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2016-09-22俞晓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复发率

俞晓峰

老年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俞晓峰

目的探究老年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老年结肠癌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后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老年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率,值得应用。

结肠癌;腹腔镜;临床作用

结肠癌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结肠癌患者每年约有85万新发患者出现,约50万例患者死亡[1]。目前,关于结肠癌主要病因与机制尚未明确,导致结肠癌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其早期不易被发现,患者临床症状不显著,出现明显症状时常常已经发生了转移,因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均已属于结肠癌晚期。对于结肠癌治疗首选方案仍旧是手术治疗,且手术根治的程度对于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微创技术应用于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已经取得巨大的突破,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外科最成熟的手术方法之一。但对腹腔镜结肠癌的切除安全性与疗效等方面,仍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笔者以我院59例结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老年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3.21± 2.52)岁,肿瘤分期:Ⅲ期18例,Ⅱ期10例;切除部位:左半结肠切除6例,右半结肠切除10例,乙状结肠切除8例,横结肠切除4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8例。观察组31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60~76岁,年龄(64.64±2.68)岁,肿瘤分期:Ⅲ期20例,Ⅱ期11例;切除部位:左半结肠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8例,乙状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4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9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结肠切除部位、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一、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28189.21±42.10102.25±30.21实验组31163.11±43.52*50.21±12.35* t值-2.338.81 P值-0.02300.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个)切口长度(cm)13.31±3.2121.65±3.64 13.97±3.125.31±1.21* 0.8023.60 0.42680.0000

二、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s,d)

表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住院时间对照组2812.31±2.25实验组317.92±1.86* t值-8.19 P值-0.0000导尿管留置进食固体食物4.01±1.234.68±1.54 2.24±1.01*3.21±1.13* 3.794.20 0.00040.0001

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论

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于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一般均主张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在临床外科手术应用已经20多年,关于对结肠癌切除治疗的应用可追溯于1991年时国外Jacobs[6]医生进行的第一例结肠癌腹腔镜切除术,目前,对结肠癌腹腔镜切除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有的研究显示,应用腹腔镜,易增加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的危险,并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夏翠锋等[7]通过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切除术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切除术比较,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较高,证实了腹腔镜应用切除结肠癌患者的安全性;本次研究对我院59例结肠癌患者的治疗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n(%)]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术中情况的比较之中,实验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的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腹腔镜结肠癌老年切除术中,在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的情况下,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其并无差异,且明显降低了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的表现了腹腔镜切除术应用于结肠癌中,患者术中的损伤更小,对于其康复更加有利。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还显示,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进食固体食物以及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证实了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其术后的康复能力与速度明显较优,特别是对于老年结肠癌患者,可减轻其痛苦,使其早日恢复正常进食,这对于恶性肿瘤的手术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短期内的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切除术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并有利于患者手术疗效的提高,对于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且患者随访后局部复发与转移情况可更加准确的对腹腔镜切除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腹腔镜切除术之所以局部复发率较低,笔者认为,主要由于腹腔镜切除术,手术创口小,对病变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保持了周围组织的相对完整及独立性,起到了抑制肿瘤扩散作用[8-9]。

综上所述,结肠癌老年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更加的有效、安全,降低了手术中的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及肿瘤复发与转移率,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1]江弢,孙晶,裘正军,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3):211-21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周录平.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27-5328.

[4]洪心雅,张诗峰,丁志杰,等.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下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腹腔镜降结肠癌根治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 (5):501-503.

[5]蒋磊,孙宏治,王巍,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71-873.

[6]赵丽瑛,王亚楠,余江,等.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对比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长期生存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4):314-319.

[7]夏翠锋,李云峰,沈焘,等.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82例临床效果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20(5):356-357.

[8]王慧超,葛相栓,钱峰,等.结肠镜诊断134例大肠癌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63-164.

[9]张满赐,赵敏.贝伐单抗在治疗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55-56.

(本文编辑:南清振)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3.017

215129江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二、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内科学》[2]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70岁;②全部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③无其他严重原发性心脑血管及精神疾病,最近3年内未有任何手术记录者;④全部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手术禁忌症者;③神志不清、生活无法自理者;④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者。

三、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抗生素抗感染。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取截石位,立于病变的对侧,术者从其脐部穿刺,建人工气腹,压力保持在13 mmHg,于穿刺孔的周围做1 cm的戳孔为观察孔[3-4]。在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的外缘处做主操作孔,并在右下腹做辅助的操作孔,一次置入腹腔镜、操作钳与超声刀,进入腹腔之后,先探查腹腔,明确脏器是否有转移与腹腔种植,并确认肿瘤所在的部位,于肿瘤近端结扎肠管与系膜,然后切开肠系膜与腹膜,分离肠系膜下的血管,利用钛夹夹闭,丝线结扎。对横结肠与左右结肠者,在游离系膜之后,肿瘤远端10 cm处,利用切割器切断结肠管,然后于下腹做麦氏切口,将游离肠段提出,并切除病变的肠段,将远端肠管提出,跟近端肠管做吻合。对乙状结肠的肿瘤者,于肿瘤上方15 cm处利用超声刀将其分离并切断,然后进行盆腔锐性解剖清扫,在直肠间隙内,应用超声刀于腹腔镜的直视下,于骶前筋前方进行锐性分离,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自主神经丛与输尿管[5]。

四、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切口长度,对比其术后情况,如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饮食的时间等;对术后短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及随访1年后肿瘤复发或转移对比。

五、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EXCEL(03版)行逻辑校对,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5-09-14)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