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6-09-22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读书人责任感自卑

声音

“我们很多人都是自卑的,对我们自己的文学都是非常自卑的,西方中心主义已经成为几乎我们所有人的基本思维的出发点。当我们在说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出来一个参照系,就是西方,几乎是无法摆脱了……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们,在你们坚持批评原则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把那些西方作品说得那么好,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也应该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欣赏、对待。”

——曹文轩在央视《面对面》访谈时表示,没必要把西方的儿童文学奉为唯一的一个文学模式,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在点洋烛

是什么使希腊的战士表现得这样神勇?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被我们翻译成伦理道德),在希腊原文是指卓越。这个词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它贯穿了希腊人的生活。所以《奥德赛》中的英雄是伟大的战士,足智多谋,随时能滔滔不绝地演说。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无限的智慧,他知道要承担神明所指派的工作不可以有太多的抱怨。他也能自己建造、驾驶一艘船,用犁拉出来的痕迹和别人一样直,他能投掷铁饼击败年轻的吹牛家,也会拳击、摔跤和赛跑,还会剥牛肉……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作者定义什么是“良质”,以及具有这一特质的人的生命状态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当然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让人想起蒲松龄的小说,故事环环相扣。它试图分析政府和权力在中国是怎样运作的,试着去理解“绝对权力”的风险所在。这本书在海外的学术界可能没有它在中国那样轰动,但我想他当然乐于见到这本书在中国有这样的反响。他曾经说,这本书是为当代中国人而写的。

——方德万(Hans van de Ven)谈老师孔飞力的著作

“你应该跟观念作斗争,而不是跟人。观念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不友善和可怕。”

——阿列克谢耶维奇表示,这是她写作时挥之不去的想法

我一直觉得,今天的读书人,要用一套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时代,不仅是虚妄,更多是错误。观念转变不能指望观念批判来包办。批判松解了虚假观念的束缚,为真情实感的观念的生长开辟空间;而要生长出有血有肉的观念,所需的不是读书人的指导,而是每个人自己和每个民族自己的经验与实践。

——陈嘉映对中国读书人的批评

“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对大学地位的评价

“科学和数学成绩优异,华文中等,画画、歌唱、音乐和手工都不好。”

——李光耀评价两子一女的学业成绩,从中反映了新加坡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在国内读最好的中学,然后到西方学习除“画画、歌唱、音乐和手工”之外的经世致用学科

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

——卓别林致妻子乌娜的信

猜你喜欢

读书人责任感自卑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我是快乐读书人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读书人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