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总布局视角下我国民生建设路径探析

2016-09-24李嘉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五位一体民生

李嘉美,王 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136)



“五位一体”总布局视角下我国民生建设路径探析

李嘉美,王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136)

民生问题既是世界各个国家治理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又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和加快民生建设,不仅是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民生体制改革的期盼。立足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对未来我国民生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五位一体;民生建设;民生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明确了“五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我们生动形象地绘制了一幅民生发展的蓝图,为我们进一步认清我国的最大国情,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南。但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依然是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且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如何让人民满意,让人民幸福,真正实现人民内部事实上的平等和自由,这不仅是“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更是摆在国家和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开拓创新,高效率地加强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还依赖于民生建设的具体路径选择。

一、我国目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表明,对目前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及很满意的民众达被调查总人数的54.1%,可见多数民众对当前生活状况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说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民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然而,当前一些民生问题仍然是城乡居民比较关注的话题,从关注度的比例来看排序如下:

(一)收入水平、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收入分配问题尤为重要。对于收入水平,外资企业员工及个体工商户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是其他就业群体往往不太满意,认为目前公务员和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医疗比较困难。此外,由于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断增加了社会成员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及不满情绪,尤其是城镇居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对当前食品质量监管的质疑,更在一定程度上是销售市场环境的整顿信号。

(二)子女教育、食品支出和住房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子女的教育费用、子女的工作问题,其中子女教育支出是最大的压力。这也说明目前我国虽然已普及义务教育,但因家长追求更好的教育质量而产生了昂贵的“择校费”。同时,由于各种选拔考试盛行、各种课外辅导班泛滥,家长不得不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家长除了要承受子女教育的支出负担外,还不得不关注日常的食品支出。近期,物价上涨特别是蔬菜、衣服等最基本的必需品的支出让一些中等及以下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感到压力很大,生活水平还较低。此外,在住房问题上,房价太高、廉租房供不应求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看病贵、医疗保险问题

看病贵一直是医疗领域比较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医疗费用繁杂、乱收费、药品价格过高、手续繁多、报销比例低等问题成了看病贵和医疗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比较受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虽然按照我国医疗保险政策,进城务工人员也应该参加企业职工医疗保险,但是除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有机会享受之外,许多私营及民营企业的职工并未得到相应的权利保障。

(四)养老金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养老金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突出表现为一些非农居民担忧养老金过低、企业与机关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差距等问题。城镇居民对养老金的关注要高于农村居民,可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城乡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加,居民对社会化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城镇居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五)城乡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备受瞩目。在城镇地区,空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绿地面积不足被普遍认为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城市生态绿化带的不断深入建设,目前的城镇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在农村居民中,生活垃圾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水污染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可见在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新形势下民生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积极回应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时把握住了民生建设的规律性和历史阶段性,不仅从社会建设方面推进我国的民生改善,还将民生建设的时代要求、科学内涵、发展特色融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思维、更系统的方法对民生建设进行了统筹,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民生建设思想,还注重从实践上落实民生建设的部署,体现了党对于民生建设新的认识高度和战略眼光。深入阐发和理解民生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走向和方法论特征,有助于把握党的民生建设思想,有助于增强为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生活的实践自觉[1]。

首先,民生问题的解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状况、发展要求加以关注;必须把发展的目的与人民的需要、利益、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所以民生问题的改善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其次,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而民生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以及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潜在的隐患,也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问题,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

再次,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密切相关,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2]。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所以,人民生活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和国家一直在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宗旨。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五位一体”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全方位地勾勒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既是时代的特征,又是民生建设的路标。

(一)以经济发展开辟民生建设之路

民生问题是一个物质需求问题,是对人们基本生存权的保障,所有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必须以充实的物质条件作支撑,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才能满足基本的民生需要。改善民生、加强民生建设离不开发达的经济基础,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更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所以满足人们的民生需求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面对新形势,民生需要与经济发展不容忽视。

第一,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由单一、片面以追求经济数量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我们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民生问题的改善和对人的发展需求的尊重,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资源不合理利用和资源的浪费,民生的改善也受制于经济发展滞后所带来的影响等。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质量,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在思想上,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民生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自觉地将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目标。在运用经济规律的同时,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问题、公平正义与分配方式的问题纳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中,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扶贫解困、缩小贫富差距,应保尽保,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民生建设开辟道路。

(二)以政治建设引领民生发展目标

民生反映着民心,民心关系着国运。党的发展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长久幸福。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3]。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无忧,而是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民生需求,所以必须站在更远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民生发展目标。

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从政治建设来看,民生是对公民基本利益和基本权利的概括,国家权力系统必须维护好“民权”,发扬好“民主”,担负好改善民生的责任[4]。民生政治时代呼唤民生型政府,把民生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与民生政治相关的政府理念创新和价值取向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民众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民生型政府的建设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契机,简政放权,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做到各司其职。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事关民生利益。我们必须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着手,理顺权力运行关系,才能不断减少甚至剔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原生阻力,才能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更大的活力,让民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第二,民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社会各界的积极引导。积极构筑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制度、体制和机制,才能保障民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开辟,大大提高了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民生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将我国的民生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这些成就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机制和体制,它们本身具备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民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保证了我国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第三,推进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5]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从政治上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依法治国为民主的法制化、程序化、制度化提供了保障。可见政治文明的实质就是实现政治民主化,有了民主,才可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有了政治上的民主,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社会才可能得到和谐发展。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被奴役”、“被管理”到“当家做主”,这说明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正在日渐完善,人民群众的各项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三)以社会建设统筹民生建设事业

第一,社会建设的内容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极大生活享受的同时也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幸不幸福、满不满意成了国家发展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建设是民生建设的重点。从内容来看,社会建设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从狭义的民生概念来看,社会建设本质上就是民生建设——为人民排忧解难。所以,新时期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尤其将教育的发展、就业战略的实施、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放在首要位置。

第二,民生建设和改善应该制度化,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化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功能,用制度来解决民生建设中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建立健全与民生相关的制度,才能为民生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取得飞跃式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努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保证我国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把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领域的民生问题。民生建设问题绝不能零零碎碎地解决,而是要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单纯依靠一些临时的政策,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制度建设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构建一种长久的、稳定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民生建设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要以民生为取向,以公平正义为目标,明确责任,才能使民生问题得以更好解决和发展。

第三,法律规范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民生建设提供了一种制度化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生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加强民生领域的法制建设,依法健全和完善民生制度。然而,我国的民生制度立法还没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关于民生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立法层次比较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率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有关民生制度的法律笼统且缺乏相应的细化规定,立法不健全,覆盖面积狭窄,民生政策的运行和实施有时依然要借助大量的行政手段来强制执行,所以,加强有关民生制度的法制建设十分必要。首先,把关于民生政策的立法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抓紧时间制定有关民生制度的各项基本法律。其次,在立法模式上,效仿西欧国家,在综合性民生法律的基础上,分别制定相关的、适用于主要民生项目的配套且详细的法律法规。第三,明确国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将民生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明确化。不断推进民生制度的法律不断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将是我国民生建设真正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社会化并获得不断发展、走向文明的重要条件[6]。

(四)以文化建设勾勒民生建设蓝图

文化建设是满足民生需要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在整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具有贯穿始终、全面渗透、处处体现的特点,是其他建设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3]。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是在此基础上的消费需求也有所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领域的享受,需求多元化,消费主题多样化,这也成了当前民生建设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和努力方向。如何培养和激发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如何将文化这种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态需要转化为民生建设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文化建设基于现实的人的现实需求,契合当下人民群众的内在诉求,是民生建设的意识支撑。文化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精神信仰和生活追求,是国民面貌的综合象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生活的价值观是主导我们行动的思想力量,直接决定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感受,进而影响我们新的物质追求。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发展国有文化单位、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逐步激发和引导全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向文化创新意识转换,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

第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7]这是我党第一次完整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通过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建设,这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阶段,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推动文化价值观念创新,实现先进文化发展质的飞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认知的过程,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应从教育抓起。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转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将德育融进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教会青年学生如何做人。其次,要不断增加教育的投入,提升学校教育的软实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再次,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大对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完善教育设施,确保我国的青少年都能接受有效的教育。最后,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科学需求、艺术需求等,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五)以生态建设助力民生建设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民生建设的新内容和新要求。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本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间统一关系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之一,引发了全国广泛的共鸣,生态与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民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相联系,有力地推动了民生建设进程。民生建设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是在满足“五有”目标基础上提高民生质量,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生建设中,可以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态化,使民生水平再上新层次。

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每一次进化都与自然息息相关,我们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既是我们的发展所需,又是必须维护和珍惜的不可再生的财富。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民生意识发展的结晶,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化的特征。因此,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民生为着力点,在具体实践中贯彻落实:首先,在理念上要树立生态为民的理念;其次,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加强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模式;第三,实践是最好的办法,坚持抓生态的理念,将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绿色经济等融进人民的观念和实际行动中,才能使人民常饮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放心的食物。

[1]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推进民生建设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J].求是,2013(10):51-53.

[2]郑长兴.新形势下民生建设的对策思考[J].现代商业,2015(11):141-142.

[3]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邬旭东.“五位一体”总布局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需要问题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6-60.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时间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57.

[6]陈智.当代西欧民生理论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01)

本文责任编辑:邵海

On the Rou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Five-in-One”

LI Jia-mei, WANG Xin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a fundamental task for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nsolidating state power, and it is an essential issue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beneficial for realizing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and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reforma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ty’s ruling style, and it is also people’s expectation for the reform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five-in-one” in the report of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rou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can be put forward from such aspects as economical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ive-in-on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1008-4355(2016)03-0050-06

2016-05-04

沈阳市社科联社会科学课题“沈阳市民生问题研究”(sysk2016-0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14921050);2015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课题“民生学”(015020)

李嘉美(1974),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哲学博士;王鑫(1990),女,山西太原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

C93

A

10.3969/j.issn.1008-4355.2016.03.07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五位一体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思想对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