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
2016-09-22蔡玉田
蔡玉田
摘要:在大众传媒时代,观众具有多元化价值诉求,陕西卫视《开坛》节目定位在人文精英类谈话节目,体现人文关怀、解读人文话题。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创新的内容以及影视心理学元素,体现了人文关怀,展现了个性化思想的魅力。
关键词:《开坛》;画面空间;思辨性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47-01
以“人文天下,陕耀中华”为基本传播理念的陕西卫视,是陕西辐射全球的电视传播平台。通过近几年的体制改革和包装方式变革,陕西卫视形成了公司化、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创造性的建立了独立制片人、独立策划人制度。卫视分为新闻综合频道、都市青春频道、家庭生活频道等八套各具特色的电视频道。《开坛》是陕西卫视一档大型人文类谈话节目,在当下电视节目呈现低俗化、泛娱乐化的大洪流中,《开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高品位的话题成为陕西卫视一档强势节目。节目定位在“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目的是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为观众和社会提供建设性的批评、真诚的讨论和忧患的呼唤。
《开坛》的播出时间为每周日晚23:10,每期时长约45分钟。选择这个时间段可以避开娱乐节目的喧嚣,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每期45分钟的时长不仅能够简单详实的表明嘉宾观点,又能有充足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主持人的开场白和对嘉宾的介绍引出本期节目的讨论话题,约1分半时间,嘉宾从主持人的话题开始说起,引入各自的分论点,每个论点的讨论时间约为3分钟,嘉宾各抒己见,中间穿插视频或介绍事件背景或提供历史资料或对嘉宾提及事物进行说明解释。视频根据需要时长不一,约占整期节目的四分之一。例如在2013.05.11期《娱乐节目里的里程碑:超级女声》中,多次加入许多娱乐节目的片段资料,起到帮助观众了解背景和引出讨论观点的作用。
《开坛》是一档访谈类节目,邀请与话题相关的专业人士,解读人文话题,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其创作理念:“传统话语当下化,人文话语传媒化,精英话语平民化”。节目的场景设置多变,但基本是主持人与嘉宾相对而坐。一档节目的空间是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的总和,画内空间是镜头中的人说画面内的事,通过嘉宾和嘉宾的争辩,嘉宾和主持人的探讨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将观众引向画外空间。例如在2013.06.15期《穿在身上的历史》中,画内人物嘉宾与主持人共同探讨服装与人性格和民族情怀的关系,而观众的思绪会延伸到画面以为,会思考身边的人的着装与其性格的关系、古代着装与现代服装的异同等等。《开坛》通过富有时代性的话题和视频资料的加入引发观众共鸣从而构建一个画面以外的空间。
由于节目类型的限制,访谈类节目多为封闭式构图。画面中的人物与人物对话,画面中包含完整的视觉形象、具备明确的视觉信息。当谈话内容中出现需要解释说明的内容时,会用主持人解说或视频资料的方式给观众以解释。这种构图方式能够使观众专注于画内空间,不会造成视觉信息的暧昧感,观众能够在有限的画内空间内进行思考和品位,不会产生太大的跳跃性,有平静心情和思维的心理作用,符合谈话节目的的创作意图和《开坛》思辨性的节目定位。
节目的受众群体不同,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多种样式。《开坛》的受众定位在知识分子、精英人群,就使节目充满了思辨性色彩。在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当今社会,精英文化要在电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创新。虽然《开坛》邀请的嘉宾都是专业人士但是他们将精英文化大众化、通俗化,使得精英文化从殿堂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2013.05.11期《娱乐节目里的里程碑:超级女声》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和著名电视策划人作为嘉宾,共同探讨选秀节目的现状及运作模式,使传统话语当下化,人文话语传媒化,精英话语平民化,正面表述对抗化,极具思辨性。
在《开坛》节目创作中有许多心理学概念,这些心理学的因素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情感和思想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升,今儿使人潜意识本能得到激活。首先是悬念和注意心理,节目以导视开头,用当下流行的话题和引人思考的问题制造悬念,例如在2013.06.15《穿在身上的历史》一期的开头提出“莫言领奖为什么不穿汉服,为什么不穿唐装,而是穿燕尾服”提出悬念,给观众留下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其次是演播室背景的色彩设置体现色彩心理学的要素,2013.06.15之前的演播室采用黄色带有文字的背景,暖色背景给人以安全感和稳重感,适合节目知识性、思辨性、精英性的节目定位,加上文字的元素,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的内涵。最后,虽然《开坛》比娱乐节目更严肃,但它也不乏联想作用,通过讨论将个别现象联想到普遍的社会现象中,让观众思考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宽广。
《开坛》无疑是成功的,不管是从选题设置、嘉宾邀请,还是谈话过程中问题的引导,场上场下的提问互动都非常用心。它以精良的制作和创新的内容诠释了“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的节目定位。是一档值得品评的优秀谈话节目。
参考文献:
[1]《文艺心理学概论》,金开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电视精英文化如何走进大众》,雄忠辉 王惟红,《媒介與文化》200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