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

2016-09-23孙家敏朱道才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济圈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孙家敏 朱道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

孙家敏朱道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合肥经济圈作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研究其产业结构对促进合肥经济圈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现实意义,对中东部地区其他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也有借鉴作用。文章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安徽省作为上层区域,对合肥经济圈整体及5个市的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大小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合肥经济圈及各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且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合肥经济圈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色,提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为:发展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从供给侧来推动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类工业的发展,继续强化产业结构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兼顾服务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同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体系。

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路径选择

一、引言

经济圈的形成是一种在城市群中出现的圈域经济现象,呈现出以大城市为中心,周边城市分工、协作,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基本特征。经济圈的最大特点是圈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不同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经济圈空间识别范围的判断标准,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和发育起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杭州经济圈、南京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其中合肥经济圈还处于发育阶段。从内部环境来说,合肥经济圈是安徽省的经济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和政治中心区,是以合肥为核心,目前主要包括四个地级市,即合肥、淮南、滁州、六安和一个县级市桐城。合肥经济圈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从外部发展来看,合肥经济圈抓住国家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战略等重要机遇,在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逐步成为安徽省经济增长极、创新极和长三角地区中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同时产业结构变动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效益和区域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合肥经济圈目前还处在不断的发展状态,各方面都尚未成熟。尤其目前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所以对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从产业角度研究合肥经济圈主要集中在区域产业整合路径探究和承接产业转移两方面。加快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对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促进安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积极作用。然而合肥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其凝聚力弱、圈内各市产业之间协作分工效率低、产业运行过程中投入科技水平低等制约着经济圈的产业整合发展[1],所以为促进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并探讨有效路径,首先研究合肥经济圈各地级市的主导产业,深入剖析地区之间产业转移机制,最终达到有效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分析经济圈产业整合与创新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条件,探讨如何加强产业专业化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空间布局,并提出有效措施和途径[2-3]。同时,有必要重点增强合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促进经济圈产业集群化培育以及提高产业整合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因素。其中,在产业集群视角下,实现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中促进物流资源整合是必要举措之一[4]。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由于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助于提升合肥经济圈区域竞争力,因此合肥经济圈作为长三角腹地安徽的核心发展圈层应遵从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找准承接重点,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并重,这样才能抢抓机遇、实现省域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5,6]。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特别需要指出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绩效总体偏低,且区域差异明显,提高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绩效水平,应加强科技合作和优化资源配置[7]。然而本次研究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进行测度并探索产业优化升级路径,为加强合肥经济圈建设和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基本原理。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把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在区域的上层区域或者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该研究区域自身的经济增长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由于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相对静态的,仅能描述某一个时间阶段内区域总体经济的变化情况,而无法揭示考察期内各个时间分段对区域总体变化的贡献率和影响力,以及时间纬度的变化趋势[8,9]。因此引入动态分析的思想,将研究区域考察期的时间序列一期一期拓展开,从而能够展现每个时间分段内各区域、各产业对区域经济变化的贡献随时间维度的变化趋势,更好地揭示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确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10,11]。

2.模型设定。设i区域基年和末年的经济总量为和,区域内第j产业部门基年和末年的规模为和,上层区域基年和末年的经济总量为和,上层区域的第j产业部门基年和末年的规模为和,i区域j产业部门在(0,t)时段的变化率为,上层区域j产业部门在(0,t)时段的变化率为,上层区域经济总量在(0,t)时段的变化率为[12],则:

由此可以推导出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如下:

式中Rijm表示i区域在第m年j产业的份额偏离分量,是i区域j产业规模发生的变化。

式中Pijm表示i区域在第m年j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是i区域j产业比重与上层区域j产业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增长偏差,该值越大说明i区域的产业结构越有利于i区域经济的增长。

其中,Dijm表示i区域在第m年j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是i区域j产业增长速度与上层区域j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增长偏差,该值越大说明i区域j产业的竞争力越强。由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i区域第m 年j产业的区域产值总增长量表达式为:

(二)数据来源。从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反应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选择2008—2014年的数据来刻画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变化,数据来源于2009—201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首先以2008年为基准年,以1年为1个周期,通过公式(1)—(10)计算出合肥经济圈整体三大产业的偏离-份额分量及相关贡献率在2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过程(表1)。其次,为更显著地揭示合肥经济圈的6个市的产业特点,以2008年为基准年,以6年为1个周期(考虑到目前巢湖已被拆分,故此处对巢湖不做相应分析),通过公式(1)—(10)计算2008—2014年合肥经济圈整体及经济圈5个市(2008—2010巢湖未划分时为6个市)三大产业的偏离-份额分量及相关贡献率(见表2)。

表1 2009-2014年合肥经济圈三产产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量及对应贡献率

三、结果分析

(一)合肥经济圈整体及各市三次产业结构份额偏离分量。根据安徽省及合肥经济圈2009—2014年经济总量作出其变化趋势图(见图1):

图1 安徽省及合肥经济圈经济总量

由图1可以看出,合肥经济圈整体及经济圈内5个市在2009—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上均呈现递增趋势,但是明显落后于安徽省的增长态势。就合肥经济圈整体来看,随着2011年巢湖市的拆分和2014年滁州市的加入,合肥经济圈的规模经历了缩小和扩大的历程,这对合肥经济圈经济总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各市而言,合肥的地区总产值在合肥经济圈中历年均是最高的,这是由于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增长极,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在安徽均处在最前列。其余4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合肥市之间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此可以看出合肥经济圈仍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内部各市之间差距较大。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合肥经济圈在2009—2014年的第一产业份额偏离分量均为正值,且合肥经济圈5个市的第一产业份额偏离分量也都为正值,这表明合肥经济圈5个城市的第一产业的增长量相对于安徽省总体而言更快,合肥经济圈5个市中合肥、六安和滁州的份额偏离分量较大,分别为10730600.00万元、9734800.00万元和9479700.00万元。这与这三个市的农业发展规模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有直接关系。淮南和桐城的第一产业规模较低,第一产业的份额偏离分量都在三百万万元以下,一方面这两个市的占地面积较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淮南是安徽省的能源大市,桐城的制造业相对较强,从而这两个市就淡化了农业的发展。

表2 合肥经济圈及5个市三产产业偏离—份额分量及对应贡献率

合肥经济圈在2009—2014年的第二产业份额偏离分量也都为正值,而且经济圈的5个市的第二产业份额偏离分量也均为正值,这说明了合肥经济圈对于安徽省的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合肥的第二产业份额偏离分量在整个经济圈内是最高的,为16562080.68万元,其次分别为淮南的5498145.81万元、滁州的4422400.07万元、六安的4084580.60万元以及桐城的1011673.11万元。这是由于合肥在安徽省一家独大的地位造成的,合肥不仅是安徽省的省会也是合肥经济圈的中心城市,集聚了各类发展资源与政策支持;淮南是安徽省的能源基地,其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滁州和六安的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还不成熟;而桐城主要是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其实已经处在较高水平。

合肥经济圈以及经济圈内5市在2009—2014年的第三产业份额偏离分量都为正值,对安徽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5市由高到低分别为合肥的14376073.29万元、六安的3942549.63万元、滁州的3448416.74万元、淮南的2718425.16万元以及桐城的569314.08万元。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以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为基础的。合肥经济圈五个市的总体经济水平都处在较高水平,从而带动了各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合肥市由于人口最多,服务业较为发达,所以处在最前列;六安、滁州和淮南消费水平次于合肥;桐城由于人口相对较少,所以第三产业的规模有限。

合肥经济圈总体以及5个市的三产份额偏离分量均为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整个合肥经济圈以及合肥、六安和滁州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均不是很明显。这表明就产业结构升级而言,合肥经济圈仍然还需要努力去调整。

(二)合肥经济圈整体及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由表1和表2可知,合肥经济圈在2009—2014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以6年为1个周期,得出的合肥经济圈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别为:-1956344.59 和-558362.07。就经济圈内各市而言,各市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也都为负值。这说明合肥经济圈的第一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未能起到推动全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所以需要得到调整升级。

合肥经济圈2009—2014年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但是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而就合肥经济圈内各市而言也是这样的情况。以6年为一个周期,合肥经济圈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别为:6523879.1和-6319857.4。这说明合肥经济圈的第二产业结构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整体的竞争力仍然还需要提高;而对于合肥经济圈内的5个城市也是这样的情况,合肥经济圈内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而从长三角转移来的产业大都是竞争力不强的制造业类型的产业,这就间接的造成了合肥经济圈现今的情况;在合肥经济圈中合肥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都是最大的,这与安徽省近年来着力发展合肥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合肥经济圈2009—2014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经济圈内各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也均为负值,竞争力偏离分量除合肥外也均为负值;以6年为一个周期合肥经济圈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别为:-3427370.31和-927906.61。这说明合肥经济圈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竞争力需要得到加强。近年来合肥市的第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结构在不断的得到优化,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得到加强。

就整个合肥经济圈而言,其第一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水平阶段,竞争力低下;第二产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缺乏具有高新技术业和高端制造业,所以结构还需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提高其竞争力;第三产业受安徽省总体经济水平不高这一现状的制约,致使其发展水平有限,竞争力缺乏。

(三)合肥经济圈整体及各市三次产业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贡献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在大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值已经相对较小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合肥经济圈三产的产值,本文根据表2的结果主要对合肥经济圈整体及各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及总产值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总结(见表3)。合肥经济圈2009—2014年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贡献率均为正值,但第二产业的产业竞争力贡献率均为负值;第三产业的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贡献率均为负值,但是两方面的贡献率总体上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就合肥经济圈内5市而言,第二产业的结构贡献率均为正值,但竞争力贡献率均为负值;第三产业的结构贡献率均为负值,除合肥之外竞争力贡献率也均为负值。以上表明,合肥经济圈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方面相对于安徽省较为合理,但是第三产业的结构还需不断地调整优化;就竞争力方面,合肥经济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还需要不断加强。合肥的第三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强,但是经济圈其他城市仍然较弱,所以各市还需要不断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合肥经济圈的不断成长。

表3 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贡献率和竞争力偏离贡献率

四、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一)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合肥经济圈由于农业土地相对有限,所以应当提高农业用地的收益。第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在合肥已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长丰县的水果蔬菜产业,适当扩大规模;滁州市药用菊花产业具有传统优势,发挥明光市水产养殖产业的地方特色;六安市农业人口较多,引导霍山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及舒城茶产业的发展;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继续大力发展豆制品产业。第二,延长传统农业的产业链。合肥经济圈大部分的农业产业都是处在产业链的低层次阶段,应当延长各类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长丰县可以开发水果蔬菜的深加工;明光市可以开展水产养殖业与餐饮业的共同发展;霍山县可以打造地区特色的农家乐和土特产品。第三,打造专属的品牌,培养品牌效应。滁州的药用菊花,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六安的茶叶,合肥的果蔬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二)推进高新技术类工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第一,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合肥的优势产业是家电、汽车、装备制造行业;淮南的传统优势行业是煤电煤化工行业;桐城市的优势产业是印刷包装行业。在继续发展这些行业的基础上,应当适时引进新技术的应用。第二,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合肥可以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行业的相关配套行业;淮南可以打造高效煤电、新型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第三,适时引进新兴产业。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迅速,新兴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应考虑引进软件、动漫、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淮南在煤电煤化工的基础上可以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三)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国家倡导进行结构性改革,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扩大第三产业的占比。这就要求在保证第二产业增速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合肥经济圈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合肥经济圈交通网络十分完善,高铁主线路包括:合宁、合武、合福、京沪、合蚌等线路;大型国际机场一座,濒临长江淮河,水运发达,合肥经济圈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发达的交通网的基础上培育并发展物流园,保税区,中转站,这不仅能够继续壮大合肥经济圈的地区地位,也能够推动合肥经济圈各产业的发展。第二,开发优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合肥经济圈优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合肥较为著名的有李鸿章故居以及三河古镇,淮南有八公山,滁州有醉翁亭,桐城有六尺巷以及六安的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形成合肥经济圈的旅游网络,拖动合肥经济旅游业的发展。第三,完善金融业。合肥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撑。完善经济圈的金融配套设施,着力完善整个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像滨湖新区这样的新建开发区要在开发初始阶段就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第四,加快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整个合肥经济圈内文化资源是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在各市应加快建设主要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圈等级的重要标准。只有不断优化经济圈内各产业的结构,强化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圈生产总值的高速稳定增长,整个经济圈的总体发展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升。合肥经济圈中合肥和淮南是整个经济圈产值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城市,但仍需不断提升其竞争力,适当将一些行业转移至滁州和六安。经济圈内各市仍需要不断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总体来说,合肥经济圈仍将长期处于后工业化期。但考虑到目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应在继续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的质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基于此,就合肥经济圈的现状提出以下三点优化建议:(1)发展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从供给侧来推动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2)推动高新技术类工业的发展,继续强化产业结构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兼顾服务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同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只有促进经济圈内各市的协调发展,发挥合肥经济圈的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推进产业间的优化升级,发挥地方经济特色,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才能促进合肥经济圈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

[1]陈婷婷,栾敬东.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发展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4).

[2]蒋晓岚,孔令刚.基于产业整合视角的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蒋晓岚,孔令刚.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7).

[4]崔兴文,张成君,王建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合肥经济圈物流资源整合[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吴琦.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吴妍妍.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兼论安徽江淮城市群[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4).

[7]杨苏.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8]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1).

[9]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J].理论导刊,2011(8).

[10]巩红禹.内蒙古经济增长差异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J].经济论坛,2014(8).

[11]刁培莲,邓智团.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演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8).

[12]贾卓,陈兴鹏,王鹏.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责任编辑刘金荣]

F59

A

2095-0438(2016)09-0005-06

2016-05-26

孙家敏(1992-),女,安徽郎溪人,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朱道才(1966-),男,安徽和县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都市圈旅游发展过程、格局和机制研究”(41230631);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5068)。

猜你喜欢

经济圈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