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重工:决胜“十三五” 开局新未来

2016-09-23

中国品牌 2016年6期
关键词:重工十三五世界

本刊特约撰稿人 仲 实

大连重工:决胜“十三五” 开局新未来

本刊特约撰稿人 仲实

决胜“十三五”,开局新未来。大连重工提出的“让中国品牌叫响世界”绝不只是一个口号

重型机械制造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大连重工(全称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国有老企,在一次又一次的凤凰涅槃后,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成为我国重机行业的佼佼者,而且稳健地“冲”到国际市场上,与世界强手对弈,以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业绩,为中国重机行业在世界大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决胜“十三五”,开局新未来。大连重工提出的“让中国品牌叫响世界”绝不只是一个口号。

“争做中国装备制造的脊梁”

大连重工董事长宋甲晶说:“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争做中国装备制造的脊梁,做产品就要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开发出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技术装备。”

在发展过程中,大连重工一次次占领战略制高点,担负起“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重任。与此同时,一个个国内外“第一”不断涌现。

自主研制出世界装卸能力最大的14400吨/小时斗轮取料机和14500吨/小时堆料机、世界首套“C”型三车翻车机等填补国内空白的先进装备;开发了焦炉机械无人化、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等引领行业发展的先进技术……

成功研制世界最长全冲程6G80ME-C型曲轴,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唯一一家能制造该型曲轴的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站用环吊、装卸料机、乏燃料容器起重机和燃料抓取机均为国内首台……

研制成功世界首台50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馈源支撑系统驱动装置、国内首台大运载火箭发射平台脐带塔、国内首台世界最大矿车用减速机和世界首台日产350吨煤气、煤粉两用活性对烧窑……

这一项项“世界最大”、国内首台”、“国内唯一”令国内外同行瞠目,企业的传统主导产品也因此得到全面升级换代,成长型产品不断壮大,重大战略性新产品快速成长,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新型产品结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世界首台50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馈源支撑系统驱动装置项目

现在,大连重工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30多个,关键技术科研攻关60多项,每年科技创新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高达10多亿元。

正是有了科技研发的保障,大连重工大型堆取料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三车翻车机凭借世界独有专利技术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型焦炉机械、大型起重设备、大型冶金车辆更是牢牢占据国内主导地位。

宋甲晶曾说,“让中国的品牌叫响世界”,在大连重工绝不是一个口号。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重工凭借精品的质量、可靠的周期和合理的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连重工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供的12台大型堆、取料机完全是由企业独立设计制造、具有自主品牌的出口项目,也是我国重机行业矿山大型成套散料设备首次打入国际市场的里程碑项目。

李克强盛赞中国装备:大块头有大智慧

“未来要做好发展的‘乘法’”

虽然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销售火爆的产品,但企业仍然居安思危。

宋甲晶认为,“如果说,我们企业发展以前做的是‘加法’的话,未来我们企业要全力做好发展的‘乘法’,就是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

在科技创新上,大连重工瞄准未来的技改市场,对传统整机产品真正实现技术升级换代;瞄准国内外产业发展方向,研发新领域中具有批量化、高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瞄准替代进口做强做大核心零部件市场,进军军工产品领域。

在管理创新上,大连重工为适应国际化经营和“微利竞争”的时代要求,学习、借鉴并实施杰克·韦尔奇所推崇的“活力曲线”管理,建立以“人、技术、质量、成本、服务”为核心要素和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管理机制,全力实施“人才集聚”战略,使企业始终保持发展活力。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大连重工着眼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相应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把各类人员的潜能、活力和动力激发出来,彻底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产品标准国际化、经营战略国际化,是大连重工以技术创新作为进军高端国际市场利器的两大手段。多年来,企业始终瞄准高端顾客,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按照世界顶级标准自主设计制造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锰矿堆取料机并成功交付顾客。

从零部件出口到整机批量出口,再到海外工程总承包,短短几年,大连重工完成了国际化经营的“三级跳”,目前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出口比例超过60%。

与此同时,大连重工实行多种有效形式,建立起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每年通过导师制、名师带高徒、百名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各类专家、技术骨干及青年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加速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每年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200余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实行专家年薪制等,这一切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营造出良好的竞争与发展环境,使人才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猜你喜欢

重工十三五世界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国机重工非公路自卸车GKP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