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6-09-23王娜娜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人格策略

王娜娜

【摘 要】语文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它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我们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它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指出了当前语文人格教育中缺失的其原因,提出了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 人格 人格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45-02

一、引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富有挑战性而又充满机遇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应试教育惯性影响下,在“一考定前途”的压力与现实中不公平竞争等现象的面前,许多青少年表现出了极度的困惑。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应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做法,这些将对我们民族未来的培育带来严重的灾难。时代呼唤人格教育,语文人格教育应肩负起它应尽的历史重任。

二、中学语文人格教育概述

(一)中学语文人格教育

1. 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指教育者针对人的素质状况,主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心理素质,形成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及创造人格的内在统一的社会活动。这种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自主自我内化。所谓教育者的引导,是指教育者把主观意识和外部环境的价值倾向传授给学生的活动。教育者的引导必须是以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与人格尊严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追求成功并增加自我完善的价值感,不是“命令”或“奴役”。

2. 语文人格教育

中学语文人格教育,是指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技巧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富于人文底蕴的创造性品质,塑造学生健全品格的教育活动。这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陶行知提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语文人格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铺路。

(二)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1. 社会发展需要语文人格教育

注重素质、追求创新、强调和谐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新《大纲》中第一次提出要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因此,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以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进行人格教育。

2.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语文人格教育

人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可塑性。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学生作为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用人格教育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重知识、轻育人

在升学压力面前,许多教师想方设法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自身教学的终级目标。在这种只注重结果、不重视思维过程的方式下,由于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调,师生之间对于精神的陶冶性质受到了忽略,联结师生的只是知识,而把作为完整的精神主体的人格抛在了一边,语文学习也就成了割裂开来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与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应试训练。

(二)重程序、轻情感

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注定了语文课是不能有模式的,它必是开放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实际上要真正形成自主合作探讨的模式,必须要有知识上的拓展与延伸,真情体验与交流。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课堂上所借助的各种组织方式应该是锦上添花,不应喧宾夺主。语文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本中的迷人世界,调动学生的心理机制,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精彩的演示也掩盖不了教学上的苍白和无力。

四、提高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实效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教师人格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基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可见教师的人格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1. 以人为本,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澄澈明朗的美好心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语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2. 好学不倦,富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的一部分表现为教师知识的影响力。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会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也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必须用丰富的知识去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可谓聪明过人,然而他的体会却是:“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志于学才能好学不倦,志学是好学之动力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格教育的素材

1. 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教材中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应随着教学进程,将文学课中的有关内容发掘出来,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关爱社会、关注苍生的高尚情操,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优秀人物的典范事迹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可以使他们受益终身。

2. 重点分析文学形象,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通过学习邹忌与徐公比美、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从而学习这种能主动从自身找原因,正视自己不足的宽大胸襟,以及齐王纳谏,种种表现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白。最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点评现象: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正视自己,不愿承担等,如做错事只知道怪别人,而不知道从自身找错误等。借助人物形象的分析,教会学生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突出以人为本,将语文人格教育与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人格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这需要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中学生的实际,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l] 郑 雪.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学苑出版社,2000.

[5] 金 辉.人格理论与教师人格心理[M].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6] 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人格策略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Passage Four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