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徽州人口向海外流动探析
2016-09-23朱慧敏
朱慧敏
(安徽大学 历史系, 合肥 230039)
清末民初徽州人口向海外流动探析
朱慧敏
(安徽大学 历史系, 合肥230039)
在国内外因素作用下,清政府不仅鼓励留学生出国留学深造,还派遣考察团访问日本、欧美等国。在这一背景之下,一些徽州人开始赴海外留学、出使考察。文章考察分析了清末至民初间徽州人口向外流动的大致趋势,并指出他们的这一活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清末民初;徽州人口;海外流动
一、 徽州人口向海外流动的背景
清朝末年,来自国内外的压力迫使清廷调整统治政策,实施所谓的“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即是废除科举、实施新式教育。“清末新政”实施之后,清政府不仅鼓励留学生出国游学深造,还派遣考察团访问日本、欧美等国。于是,一股“西学热”在全国勃然兴起,这一现象促使一部分徽州人赴海外留学、出使考察。
第一,清政府实施的派遣留学生措施为徽州人提供了政策支持。早在1872年,清政府就在全国选派三十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到了1902年,清政府又开始鼓励民间自费出国留学。据《安徽通志》记载,安徽派遣留学生开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该年二月咨送者,包括鲍庚等10人;七月中旬咨送者,则许成材等34人*沈葆桢,何绍基等:《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光绪四年刊。。 可见,在留学教育方面,安徽地方政府严格依照清廷的规章制度,选派部分人员赴国外留学。 此外,清政府实施的“庚款留美”政策也推动了留学事业的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率先提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自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清廷,充作清人赴美留学基金。到1924年6月,美国退回余款本利约1 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虽然“庚款留美”资金附有美国政府不可告人的意图,但在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先进人才,使其成为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安徽派遣到欧美各国的留学生,“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且民国时期一度多于赴日人数”[2]。如宣统二年(1910年),第二次考取“庚款留美”的学生当中有三位安徽人,其中就包括绩溪人胡适。
第二,徽商为海外学子提供资金支持。徽商自古有“徽骆驼”之称,其商业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成为盛极于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徽商“藉怀轻赀,遍游都会,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诡而海岛,冞而沙漠,足迹几半寓内”*(明)李乔岱:《休宁县志·风俗》卷1,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其经营范围涉及典、盐、茶等行业,所积累的财富数以万计。在此情况下,徽商往往运用自己的财富为当地社会作贡献,其中包括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清末民初,尽管徽商已呈现衰落之势,但是他们在商业上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一时期,徽商继续秉承重视教育的传统,大力培养他们经商所在地的徽商后裔,使其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如绩溪县余川越国汪氏宗族成员汪惕予的曾祖光峻、祖显镛、父立政,三代“并以贸易挈眷居上海”,以经营茶业为谋生手段,经过汪惕予这一代的艰苦经营,他们的家族企业汪裕泰茶庄成为上海最大的茶业交易场所。尽管汪惕予接受着大都市中西文化的熏陶,但是却弃章句之学,师从于夏景垣先生学习医术。后来,汪惕予认为自己的医术“非博通中外无以汇其全”,转而赴日本筱崎医校学习西方医学。学成归国后,他创办了各类医校和医学报刊,均为中国西医界之首创,其因此享有“中国西医之父”的美誉。因此,汪惕予所取得的医学成就,固然与其个人努力的有关,但也是其家族企业汪裕泰茶庄资助的结果。
汪惕予既是医校创办人,又是上海茶行大佬,可谓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徽州人。为顾全茶业、医学两行业的经营,汪惕予送长子汪振时赴法国学习医学,其获得法国医学博士之后返沪执掌医校与医院;送次子汪振寰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习商业,其毕业回国后执掌汪裕泰茶行分号[3]。所以,汪惕予及其两个儿子能够拥有留学经历与汪氏家族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新式教育理念的传播促使了徽州人口流向海外。1901年9月14日,清廷发布谕诏:“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通论》卷1,光绪二十八年商绛雪斋书局本。徽州新式教育发展的序幕就此拉开。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此举再次促进了徽州新式学堂的建设。相关资料表明,许多徽州子弟赴海外留学,需从国内新式学堂毕业,并且通过清政府的考核之后才能获取海外学校录取资格。如《祁门县志》记载了徽州人胡清澍的留学经历:
宣统己酉,科拔贡朝考以州判用。初,清澍肄业敬敷书院,为文得归太仆体法度谨严,继由安徽高等学堂毕业,保送日本宏文院。归国后,时安徽提学使吴同甲延揽人才、督办学务,清澍任职于学务,公所并充安庐滁和省视学民元选充临时省议会议员,民四应高等文官考试已获隽,因口试语触项城罢归,遂不复为世用*胡光钊:《祁门县志·艺文考》卷1,民国三十三年铅刻本。。
胡清澍经历了科举考试,后又接受新式学堂的教育,被保送日本宏文院学习,是典型的经历新旧教育体制变化的徽州人。其求学经历为:科举选拔→敬敷书院→安徽高等学堂→日本宏文院,归国后任安徽人才督办学务。再如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宗族成员胡武笙,其“江南模范高等小学最优等毕业生奖叙廪生,芜湖圣雅各布中学校最优等毕业生”,后由交通部官费送往外洋练习*《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民国十年木活字本。。 婺源县思溪人俞希稷,“北京清华大学毕业,选送美国威斯科新大学商科毕业,授商学士”*葛韵芬等修,江峰青纂:《重修婺源县志·选举》卷18,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 该时期,科举停止,学堂改章,徽州的教育体制也由书院制逐渐走向学堂制。所以,在这一背景之下,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徽州子弟也能赴海外深造。例如,婺源县庐源人詹天佑,他在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来得到金陵大学校长包文的部分资助,以“百叩柴门十扉开”的希望去美国留学[3]。后来,他以“广东籍留美工科大学毕业”*葛韵芬等修,江峰青纂:《重修婺源县志·选举》卷18,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成为具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学者。
总之,清政府改革教育制度、鼓励留学的措施,为徽州人到海外留学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此情况下,徽州府境内建设的新式学堂为居于本地的徽州人到海外游学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侨居于其他城市的徽州人也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上文所述的移居上海的汪惕予父子、胡清澍等人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了徽州人对新式教育理念的积极传播与实践。
二、徽州人口向海外流动的概况
人口流动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如居住、工作、学习、旅行、投亲访友或其他特定目的)而永久或暂时地从原居住地流向目的地的行为”[4]。徽州“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5],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迫使很多徽州人到外地谋生。于是,人口向外流动逐渐成为徽州社会的重要现象,“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到了清末民初,徽州人口流动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前主要在国内流动,而此时以向海外流动为主。
(1) 徽州人流向海外的方式清末新政的推行,促使新式教育取得较快的发展。在中西文化激烈交融的情况下,生活在徽州境内的徽州人与定居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徽州人逐渐接受新式教育思想,对到海外学习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形成了徽州人留学海外的热潮。此外,清政府还常常派遣一些官员出使日本与欧美,这也属于人口流动的范畴。在这些出使日本、欧美等国的官员中,有个别人员就是徽州人。
第一,留洋深造。清廷“自光绪十七年大败于日本,于是惊心动魄于东洋之文明,而谋所以输入之,乃有派东洋留学生之事。论者犹以为与前之派西洋留学生等耳,而丰知其后之效,乃与昔之留学生,绝无所表见于社会,而今之留学生,则崭然现其头角”[6]。清末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为民国时期军政、教育、经济、新闻等领域的近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该时期,留学海外的徽州人也比较多,如黟县城东人余庆慈有二子,“长邦平,日本大学毕业,翰林院检讨,资政院必输秘书长,前农商总长。次邦正,美国纽约大学毕业,曾充安徽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兼事试验场森林局各长,嗣任北京国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现任清华学校校长。”[7]余庆慈的两个儿子分别在日本与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分别担任政府与学校的重要职务。此外,出自同一宗族的徽州人一起出国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婺源县志对江氏四兄弟一同赴日留学的故事作了详细记载,他们到日本主要学习司法、政治等学科,回国后,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担任司法界、军政界、交通界的主要职位(见表1)。此外,程振钧,婺源县西培人,由安徽省中学毕业奖拔贡选送英国葛兰斯科皇家专门工校,其弟程振基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政治经济硕士学位。其他如歙县的汪允宗、周宗良、陶行知等,休宁的程家柽、吴敬荣、吴敬棠等,他们留学归国后在各领域颇有成就,其中汪允宗成为辛亥时期的报刊先驱,周宗良为上海燃料大王,陶行知成为著名教育家,程家柽成为中国同盟会创办人之一,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不再赘述。
表1婺源县江氏四兄弟留学简介一览表*葛韵芬等修,江峰青纂:《重修婺源县志·选举》卷18,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
姓名籍贯留洋学校职位备注江忠淦晓起人镜子日本法政毕业任议叙即选郎中,直隶候补道,浙江省警察厅长字露圃江忠章同上宣统庚戌,日本大学毕业赴部引见奖法政举人,山东特用同知加运同衔。民国江苏地方检察厅厅长,叙上士部给金质獬豸章晋给五等嘉禾章字竹圃,忠淦弟
续表
姓名籍贯留洋学校职位备注江忠耀同上日本法政大学经济科毕业,授政学士振武军校法部科员奖五等嘉禾章字柳圃,忠淦弟江忠炜同上日本法政大学经济科毕业,授政学士安徽省署内务科员交通部编译员字樵圃,忠淦弟
资料来源:《重修婺源县志.选举八》
第二,出使考察。鸦片战争之后,被迫打开国门的清廷不得不与西方国家进行官方交往,派遣使臣出国考察、设常驻官吏或公使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方式。1866年,鉴于“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8]的情况,总理衙门派出斌椿代表团游历各国,这种类型的考察一直持续到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之时。清政府派出的考察团,名义上是出国游历,实际上是“欲周知中外之情势”[9],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体现了清廷对欧美及日本等国实现快速发展“秘诀”的渴求。可见,出使考察成为当时中国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出使考察人员则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记载清廷派遣官吏出国考察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一书中,不少徽州人赫然在列。1887年至1890年期间,徽州歙县籍二品官吏洪钧出使考察俄、奥、荷、德四国。1905年至1907年期间,徽州黟县籍三品官吏汪大燮为清朝外务部左参议,先后出使英国、日本。到了民国初年,汪大燮又任段祺瑞内阁的外交总长,曾在1917年被任命为特派大使到日本访问[10]。作为使节到外国考察的徽州人还有很多,如洪钧、许珏、张静江、陶行知、胡适等,出使的国家主要有俄、德、奥、荷兰、日斯巴尼亚(今西班牙)、英、法、意、比等国,他们的祖籍分布于歙县、黟县、绩溪、祁门四地,以歙县籍人士居多(见表2)。除此之外,家谱人物传记也会对他们的出使事迹进行简略介绍。例如,在光绪年间,歙县桂林人洪涛由浙江洋务局选派出使日本,其在出使日本期间担任理事官,逝世后,歙县桂林洪氏宗族为其立传,即“乡举大挑知县,分浙江一榷乌镇丝釐局,历充抚署及营务处洋务局文案,出使日本,随员署箱理事官,积功保今职”*洪业远修:《歙县桂林洪氏宗谱·中议大夫涛公传》,民国十二年木活字本。。
表2 清末民初徽州出使海外人员一览表[11]
续表
资料来源:徽州地方志、谱牒文献、《皖志列稿》、《安徽人物大辞典》
(2) 流向海外的徽州人的地理分布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教育的兴起,海外留学人员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同时,到海外留学也逐渐成为徽州人流向海外的主要途径。流向海外的徽州人以留学生为主,出使考察的徽州人相对较少,故以下论述以留学生为主。
1872年至1875年,清廷选派的120名官派留学生中有四名安徽籍幼童,其中有三名是徽州人,分别是婺源的詹天佑、休宁的吴敬荣、黟县的程大业。受中国教育制度变革和徽州传统宗族观念的双重影响,徽州人的“留学热”逐渐出现,为数众多的官费与私费留学生不断求学于海外。相关的事例颇多,例如,绩溪人胡适在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婺源人齐国璜“江南陆师学堂毕业,选送日本士官校毕业,授陆军正参领加协都统衔”*葛韵芬等修,江峰青纂:《重修婺源县志·选举》卷18,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是自费赴美留学。
根据徽州地方志、谱牒文献资料以及《安徽人物大辞典》中所记载的留学生资料,对徽州人留洋输出地区与输入国家分布作出如下分析:
第一,徽州人留学生输出地区分布于歙县、绩溪、祁门、黟县、休宁、婺源六县。其中,婺源留学生数量排名第一位,其次是歙县,黟县与休宁基本持平,祁门位列第四,绩溪最少(见表3)。但是根据《皖政辑要》中所载徽州各县人口数显示:光绪三十年,歙县约19万,绩溪约9万,祁门约10万,黟县约 3万,休宁约16万,婺源约 14万[12],人口数据居前位的为歙县、婺源、休宁,而留学人数依次排列为婺源、歙县、黟县、休宁。该现象反映了婺源、歙县地区商业较为发达,他们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当地人到海外留学,其留学生相对较多,而黟县的商业较为落后,所以就留学生数量而言,则稍逊一筹。
第二,徽州留学生输入地主要分布在日本与欧美国家,包括日、美、英、法、德诸国。其中,赴日本留学的徽州人最多,赴美、英、法、德、俄留学的人数次之。当时,鉴于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比较多,日本政府特意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中国留学生,如《学部奏酌拟管理留日学生章程并设总副监督折》载:
“窃维游学一途,所以考求外国学术关系至为重要,派遣之先固当从严考验,出洋之后亦宜设法稽查。……经出洋诸生稽查之法尚未有画一章程,现在出洋游学者以日本为最多,极应先行设法管理,查日本各种学校完备者固居多数,而专为中国学生设立之学校,学科参差办法迁就者亦所不免,此学校之宜指定者也。……”[13]
类似的章程还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收容清国人留学之公私立学校章程》[14]等。由此可见,留日热潮不仅是清廷的重大事件,而且成为日本政府处理对外事务的主要内容。
总之,与全国流向海外的人数相比,旅外的徽州人所占比例是非常小的,但这些徽州籍留学生却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为“界万山中”的徽州以及徽州人聚居的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表3 清末民国时期徽州留学国别一览表
资料来源:徽州地方志、谱牒文献、《皖志列稿》、《安徽人物大辞典》,该表格数据仅供参考。
三、结 论
在“救亡图存”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清廷相继在外交与教育方面进行变革,尤其是在“清末新政”实施之后,清政府不仅鼓励留学生出国游学深造,还派遣考察团访问日本、欧美等国。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之下,一批徽州人相继走出国门,到日本、欧美等国进行考察和留学活动。归国之后,徽州人将他们在国外学习的新思想、新技术传入国内,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不仅是徽州人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努力奋斗的反映,也是先进的中国人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贡献的缩影。
[1]Michael H. Hunt,The American Remission of the Boxer Indemnity: A Reappraisal[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72, Vol.31 (3):539-559.
[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568.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室编写组.陶行知年谱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4.
[4]赵乐东.新时期人口流动和流动人口的统计学研究[J].经济经纬,2005,(6):80-83.
[5](清)马步蟾.(道光)徽州府志·地理·形势:卷1[M].南京,上海,成都: 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0:138-139.
[6]张元济.外交报汇编:第一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547.
[7]吴克俊,许复修.(民国)黟县四志·人物志:卷6[M]. 上海:上海书店,1990:62.
[8]沈云龙.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 39 卷[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669.
[9]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 889.
[10]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清季中外使领年表[M].上海:中华书局,1985 :1-31.
[11]戎毓明.安徽人物大辞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49-205 .
[12](清)冯煦.皖政辑要·民政科·户籍[M].合肥:黄山书社,2005:126-129.
[13]章祝附.学部奏酌拟管理留日学生章程并设总副监督折[J].东方杂志,1905:(2):6-20.
[14]郭慧.光绪三十一年留日学生风潮史料[J].历史档案,2001:(3):62-67,17.
(责任编辑蒋涛涌)
Analysis of Population Flow of Huizhou to Oversea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ZHU Hui-m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Qing government not only encouraged students to travel abroad to pursue advanced studies, but also sent delegations to visit Japa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some Huizhou people began to study or visit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flow of Huizhou to oversea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ir activities made a certain impact in promot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uizhou population; overseas flow
2015-10-26;
2016-04-2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94);安徽大学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项目(Y01002229)
朱慧敏(1990-),女,安徽濉溪人,硕士生。
K250.6;K25
A
1008-3634(2016)03-0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