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开展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

2016-09-23黄开坚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间体育教师体育

黄开坚

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我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我校对传统的课间操模式进行改革,启动了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式的大课间活动。因为我校班级多,校园面积小,能够给学生活动的地方非常有限,一天不可能全校学生都能出来锻炼。所以只能够采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进行。初一年级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七节到田径场进行跑操活动;初二年级每周二1~8班、周四9~16班,第二节下课后的25分钟进行大课间活动;初三年级的大课间项目安排体育考试的三个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双手前抛实心球,安排在星期三、星期五循环进行。

一、我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我校开展大课间时间活动,虽然较以往传统课间操时间较长,但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少。初一年级只有一个跑操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大,参与性不强,有些班级跑得乱哄哄的,有的学生甚至你推我我拉你,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初二年级开展的虽然是一些像跳绳、呼啦圈、接力跑等项目的活动,具备耗时短、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接受、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特点,但枯燥单一的运动形式以及锻炼强度不够大,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不到场,很多学生都不想参加了。初三年级稍微好点,因为涉及中考考试成绩,关乎自己的命运。谁积极练,认真练,那么谁的体育成绩就会提高,总分也跟着提高。这样学生就认真参与,积极训练,班主任管理到位,体育教师认真指导,所以我校初三年级的大课间开展得还是可以的。

二、影响我校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

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对体育的概念不理解,不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小学的体育课是自由活动课,再者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居民或附近村镇,很多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少年,思想复杂。很多学生整体素质很差,无心学习,想让他认认真真参加大课间活动根本不可能。

2.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体育教师人数短缺。我校有48个教学班,只有7个体育教师,从而限制了活动高效多样的开展。前段时间初一、初二年级的课都是实习教师上的,现在实习教师走了,大课间所开展的几个项目,如兔子舞、小苹果、竹竿舞等在职教师都不会,何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3.领导不够重视

我校虽然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但学校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除了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参与管理外,其他人员都不参与管理。另外,学校对大课间的经费投入也不是很多。

4.学校场地受限制

我校班级多,校园面积小,平时上体育课都是借用园林处的运动场来上。场地窄,能提供给学生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更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5.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

我校场地布局不合理,场地小、学生多,教师住宅区和运动区没有完全分离;有些班的大课间活动要到校外去进行,外面田径场又是开放的,人员很复杂;而校园很多项目都安排在校道进行,校道人多车多,不管练什么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建议

1.明确目标

大课间应以群体活动为基础,以锻炼学生身体为目的,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体育促进学生智育、德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健全机制

要建立以校级领导为主,值日领导分年级下班管理,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到位,学生会干部和体育委员辅助,学生个个参与,层层落实,做到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3.合理地制订方案

学校体育组根据学校场地和学生实际精心编排了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出入场次序,落实场地,分派体育教师等,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方案规定:第二节下课后,各班一定要在自己班门前走廊排好队,体育委员带领学生到指定位置进行各个项目的练习等。

4.创新大课间活动项目

大课间活动的项目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身体特点,选择和创编具有民族特色、充满活力、富有新鲜感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如抛绣球、踢毽子、板鞋等。

5.创新与选择大课间活动的音乐

我校的大课间没有音乐伴奏,应请音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校大课间项目特点、内容健康、旋律悠扬的伴奏音乐,并定期更换音乐组合,以便适合每一年级每一种大课间模式的需要,使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下更认真积极地进行大课间活动。

6.加强师资队伍的力量

招聘体育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机会尽量让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跟岗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体育设施,改善学生活动场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7.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大课间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激励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树立他们积极锻炼的理念。

猜你喜欢

课间体育教师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