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9-23童海涛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小学生措施

童海涛

摘 要:就学科性质而言,数学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与逻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对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展现,是广大数学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层次教学、注重生活教学、与生为友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措施

许多中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无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惧怕数学,其中不乏许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恐惧与逃避成为当前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趋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培养学习兴趣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分层教学,激发荣誉感,获得成就感

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作为知识的引路人,教师要给学生恰当必要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学应该时刻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帮助,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检测等方面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例如,在作业的处理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常常是布置一个基础题和一个提高题,学生可以选做一个,也可以选做两个。在鼓励、表扬、竞争和效仿中,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当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时,成就感自然会油然而生,自信心肯定会越来越强。当学生获得一次次的成功时,教师要不吝溢美之词,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收获和快乐。一段时间后,定然会让兴趣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二、联系生活,巧妙设计,增强数学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教学“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当学生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引入生活数学:教室地板砖都是一块块正方形,请你动手求出一块瓷砖的面积,然后算出整个教室地面的面积。又如在教授除法知识时,让学生每人把喜欢喝的饮料带一瓶来学校,并记住它的价格,找到它的净含量,看看谁的饮料买得便宜。学生一开始很疑惑惊奇,但回想所学的数学知识立刻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学生所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原本枯燥、缥渺、抽象的数学知识,立刻变得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不光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也可以联系生活,有效嫁接。如在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后布置作业:到书店记录10本书籍的价格,再用“>”“<”或“=”号连接,把所有书籍的价格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再如,在学习“统计”后布置作业:统计班里学生爱玩游戏的情况,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答。

各种生活化的数学,使枯燥、僵硬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有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做学生的朋友,增强数学教师的亲近感

现在的学生,不完全相同于以前的学生,他们的视野更宽阔,思想更活跃,知识更丰富,要想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卓有成效,必须走到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心贴心地交流。只有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扎实有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爱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才会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才会积极主动地欣然接受。

首先,要做学生的朋友,增强教师的亲近感。教师应该做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台教书机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贴近学生,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朋友角色,用温和的态度与话语与学生交流,为其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积极鼓励,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其乐融融的场面。

其次,要让教学语言“有血有肉”。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程没有语文课程内容生动有趣,也不像音体美那样学起来有意思,普遍认为数学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相对不高。针对以上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主动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因此,要想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力求措辞用语幽默有趣、生动形象、情感强烈而富于变化,进而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有效激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表达自我观点,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

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把严谨枯燥的知识有趣引入和叙述之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课上课下、现实生活、虚拟网络,都是建立和增进师生情谊的有效阵地。比如,我的做法就是下课后在教室停留几分钟,可以和学生闲聊,也可以是讨论,给学生创设和自己交流的机会,积累感情,这样上数学课的时候,学生就不单单将教师看成教师,更是一位朋友。相对于威严教师的讲授,学生更倾向于知心朋友之间的问题探讨,学习兴趣也定会有所提高。

当然,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生活的外延等于数学学习的外延。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数学学习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其视作感受现实的手段,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葵.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2]杨清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2(7):56

[3]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77-78.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小学生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析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论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我是小学生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