敢道 田 偶 楠蒙出的炅走代员,,,蒙, 如如他长出言生终,错只代天己 梦醒梦狂黑春 时我爱过与伤因算敢 做敢反孕言—要亮 —想。夜代过 过,是勇 不是害是为光,,自正片你我人—我言 有之 —有有—了记敢敢最仗 真轰梦轮己尾爱敢敢张青 青敢 人 你前多你—无。,得爱着 正轰 ,,题转一不,小春,春陈 ,,疯,青关就自他 活我你烈 只 你 我选词什而你下敢盒代曼代狂春。爱过己再们敢烈听 敢 择及愿么你,。敢言言,代,的你也曾不不地自活我意宣都我又,人人不言,人敢回经敢着—言爱 己 就敢敢苏茅不人敢敢向,?挣不。—面人有的—过,紫侃张会不来你只记扎来青 对多—,,紫侃睿我怀 不都 才们敢得着了春 自疯青
其实,微电影的时间限定并不是一个作品无法蕴含耐人寻味的旨趣的决定因素。时间短,也还是可以表达意味隽永的主题的,关键在于“快女”微电影的商品化取向已经决定了其基本品质。它们完全迎合观众的趣味,“你们想看什么我就拍什么”。诚然,在当下时代,媒体人一方面应该放下姿态,聆听大众所需,接地气;但另一方面,媒体人也应该承担起引导和践行主流价值观的责任,用视听艺术温润大众心理尤其是青少年心理,构建共赢社会、和谐社会。微电影的“浅表达”方式并不绝然意味着思想性的浅薄,文化生产不应视商业性为作品的单一性质,更重要的是凸显其艺术性,深层次意蕴的贯彻才是文化产品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以此而论,我们说,正因为其“浅”,“快女”微电影的艺术教育功能——在根本上表现为审美——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体现为一种负价值,其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平面化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持这种态度和立场的。
二、“快女微电影”主题的意识形态倾向及其对理想教育观念的稀释
“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系列微电影”一经上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其总点击量就高达数亿次。“快女微电影”的流行,一方面迎合了微博用户群年轻、时尚、个性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主流人群对微电影的态度。
“快女微电影”总共十部,每一部都有一个独特的名称、主题,每一部都有一个青春代言人题词,每一部的片头和片尾都有一句青春宣言。笔者将十部微电影有关信息整理如下 (原版青春宣言没有标点,为撰文方便,标点由笔者加入):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每部作品都围绕着青春态度——“敢不敢”、“青春不死”展开叙述。关于追求梦想的勇气、关于爱的勇气、关于结婚的勇气、关于活的勇气等等,叙说了不同形态的勇气。
十部电影涉及爱情、亲情、梦想等一般人伦问题,也触及到轮回、生死恋、追星、性爱等潮流话题。勇于向前是“快女微电影”彰显的青春态度,与人类探知的本能相契合。但“快女微电影”的浅表达使得艺术感染力在“商品”的标签下迷失起来。
电影中的十个青春代言人有励志精神的代表翟孝伟,也有曾引起社会道德争议的苏紫紫。青春宣言都很“勇敢”。但“勇气”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处于心智成长阶段,尤其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较晚,自我判断能力还不完善。青少年的确需要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需要有勇气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需要有勇气担当。《在一起》中粉丝因偶像而做出的一些疯狂行为,《我愿意》中男女主角为了爱情而做出的冲动行为,《安全感》里的“反正爱一下又不会怀孕”等意识被渲染上了看似绚烂的“青春”、“勇气”的色彩,很容易让青少年一味模仿、冲动选择。浅显、低俗不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青少年心理还未完全成熟之时,是很难分辨勇气与鲁莽、无畏与无知之间的区别的。
现代人的主体性不断地被片面挖掘和理解,彰显个性成为了现代都市青少年表现自我、向世界宣言的一种态度。向传统宣战可以成为改革进取,也可以成为叛逆堕落。青少年拥有热情、单纯和很多可能性,但缺乏全面、客观、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理性的勇气是愚昧的,愚昧的固执并不是梦想的存在。梦想是美好的且需要现实的努力和坚持,而不是做错事走错路的借口。对传统的一味拆解并不意味着某种进步。影片中喝酒、吸烟、任性的桥段对于价值判断力还不太成熟的大、中学生这一青少年群体来说,很难形成合理的引导。由此,我们必须对其必然会产生的对于理想教育观念的稀释甚至是消解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应积极采取合理的行动加以规避。笔者认为,这也理应成为关注“快女”微电影现象的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选择,以实现其教育理念的优化的可能。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青春娱乐及其文化生产”(编号:11WX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