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6-09-23杨方荣
杨方荣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信息容量和知识容量,且能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使教材“活”起来,使阅读亮起来,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关键词:小学阅读;网络化;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语文学习已被应用在教学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教媒体对于实施教学目标,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改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灵活运用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氛围
利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有利条件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轻松而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课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个好的开始对于一堂课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2.学习中保持学习积极性。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以填鸭式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后,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课文的主题氛围,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外延续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强调不只注重课本内外,还应融入现代化的现实生活,使“乐”学延伸到课堂外。
二、依附网络,构建科学的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使教材“活”起来,使阅读亮起来,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1.自主式阅读。自主式阅读教学强调以学生独特的眼光寻找网上的阅读资源,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到既定的阅读知识。
2.互助式阅读。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课堂练习,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快速思考,增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质量。
3.探究式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在多媒体设备上发布,让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4.合作式阅读。教师根据以往的学习小组进行分工,指导学生自主寻找资源,并相互学习分享知识,有效配置,达到资源合理化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阅读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但同时有几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喧宾夺主。在教学中,若教师处置不当,学生就会被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的照片、录像所迷惑,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从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及对语言的品味,使信息技术抢夺了阅读教学的地位,导致文学作品变成了“影视”作品。
2.信息技术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与思考来体验作者的感情,想象文章的内涵,发展想象力。信息技术的图像必定影响学生的阅读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四、重视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语文素养在信息化阅读中得到提升,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见识才会不断提高,才会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锻炼思维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通过诵读学习来逐步展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并能灵活运用至关重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继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2.在实践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语文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网络,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拓展。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是信息多元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信息技术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语文教学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