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
2016-09-22撰文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Kuhl
撰文/ 帕特里夏·K·库尔(Patricia K. Kuhl)
婴儿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
撰文/ 帕特里夏·K·库尔(Patricia K. Kuhl)
婴儿拥有一项惊人而易逝的天赋,即快速掌握一种语言的能力。六个月大的婴儿就可学会英语单词的读音,如果他们同时也接触南美印第安人的盖丘亚语(Quechua)和菲律宾的他加禄语(Tagalog)的话,他们也能不费力地学会这些语言的声学特征。到三岁时,儿童就能和父母、玩伴或陌生人进行对话了。
儿童语言发展迅速让人惊叹,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从只会无意识地呀呀发音发展为可以口齿清楚地说出词语和句子,其发展速度远超出他在余生中掌握其他任何一种复杂技能的速度。而直到最近几年,神经科学家才开始揭示出婴儿大脑在这个惊人的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如何使儿童从一个咯咯发音的新生儿成长为极为迷人的幼儿。
刚出生的婴儿的大脑就能分辨世界上全部约800个音素(也称音位),这些音素串联起来可以形成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语。但是,研究发现,在半岁到一岁期间,婴儿的大脑里有一扇神秘的门打开了,由此进入一个被神经科学家称为“敏感期”的阶段——在此期间,婴儿的大脑已准备好上一堂关于语言魔力的基础起步课程。
婴儿的大脑开始学习母语元音的最佳时间在6个月左右,而开始学习辅音的最佳时间在9个月时。敏感期一般只持续几个月时间,但是对于同时接触第二语言的婴儿来说敏感期会有所延长。儿童到7岁之前都可以迅速学会第二语言,并达到相当流畅的程度。
婴儿先天所具有的语言能力并不足以使他/她说出最初的词句“妈妈”和“爸爸”。在掌握语言这种最重要的社会技能的过程中,无数次地倾听父母对他们说一种仅对婴儿使用的幼稚口语——“父母语”(parentese)会很有帮助。父母语有着夸张的音韵变化,例如“你真是个乖——宝——宝——”,这种特征为婴儿学习母语的音调和韵律提供了每日所需的教程。有关研究也解决了关于早期语言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即基因和环境哪一个更重要?研究表明,二者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关于早期语言发展的知识已经积累到相当丰富的程度,这使得心理学家和医生能够发明新的工具来帮助具有学习困难的儿童。研究正在为一系列诊疗应用打下基础,如通过记录脑电波来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是否正常、确定婴儿是否有发生自闭症、注意缺陷或其他障碍的风险等等。未来的某一天,你在带小宝宝到儿科诊所进行例行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注射时,或许还能顺便给小宝宝的大脑检查一下。摘自《环球科学》。
在6~8个月期间,不论婴儿生长在哪种文化中,他们都能区分各种音位单元,如“ra”和“la”。但是到10个月时,这个窗口就开始关闭了,婴儿的听力开始初步显露出受文化制约的迹象,例如日本婴儿分辨“ra”和“la”的能力开始不如美国婴儿,美国婴儿分辨“qi”和“xi”的能力也开始落后于中国台湾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