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评价

2016-09-22刘冬梅王敬敏陈园李雪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3期
关键词:消旋蒙脱石轮状病毒

刘冬梅 王敬敏 陈园 李雪萍

·短篇论著·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评价

刘冬梅王敬敏陈园李雪萍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并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在治疗中发生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不仅可缩短患儿止泻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高,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临床分析;治疗价值

轮状病毒肠炎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为多发,小儿一旦感染轮状病毒,引发肠炎,则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情况,甚至严重者往往会累及呼吸与心血管系统,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影响,或危及其生命。因未有治疗轮状病毒特效药,在临床中往往应用液体疗法与喂养调整等对症的支持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笔者为研究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价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0.6~5岁,平均年龄(2.64±1.02)岁,病程为0.2~8 d,平均病程为(2.6±0.26)d,其中每天腹泻次数为4~12次,平均次数(6.32±1.62)次;观察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2.73±1.01)岁,病程为0.3~7 d,平均病程为(2.71±0.36)d,其中每天腹泻次数为5~13次,平均次数(6.42±1.56)次;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分组研究意义。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参考《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符合其标准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者,红细胞与潜血为阴性者;病程未超出2周,每天腹泻次数超出3次,且大便为水样便者。

2.排除标准

排除伴昏迷、休克、贫血、细菌性肠炎、营养不良与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者及曾服用止泻、抗病毒等药物者;排除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三、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给予补液、纠正酸碱平稳紊乱、脱水以及调整饮食的基础上治疗。对照组单用蒙脱石散治疗:未满1岁患儿,1 g/次,bid,1~3岁患儿,1.5 g/次,tid。观察组患儿除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外,再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未满一岁患儿,10 mg/次,bid,1~3岁患儿,20 mg/次,tid。

四、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3]制定的标准。治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恢复至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次数显著减少,性状逐渐干燥,临床体征显著改善,无呕吐发生,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调、脱水均得到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临床疗效=(治愈+有效)/例数×100%。

五、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止泻、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六、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釆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行Ridit检验。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是因轮状病毒导致急性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的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轮状病毒容易感染,其病毒只需要10个便可导致感染,常在医院或家庭内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大便呈水样、无脓血与黏液,且量较多,每天大约4~10次左右,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治疗一般以补液、止泻、抗病毒、纠正电解质紊乱与止吐[5-6]。

轮状病毒肠炎患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肠道黏膜发生过度的分泌,内体轮状病毒在进入肠道之后,于小肠绒毛顶端上的柱状上皮细胞进行大量繁殖生长,导致患儿机体内正常细胞发生坏死或空泡变性,绒毛出现破坏、断裂、缩短、变钝或脱落等变化,致使小肠黏膜电解质与吸收水分的能力遭到损伤,肠黏膜的分泌消化液过度的亢进,肠腔内肠液大量的积聚,最后引发腹泻;并且肠黏膜分泌量与分泌双糖酶的活性出现下降,造成双糖分解出现障碍,使肠道的渗透压显著增高,促进水分渗出;肠黏膜上皮细胞钠转运运动功能发生障碍,使得水电解质丢失进一步加重,诱导腹泻症状。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将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可对肠液分泌过度产生抑制,对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感染起着重要作用[7-8]。

蒙脱石散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石微粒,属于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剂,对大部分肠道细菌、病毒与毒素拥有吸附的作用,防止细菌、病毒对机体内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帮助消化道黏膜上皮组织吸收与再生,以降低水电解质的流失,消旋卡多曲是临床上抗腹泻的新型药物,其通过对脑啡肽酶活性的抑制,使内源性脑啡肽降解减少,以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活性的作用时间,对肠内水电解质过度分泌产生抑制,并激活消化道δ阿片受体,益于水钠重吸收;且因消旋卡多曲对于正常水盐吸收并未有明显影响,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小,不良反应小,对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的影响较轻,安全性高[9-11]。

余形等[12]研究发现,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为93.94%,对照组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余形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在治疗中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儿在治疗中发生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

综上所述,应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不仅可缩短患儿止泻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高,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1]李妮芝.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2):1665-166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7,47(8):634-636.

[3]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王伟.消旋卡多曲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2):29-30.

[5]胡小英,陈晓刚,许华,等.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2,33(7):807-809.

[6]苏博,王湛.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4,21(5):223-226.

[7]李永红.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止泻效果及机制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255-256.

[8]杜中红,杨嘉建,蒋萍,等.源首胶囊、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联合用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4):239-240.

[9]吴剑,于四永,张超,等.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38-440.

[10]Medici MC,Abelli LA,Martinelli M,et al.Clinical and molecular observations of two fatal cases of rotavirus-associated 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Italy[J].J Clin Microbiol,2011,49(7):2733-2739.

[11]Kang B,Kim DH,Hong YJ,et al.Comparison between febrile and afebrile seizures associated with mild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J]. Seizure,2013,22(7):560-564.

[12]余形.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45-4446.

(本文编辑:顾红祥)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3.008

072750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30815723(76.67)观察组331516231(93.94)* u值-2.0248-P值-0.0214-

二、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止泻以及住院时间对比情况

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平均退热、止泻以及住院时间对比(±s,d)

分组n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302.36±0.532.51±0.657.31±0.54观察组331.01±0.321.12±0.364.23±0.98 t值-12.3610.6215.23 P值-0.00000.00000.0000

三、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儿在治疗中发生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腹痛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2.22,P=0.1355。

分组n恶心呕吐皮疹腹痛总发生对照组302125(16.67)观察组331023(9.09)*

2015-11-16)

猜你喜欢

消旋蒙脱石轮状病毒
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空间旋转目标涡流消旋概念与仿真分析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基于刚体自由转动的连续推力消旋方法研究
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消旋的新方法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
苏慧敏教授采用心宝丸联合消旋山莨菪碱片治疗心律失常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