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浈

2016-09-22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济遗产营造

李浈

1969年出生

1998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2009年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9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8年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2007年华东地区第七届大学出版社优秀著作、教材二等奖

2003年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集体,第六名)

我是1998年的6月从东南大学进入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那个夏天,经恩师郭湖生先生推荐,联系导师路秉杰先生等代表同济热情接纳了我,从此开始了我与同济的不解之缘。当时同济大学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解决了住宿和家属的工作问题,还有科研经费上的支持。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事业、家庭均在这里起步。与其说是来工作,毋宁说更像是学习。同济视野开阔、海纳百川、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有一种非常良好而融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而正是在这样宽容的环境里我得到了另外一种滋养和陶冶,使我有能力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阮仪三先生在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呼吁呐喊和崇高声望,为年轻人创造了很多实践机会,从而使我也能够把自己的兴趣、专业、教学、科研和生活都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真实体悟到在“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研究领域中对“营造技艺”真实性认知的重要,并长期努力在此深入探索;也深知专业实践和田野考察对研究人员的重要性,组建团队踏实地践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带领大家“行万里路”并“读万卷书”; 这些同时又助益于自己的建筑史学的研究。我们也注重团队间的横向联合与借鉴,并一直坚守我们热爱的学术阵地。在同济,我们都是主人,也都是朋友;我们既流汗,我们也欢歌。我想表达的,唯有对同济的爱,更爱,和永远的爱。

走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东方之路

“十三五”规划编制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软着路,职业建筑师所面临的身份、地位和市场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建筑学人,反思自己的社会职责,以及对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

笔者认为有这么几方面的变化:一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投资发展战略重点方向的变化,我们国家建设的整体投资趋势将由东向西发展,即向内陆纵深发展。另外,随着又一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深化,中国的投资重点将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特别是转向农村。二是建国以后甚至解放以前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建筑遗产,特别是一些乡土建筑遗产,现在面临着亟待保护以及再利用的课题。建筑师所面临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抓住了向西部、向农村的发展大方向,抓住了历史建筑和既有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这么一个大方向,我们将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广阔的行业市场。应该说职业建筑师还是大有可为的,无需对行业悲观,更不一定转型。

走向小城市、农村及西部,需要我们有一个愿意付出、不怕吃苦的心志,并定要有一种接地气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深入乡土民风民俗,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现实需要,我们的设计才能够符合使用者的心愿。这里边有一个方法的问题,并不全是我们坐在绘图桌前凭灵感可以创造出来的。

而对于量大面广的乡土建筑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这更多的又是一个理念、技术和经验的问题。不同于文物建筑有大量的国家资金的资助,这些乡土建筑保护资金匮乏,产权私有,现状堪忧,亟待抢救。而要全方位能动地解决这么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低技术”是一条可行之路。

低技术是相对于高技术、新技术而言的。建筑领域的低技术,宏观上是一种理念、策略和思路,微观上则是一种具体的技术形态。低技术立足于乡土自然条件和人文习俗,采用传统经验和营造工艺,运用当地材料和简便易行的技术手段,是高效而经济的建修方式,是珍贵的遗产智慧,亟待系统总结与发扬。

我国目前对低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尚不够深入和普及,需要进一步完善低技术的理论体系,探讨低技术的整体性方略,研究低技术策略下的工艺系统及其规范化,探求低技术的绩效评价与调适等。低技术策略在实际操作中,需将我国传统技术与现代保护修复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出现代文物修复科学中的实证精神,又符合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建造体系和生态文化背景。也就是说,为了实现遗产保护修复行为的根本目标——“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西方原则在观念和技术两个层面都需要经过一个“本土释义”的过程,才能真正为我所用,而不是搬抄。

低技术方略可为乡土建筑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经验借鉴和技术参照,同时可以彰显乡土建筑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特征,弥补以往在民间建筑营造工艺或技术研究领域的不足或空白;并能籍以沟通乡土工匠与建筑遗产,理解与领悟传统营造真谛,总结民间工匠的经验与智慧,实现营造“匠意”与“匠技”的高度和谐与统一。此外,由于低技术蕴藏在传统营造工艺过程之中,对它的研究、应用和发扬,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乡土建筑的“真实性”,促进传统营造工艺的掌握和应用,扩大技能掌握的工匠群体范围,从而整体上促进中国传统营造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它还有助于探讨我国乃至整个东方木构体系的建筑遗产在保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可持续之路,填补研究领域空白,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现实意义;并能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协助地方制定适宜的乡土建筑保护政策和实施导则,实现遗产的保护主体从文物到非文物的变化,保护的行为从法律要求转变到自觉行动,保护趋势从专业行为转变到全民参与,保护范围从城镇发达地区转向乡村不发达地区,实现乡土建筑保护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传统营造工艺的保护传承。□

LI Zhen

1.2 浙江绍兴尚德当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3.4 四川松潘古城大悲寺重建工程

6 浙江乌镇西栅(二期)白莲塔重建工程

5 浙江乌镇东栅(一期)修真观、翰林第保护整治工程

7 浙江西塘西园修复工程

猜你喜欢

同济遗产营造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遗产怎么分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千万遗产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