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浸入式”培训的实践研究

2016-09-25刘玉红秦东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国培新建幼儿教师

刘玉红,秦东方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浸入式”培训的实践研究

刘玉红,秦东方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随着大量的农村新办园建成,大量的新建幼儿园教师亟需通过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职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决定“浸入式”是理想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调研“浸入式”培训需求、突出“浸入式”培训过程、创新“浸入式”教学服务与支持共同构成了新建幼儿园教师国培“浸入式”模式。

国培项目;培训模式;浸入式

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一系列的文件中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中提出培训项目之一“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组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省域内外高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促进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着力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着重指出“要重视新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关注幼儿教育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中要求中心村配置包括幼儿园在内的11项公共服务,到2016年,全省中心村将达1.5万个左右,因此会有大量的农村新办园产生,并需要大量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因而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培训适应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而结合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发展特点,“浸入式”国培项目培训模式是适合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理想方式。

一、“浸入式”的内涵和提出

据已有研究显示,有近半数的幼儿园教师表示极少有机会参加培训(49.9%),“偶尔”和“极少”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占比例高达87.1%,部分教师甚至多年没有参加培训。可见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状况不容乐观。而对于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来说,他们有更强烈的参培需求,来满足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0年)也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在实践中学习最重要,而“浸入式”的本意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核心理念就是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环境,如同建构主义提出的“创建实习场”。建构主义是当代重要的学习理论,深刻影响教学实践发展。建构主义倡导要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习场以使学习者所学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力和强大的生存力。并且提出注重基于情境的学习。教学实践要求真实的学习任务与现实的条件相匹配,对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便为发现、探究、设计、实践、教学探索和建构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在一种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让学习者将遇到的问题带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其所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遇到的是一致的。这种情景化、参与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的交互作用性,学习者在实践中尝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效率。

将“浸入式”的理念应用到国培中,最早是幼师国培中的创新举措,即组织国培学员“沉浸”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由带教导师和国培班主任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将幼儿教师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化在一日保教、班级管理、家园合作等方面,采用参观观摩、现场展示、专题研讨等方式,在实践中将理论与之有效整合,并且注重培训前期调研以及网络研修的“浸入式”服务与支持。

二、“浸入式”国培模式对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一)农村新建幼儿园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且国家愈加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2010年)明确提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在发展任务中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各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0年)指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随之,《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也提出关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求中心村要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其中11项公共服务包括幼儿园。因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基层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提下,赋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命的农村新建幼儿园应运而生,新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备受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使农村学前教育普及在当前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但农村新建幼儿园处于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作息制度不严密的问题,因此规章制度和作息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待落实;农村新建幼儿园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园舍环境、班级设备较之过去都得到明显改善,但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必须跟上,软件水平和硬件水平要相吻合;新建幼儿园地处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家长的观念相对比较落后,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因而新建幼儿园家长工作是重中之重,幼儿园要做好家长工作,改变家长的旧有观念,家园需要密切配合。

(二)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职后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量的农村新办园产生,需要大量的幼儿园教师,而这些教师将大量来源于近年来毕业的中、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经研究者访谈部分新办园园长,证实了以上推论。而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特点也决定了“浸入式”培训模式的适切性。

当前,新建农村幼儿园大多由农村小学附设,幼儿教师主要由近几年新上岗的年轻教师和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小学课程教学的老教师组成。其中年轻幼儿教师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中高职学前专业学生,教学经验有限,但是对新的保教理念的接受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期望,更乐于通过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转岗或长时间的一线教学,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而更加乐于接受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潜力较大,但同样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化程度不足。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但存在“学历达标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即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制度尚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大多数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或所学专业为其他专业。对参加国培的学员进行调查发现,62.8%的学员所学专业并非学前专业,包括英语专业、音乐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甚至出现化学化工专业。且由于上岗时间不长,农村幼儿教师并未接受过职后的学前专业课程培训。

2.教育教学问题明显。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农村新建幼儿园依然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存在偏差、教学方法陈旧、教科研活动不受重视等种种问题。通过对国培学员问题单的搜集,24.3%的问题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如美术欣赏课、科学课的组织和指导,如何开展区角游戏,怎样正确认识游戏和教学的关系,如何避免小学化现象等。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未能及时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学习过的相关理念未能和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不能在农村幼儿教育实践中真正融入,存在观念和行为的严重脱节。因而,“浸入式”国培适合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习要求,为幼儿教师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幼儿教师在实践的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3.家园合作问题重重。通过对国培学员问题单的统计,了解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为家园合作,所呈现的问题中37.1%为家园合作的相关问题,包括留守儿童现象,与祖父母沟通障碍,农村幼儿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养成问题,幼儿教师不被认可、不被信任的问题,受家长要求的影响而存在小学化现象等。

4.对儿童发展问题认识不清。通过对问题单的搜集发现,随着农村幼儿教师师资水平的提升,幼儿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发展问题,35.8%的幼儿教师提出了相关问题,如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如何启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如何引导幼儿互动,怎样把握幼儿学习特点等等。但是,对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树立正确的、完善的儿童观。

综上所述,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发展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有参加国培项目的迫切需要,而国培项目应结合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职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真实的实践情景中展开,基于在日常工作中的研讨与提升,达到培训后的“即学即用”目的。也即培训必须结合幼儿教师的学习需求而设定,具备时效性;培训要有可操作性,如参观观摩、现场展示、专题研讨、师带徒等方式。

三、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国培“浸入式”培训的实践模式

(一)调研“浸入式”培训需求:展开集中培训

项目开始前,组建专门管理国培项目的单位,请专家介入审查。教学班主任对部分新建园教师及近些年毕业的学生进行深入地访谈,了解其对培训内容、形式的需求。访谈可知,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保教技能提升(含一日生活的组织、教学设计与实施、环境创设及区域活动组织等)、新工作环境适应、家长工作开展及幼儿安全保障等方面;他们对培训方式与途径的需求是要突出实践性,增加可操作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到优质幼儿园实地考察与学习;他们对培训者的需求是,以一线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主,以高校的专家为辅。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以研讨交流、现场观摩与亲身实践等“浸入式”的培训方式为主,以“专题报告、讲座”的培训形式为辅,从而引导培训者通过培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在面向农村新建幼儿园教师进行国培的过程中,集中培训阶段课程安排主要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为制定依据,其中实践性课程占比60%,授课教师中一线教师、教研员占比70%,形成“师德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

表1 “新建幼儿园教师国培”项目-集中培训阶段课程

在集中培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的培训形式,专业师德与理念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座中具体采用案例学习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专业能力的培养以组织学员到幼儿园进行实习考察为主要形式,观摩幼儿园环境和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直观了解优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引导参训学员明确学习任务,带着实践案例、问题单、学习笔记、教学观摩与反思等的提交和学习成果展示等任务积极参与到培训过程中。

在集中培训过程中,为满足学员实践学习要求,培训过程充分利用培训高校的资源,如利用高校学前专业卫生保健室、模拟幼儿园活动室、蒙台梭利教室、陶艺室、美工室、音乐厅、图书馆等组织国培学员展开实践学习,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让国培学员“浸入”其中,增强国培学习的实践性特征。另外,班主任也“浸入”培训中,与学员共同学习,将国培与个人成长联系,与高校教科研联系,并带入专业教学中让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受益。

(二)突出“浸入式”培训过程:展开跟岗实践教学

由一线优秀教师担任跟岗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模式,指导学员在10天的跟班实践过程中感悟、反思并解疑。另外,遴选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成为国培学员的“双导师”,和培训学员共同“浸入”跟岗实践过程中。

表2 “新建幼儿园教师国培”项目-跟岗实践阶段安排

跟岗实践中主要采用“名师示范课”“听课评课”“情景体验”“观摩跟岗”“研讨互动”等培训方式。邀请幼儿园名师示范教学并特别开展典型课例研讨;通过听指导教师示范课、学员汇报课等形式,组织学员进行课后评价与反思,研讨改进教学的措施;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模拟情景中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实践反思的能力。

在实践基地遴选优秀的教师,由国培项目执行组提出具体要求,幼儿园配合遴选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指导教师,每人指导3-5名新建幼儿园教师学员,让学员完全浸泡在指导教师的班上,观摩学习如何组织一日活动,并学习家园沟通技巧。跟岗实践过程中,学员的保教实践问题都可以与指导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指导教师也应适时回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同时,学员还应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实践中锻炼操作技能。此外,为考核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在培训期间完成各项作业,如教学活动设计、听课备课笔记、教研活动记录等,展示教具制作、绘画作品以及每人完成一次教学活动展示,从而让学员在“浸入式”的环境中学会“游泳”,掌握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观摩优质农村幼儿园,感受丰富的、优质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有问题即研讨,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三)创新“浸入式”教学服务与支持:展开网络研修

通过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可持续研修保障,在平台中建立学员个人工作坊,根据每位学员感兴趣的话题,分设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如园本资源开发等问题,由优秀教师和专家主持,在同行交流中形成互动式研究,在区域及园所间形成互带式引领。训前加强平台的建设,录入相关数据和资料。由教学班主任引领学员进入网络研修平台,通过网络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并通过班级公告、学科论坛、资源共享、班级主页等页面与学员紧密互动。

培训期间,重点利用“教师工作坊”,实现师生答疑、同伴研讨、学情反馈等功能。为满足信息技术环境下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需要,支持培训者常态化培训模式。主要功能包括:工作坊创建、学习小组建立与成员管理;计划发布管理、教研活动策划组织;工作坊动态、成员行为统计与监测评价;资源汇聚、分类与推送;协同研修工具(交流研讨工具、问答工具、在线课程制作工具、资源下载工具、磨课工具、视频工具、问卷工具等);坊间信息互联与共享通道等。让培训者在教师工作坊这一模拟的工作情景中进行“浸入式”学习,进一步开发网络实践学习的功能。训后继续保留网络研修平台,对班级论坛、专家工作坊及“Q&A”等可互动的板块内容给予及时更新,保持对学员的即时跟踪指导,推动学用结合,将“浸入式”培训继续延伸到学员的日常工作中。

[1]朱凯利.“浸入式”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赤子,2014(7).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76/201112/128730.html,2011.12.28.

[3]刘婷,宋永成,金云萍.在游泳中学会游泳[N].中国教师报,2012.11.14.

[4]况红.有效实施“国培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5]姜娟芳,宋亚莉.基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师培训[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

[6]况燕.参与式培训: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基础教育参考,2008(7).

(责任编辑:章永林)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9.027

G619.2

A

1008—7974(2016)05—0130—04

2016-03-07

2014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幼儿教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zjjh053)

刘玉红,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国培新建幼儿教师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扬州大学国培计划阶段成果剪影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