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中元节

2016-09-23李心峰�お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兰盆救母河灯

李心峰�おお�

勿忘中元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乃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此时,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是夜,明月朗朗,清风徐徐,我们的先人会纷纷从暑热的室内走进月皎风清的清凉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灵,燃放河灯,观赏美景……这是怎样一幅诗情洋溢的浪漫风情画!清代诗人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曾对古都长安的中元节作过这样的描绘: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中元节恰处在七夕节与中秋节之间。从大自然的时序节令的演变来看,中元节既像是七夕的延续,又像是中秋的预演。“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复还”(沈遘《七夕才过见家人洁供具以备中元因有感》)、“中秋在后圆,呈样始中元。(沈遘《苦雨既久中元小晴见月》)确切地道出了中元节与七夕和中秋在时间上的承续关系。然而,中元节的形成过程、节俗活动以及文化内涵却与二者没有什么关联。

中元节,这是来自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命名。该节日的另外两个名称,也许更为人们所熟悉:其一,来自佛教,叫做“盂兰盆会”或“盂兰盆节”。其二,来自民间,叫做“鬼节”。这个节日还有其他一些民间的叫法,如“七月半”“瓜节”“施孤”“亡人节”等。可以说,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厚。它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和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今天,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代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越益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人们注意到,春节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七个节日已经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与这几个节日相比,中元节的境遇却有些尴尬,似乎被冷落了。而在我看来,中元节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就其历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社会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而言,我认为,它也完全应该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之中。问题仅在于,我们对这个节日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阐释。

这让我想起,2008年,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王文章先生提议成立《中国传统节日》课题组,并亲自主持该课题的研究,担任此书的主编。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向主编建议将中元节纳入该书所研究的传统节日的范围之中,得到主编的首肯。于是,中元节便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一起,成为该书所选择的十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该书主编撰写了旨在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呼吁社会各界努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前言》,并特别邀请山东著名剪纸艺术家卢雪女士以各个节日为主题创作了数十幅原创性的剪纸作品。(见王文章主编《中国传统节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相信有一天,中元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也会重新焕发异彩,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中元与“三元”“三官”

中元相对于上元、下元而言。在古代,道教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称作“上元节”,即今日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上元、中元、下元“三元”节日,则产生于道教的“三官”崇拜。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早期道教已开始奉祀“三官”之神:天官、地官与水官。在北魏时期,“三官”已与“三元”发生关联。至迟在唐初,“三元”与“三官”已相互对应起来,并与农历的固定日期联系起来。即所谓“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所统摄。”在此后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解厄的解释体系。人们重视中元节,是希望获得地官对人们所犯罪恶、过错予以宽宥赦免,从而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负累,更轻松地投入新的生活。

中元节最主要的节俗,是燃放河灯。河灯也叫“荷灯”“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大都是用纸板或木板做成莲花形状,或者干脆用莲花叶作底座。人们在荷花灯底座上安放灯盏或蜡烛,在七月十五日夜月明风清之际放于江河湖水之中。放于河中的叫河灯,放于江中的叫江灯,而无论是放于河中、江中,还是湖中,因都是放于水上,所以也统称之为“水灯”。人们在这初秋的月明之夜,纷纷来到江河之畔、湖水之滨,点燃起无数的荷花灯放入水中,任其明灭闪烁,自在漂流。有时,在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大小河流中,人们燃放的河灯顺流而下,愈聚愈众,甚至会形成绵延数里的灯海奇景,好不壮观!清代诗人文昭《京师竹枝词》这样描写旧京中元放灯的盛况:

坊巷游人入夜喧,

左连哈德右前门。

绕城秋水河灯满,

今夜中元似上元。

人们燃放河灯的目的,最初不外是要普渡在旷野之中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以超度他们的亡灵离开地狱转世托生。人们放河灯,是为了给死去的孤魂野鬼送去照明的灯盏,帮助他们从幽冥的阴间来到光明的人世。这体现了现世生人的仁慈宽厚,大爱无疆。它不只指向现世人生,而且能够辐射到另一个黑暗苦楚的冥间世界,帮助那些冤魂怨鬼获得拯救解脱。

可以想象,在传统社会每年的七月半,日间酷热难当,夜晚清风徐至,明月当空,人们举着形状各异、灯光闪烁的荷花灯纷纷来到清凉如许的河畔湖边,放灯赏月,避暑乘凉,这不仅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灵的意义,同时不也是人们呼应季候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自然、享受生活所创造的具有浓郁审美意味的生活形式吗?

盂兰盆节

道教的中元节,在日期上恰与佛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即盂兰盆节相重合。盂兰盆节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开始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464—549)。他于大同四年(538)来到同泰寺,在这里举办历史上第一次“盂兰盆斋”。此后,这一仪式成为佛教的传统,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形成了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盂兰盆节”。

佛教的盂兰盆节,源自佛教典籍《佛说盂兰盆经》所记载的一个动人传说。这就是在过去几乎家喻户晓的“目连救母”的故事。“盂兰盆”,乃是梵文Ullam-bana一词的音译。“盂兰”,意为“倒悬”,以形容苦痛遭罪之状无以复加;“盆”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兰盆”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之苦”。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全称“摩诃目犍连”,也叫目犍连、大目犍连,有时也被译为“木莲”)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经过艰苦修行,获得六通(即六种智慧),想超度父母,以回报父母哺乳养育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伤心不已,便以钵盛饭,前去送给母亲食用。母亲手拿饭钵,急欲食用,可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飞速返回,禀告佛祖,请求佛祖解救苦海无边、饥饿难耐的母亲。佛祖告诉目连“救济之法”。目连依照佛祖所说,去做盂兰盆供,其母亲当日便解脱了饿鬼之苦。

自汉译《佛说盂兰盆经》产生以来,佛家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仪式以超度历代宗亲,逐渐形成固定的法会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或盂兰盆供,等等。更由于盂兰盆会所包蕴的孝敬双亲、超度先祖、宽仁众生等道德内涵与儒家仁爱、孝慈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通,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情感心愿深相契合,因此,盂兰盆会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作为盂兰盆会形成之缘起的目连救母传说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目连救母故事对于我国古代许多民间艺术样式影响深远。如变文、民间说唱、绘画等,都有目连救母题材的作品代代流传。如在敦煌遗书中,就存有《目连变文》《大目乾连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在传统文化中担负着相当重要的教化角色的传统戏曲,更是形成了专门以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的“目连戏”。早在宋代就有题为《目连救母》的杂剧;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万历年间的《目连记》等,更是广为传播。到近现代,几乎所有地方剧种都搬演过“目连戏”。民间剧团竞相搬演形形色色的目连戏;普通百姓争相观看目连救母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以往每年中元节、盂兰盆会期间不少地方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连救母这一古老的佛教传说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情节化、本土化演变以及民间对于这一传说的再想象和再创造。

民间的鬼节

农历的七月十五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形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节日,还与民间社会由来已久的鬼月鬼节的习俗密不可分。

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们将整个农历七月视为“鬼月”。这与先秦时代即已形成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四时荐享先祖尤其是迎秋、秋尝、秋祭等风俗密切相关。古人有秋天之神为白帝、主杀伐、为死神的观念。因此形成了在秋天到来的七月份迎白帝、祭秋神的习俗。用来祭祀秋神的东西,往往就是秋天刚收获的谷物瓜果等食品,这样,秋祭自然也就包含了秋尝的意味在内。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化为视整个七月为鬼月的观念。人们相信,到了七月初一,阎王便将鬼门关洞开,将那些孤魂野鬼放出来,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是七月三十日),是阎王重新将鬼门关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间送鬼的日子。这便是七月十五为鬼节的由来。在鬼月里,人们要把祖先的亡灵接回家,以丰富的贡品献供祭奠,还要以点火堆、放河灯、扔鞋子等办法去照料那些没有归宿的鬼魂,满足其出行、转世的起码要求。到了七月十五,举行各种仪式,如放河灯、烧法船、拜忏、放焰口,等等,恭送先祖亡灵及各式鬼魂打道回府。

在中国传统社会广大的民间世界,普遍活跃着一种来自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民间信仰,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礼记·祭义》就曾解释鬼为何物:“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为鬼。”尤其是汉魏时期受到来自西方天竺佛教教义以及产自本土道教教义的影响,民间的鬼信仰、鬼文化愈益繁复纷杂,想象构造了一个由阎王、鬼帝、鬼吏、鬼卒及众鬼魂等组成的阴森恐怖的阴间世界。这种鬼信仰、鬼文化,在每年的鬼月鬼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间信仰中的阴间世界,显然是受到佛教有关天堂、地狱教义影响,经过民间的变形所产生的。佛教典籍有关地狱的划分极其繁琐复杂,包括所谓根本地域(又含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地地狱(共含十六地狱)、十八地狱及孤独地狱(共有八万四千多个)。普通百姓搞不清楚如此复杂庞大的地狱体系,便将彼岸的阴间世界简化为“十八层地狱”。为了对世人起到警戒作用,人们还将他们对于地狱的想象加以形象化,在人间建造出活灵活现的十八层地狱来。例如,陕西蒲县东岳庙(柏山寺)地平以下建有由十五孔窑洞组成的十八层地狱,其每一层都有阎罗王、判官、鬼卒的塑像,也有诸如刀山、油锅、碾盘、锯解、石磨等惨不忍睹的刑罚的展示。北京的东岳庙里也有对地狱的形象化的展现。

最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阴间世界,莫过于四川的丰都城。丰都城原本建于四川东部长江之畔的平都山。这里风景优美,原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现阴间世界的一座远近闻名的“鬼城”。城内建有各种表现阴间世界的黄泉路、奈何桥、鬼门关、阴阳界、地藏殿、血河殿、天子殿、十王殿、东西地狱、无常殿、城隍庙等。这一个个场景阴森、恐怖、惊险、刺激,可谓是把民间对于阴间世界的想象表露得鬼气森然,淋漓尽致。

民间有关鬼神的信仰,固然有迷信的成份,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也易被统治者利用为愚弄民众、巩固其统治的工具。不过,这种信仰在民间也起到了某种劝善惩恶的道德教化、约束及自律作用,有助于社会稳定、人际和谐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的鬼神信仰,以及在此土壤上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鬼”文化,成为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主题和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在许多地方广为流行、深受民众喜爱的“钟馗画”,表现的就是被民间视为守护神的钟馗打鬼的题材,表达了人们对平安生活的企盼与心愿。这些神鬼题材的艺术创作是表达民众情感愿望、善恶判断的重要途径,也是表现中国民间丰富瑰奇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领域。因为说到底,人们有关鬼神的彼岸世界的信仰与想象,不外乎是对现世人间世界的曲折反映,表达了人们对现世的不满与批判,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中元节丰富多元的节日仪式风俗,之所以受到民间的传承发扬和由衷热爱,是由于它的巨大的道德教化、情感寄托、审美娱乐等宝贵的精神文化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缅怀先祖、孝敬父母的孝的观念和照冥拯孤、乐善好施、慈航普渡、慈爱无边的博爱精神。而与之相伴的那种敏锐感应节令气候的变化、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以及将生活本身加以诗化的升华、审美的提升从而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形式的诗化人生的积极人生态度,等等,都使这个节日充满了温情与诗意。由于这个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阴间、冥界、地狱之类的彼岸世界的信仰与想象,更使这个节日带有某种敬畏与神秘的色彩。这种信仰与想象,既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劝善惩恶、道德约束与道德自律的作用,又是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瑰奇的想象力、惊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渠道,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创造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选自《中华文化画报》)

猜你喜欢

兰盆救母河灯
华山赋
河南抗癌7 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希望带给更多人温暖
河中灯,灯上愿
同根异株的中日传统节日
——论日本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分化
中元节放河灯
张文亚:献肝救母
这是天上的街市,还是银河的天灯?
9岁童星大爱救母
佛教盂兰盆节的民俗化及其对外传播
日本盂兰盆节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