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2016-09-22秦荣生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人员思维

秦荣生

审计与鉴证

“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秦荣生

“互联网+”时代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审计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互联网+”的涵义与特征,对“互联网+”时代审计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互联网+”提供个性化审计服务、推进审计服务水平的升级、促使审计服务效率提高、促进云审计平台建设、改变审计对象与内容、完善审计法规和更新审计人员的思维等发展趋势。

“互联网+”审计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已经改变及影响了很多行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杰作。“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是20多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同样,“互联网+”时代也必将深刻影响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的涵义与特征

(一)“互联网+”的涵义

“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环境下的一种新社会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优化和集成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与市场、用户、产品、技术、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深度融合、重组和创新,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精髓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由用户启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实施快速更新换代,实现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人为本,倡导以个性化、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两者有本质区别。“互联网+”的概念远远大于“传统行业+互联网”的概念。简单来说,“互联网+”是为了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平台和机遇,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有生态思维、平台思维、免费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正是这些内涵丰富的互联网思维,构成了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有六大主要特征:

1.跨界融合。“互联网+”就是开放,跨界,颠覆,深度融合。跨界就是打破传统行业的界限,融合不同行业的优势,并加以创新的重组和协同;跨界融合了,不同行业的优势才会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才会提高。

2.创新驱动。“互联网+” 以创新驱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创新载体由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方式由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融合传统行业,创新组织形态以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为特征。

3.重塑结构。“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封闭、地域限制、行业界限,并正在重塑原现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使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发生变化。

4.尊重人性。“互联网+”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

5.开放生态。“互联网+” 时代,提倡的是自由、开放的精神,开放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开放生态,就是要化解制约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把单独创新连接起来,由人性决定的市场来驱动研发,让创业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6.连接一切。“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体、个人、设备都随时随地连接在了一起。“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能力,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和经济形态,通过人与服务、人与设备、人与内容源等的连接,实现互联互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已经模糊。这种连接一切的能力,产生了新力量和再生能力。

我国审计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和实施,其技术方法是手工加计算机技术,基本上与互联网没有关系。上世纪90年代后,审计软件逐渐在审计工作中得到应用,但这只是审计技术方法发生了变化,以计算机作业代替了手工操作,还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技术。21世纪初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IT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审计工作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审计业务的发展,建立了非现场审计系统、云审计平台和大数据审计系统。这一时期,审计是本质,互联网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这是“审计+互联网”的阶段。

在“互联网+审计”时代,互联网是本质,审计是内容,审计与互联网服务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构成审计新的生态系统。“互联网+审计”以审计的委托人体验为导向,服务于审计委托人价值的提升,让审计委托人随时随地享受到贴身的审计服务,并实现信息的大数据化,从而实现对审计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二、“互联网+”时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促进审计服务的升级换代,可以看到“互联网+”对现有审计业务的转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能是颠覆现行审计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对审计的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以方面:

1.“互联网+”提供个性化的审计服务

目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主要是提供单一的审计报告,其格式固定,内容简单,信息含量较少,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不同利益主体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互联网+”在审计中广泛应用,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除了审计报告外,还有在审计过程中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的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可以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用于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增强综合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

满足被审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审计人员对“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审计成果的进一步综合应用。首先,审计人员通过应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可以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别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整合提炼,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带有共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挖掘,总结其规律性与相关性,有利于各种利益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的深入了解。其次,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中获取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从中找出财务、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被审计单位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数据证明、关联分析和相关建议,从而促进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其他管理制度,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审计人员将审计成果进行知能化留存,将问题数据化并固化到系统中,以便于计算或判断问题发展趋势,供被审计单位进行预警使用。

2.“互联网+”推进审计服务水平升级

“互联网+”促进社会精细化分工,构建新型现代审计服务业体系,并推进审计服务水平的升级。在“互联网+”作用下,现代审计服务业体系变得日益丰富,在为传统的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审计信息的同时,更多地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系统和相关的审计信息,为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同时提升审计的服务水平。而打造中国审计服务“升级版”的重点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审计,“互联网+”给管理审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管理审计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内部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各项活动,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绩效。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及时的业绩考评等,都需要管理审计发挥作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管理审计将得到充分、全面开展,发挥管理审计在提高企业决策支持能力、降低费用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互联网+”为审计服务的重点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提供了机遇。传统的审计服务仅提供简单、标准化的审计信息,“互联网+”审计服务将逐渐转变为重点提供经营管理活动绩效信息的管理审计服务。管理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各种经营管理职能的绩效的评估,以确认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并针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如对决策职能的审查,主要应查明是否制定了科学的决策和程序,是否遵守合理的决策原则;决策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决策的结果是否正确等。目前,我国在全面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管理审计可以在审计管理会计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管理审计应该确认是否已经开展与公司治理活动有关的经营活动管理会计评价,评价其功能、范围和有效性,确认管理会计衡量指标与公司治理活动相关的程度。

3.“互联网+”助力审计服务效率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实行高效运作,同时也对审计服务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方式也应与时俱进。传统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只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事后审计,而且审计过程中并不是审计所有的数据和信息,只是抽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计。这种有限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复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系统来说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而且传统事后审计方式的测试程序主要采用常规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评价结论很难做到及时。审计人员如采用这种传统事后审计方式,对于评价日益频繁和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则显得过于迟缓。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审计理念也多为“结果导向型”,而非“过程导向型”,所以提高审计服务效率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联网审计的重要性,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联网审计成为可能。联网审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现代化审计技术,它是指通过网络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互联后,在系统测评和数据动态采集分析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实时、远程监督的行为。联网审计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审计数据,审计领域空前扩大,对于促进审计预警机制建立、实现审计关口前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审计“全覆盖”的功能。它是现代信息和大数据环境下处理和传递方式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监督方式,与现场审计相比具有全面性、时效性以及审计成本低、效率高和规范性强等方面的优势。联网审计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不间断调集、整理和分析,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疑点和异常,评价经营管理状况、内部控制状况和风险程度,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资料,为编制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

4.“互联网+”促进云审计平台建设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行业新生态。近年来,审计主要通过下载数据,对其进行分割,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开发小型模块进行分析查询。这种模式一方面无法实现数据的连续性分析,另一方面无法实现整体信息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为了实现数据的开放运行、连续加载、科学分析、实时应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加大力度推进云审计平台建设,以满足审计对大数据运用的需要。云审计平台的开发建设为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技术保障。

“云审计平台”就是在“云计算”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审计平台,实现各类审计信息的数字化,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审计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建设云审计平台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对促进云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一个能容纳各类审计所需资源的系统平台,用于归集审计数据和管理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现场审计数据、联网审计数据、历史数据、AO和AO系统导入的数据、法规政策文件、图片、影像等,并将这些数据时时更新并且有机集合起来,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建立并运用各类审计模型(审计对象模型、审计数据模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审计程序模型、审计证据模型、审计工作底稿模型、审计报告模型、审计疑点模型、审计处理模型、审计管理模型)从而实现审计的自动化和审计管理的智能化,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5.“互联网+”促进对大数据进行审计

“互联网+”环境下巨大的数据互联互通,必然要求数据的真实、可靠,这是大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这客观上要求一种新的职业来对大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计,而审计人员可以扮演这种角色。对大数据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应该是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审计学领域的专家,他们应有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评估能力。他们保证公正和保密,就像现在的审计人员所做的一样,他们可以面临数据源的挑战,选取分析和预测工具,甚至包括运算法则和模型,以及解读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一旦出现争议,他们有权考察与分析结果相关的运算法则、统计方法以及数据集。

对大数据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他们与20世纪初期为了审计财务信息而出现的审计人员一样,都是为了满足新需求而出现的。大数据审计人员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心扮演客观、公正的角色,在客户或政府所要求的任何时候根据法律、法规或规章对大数据使用者提供审计服务,还可以为其审计大数据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就像医学、法律和其他行业一样,大数据审计这个新行业应有自己的行业规范,数据审计人员的公正、保密、资历以及专业水准应用严苛的责任规范来进行强制约束;如果他们不能达到这些标准,就可能被起诉。数据审计人员可以担任诉讼的专家证人,或在诉讼中遇到特别复杂的大数据问题时被法官委派为“数据专家”。此外,当人们认为受到大数据预测危害时,便可以向数据审计人员咨询,并针对这些预测提起诉讼。

6.“互联网+”促使审计法规体系的完善

现行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因此审计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缺乏法律依据。“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应用的合法性问题是审计立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只有拥有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法规支持,“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应用才能成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基础。不解决“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等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审计法律依据问题,“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很难在审计领域中真正展开。无论是互联网中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制度化、规范化,还是大数据分析结果及相关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都是“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在审计领域应用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人员在采集数据遇到困难时得到法律武器的支持,这是“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在审计中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关于“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应用的审计立法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审计领域修改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使“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合法化;而且,“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还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既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又需要跨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审计应用的配套工作,应该放在整个社会“互联网+”进程中的立法需求大背景下进行,应从国家层面,以系统的观点研究“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相关的立法需求。在国家层面的系统框架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审计行业根据其审计工作的特点,完善自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7.“互联网+”更新审计人员的思维

目前,不少审计人员对“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到位。虽然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已经获得很多审计人员的广泛认可,但应该注意到,由于我国审计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大部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对“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了解、接触少,习惯于用传统的审计思维与技术和方法。虽然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也可以发现问题,但是,仅凭经验和一些少量数据信息或者对数据的简单浏览就进行审计,势必会增加审计风险。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数据量非常大的今天,如果离开“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数据分析工作,将无法把审计工作的风险降到最低。

提高审计人员对“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认识,应使审计组织的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并能够带头参与或者部分参与具体的“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数据量巨大且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只有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才会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组织要加强对“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培训以及培养审计人员发现和研究“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应用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审计人员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才能将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盛杨燕 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陈光锋编著.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金姬.2015:互联网+元年.新民周刊.2015(21)

4.曲振波.“互联网+”时代下的管理会计.中国经济.2015(16)

5.张新民著.大数据:深刻改变未来.科学出版社.2013(12)

6.秦荣生.云计算对会计、审计的挑战与对策.当代财经.2013(1)

7.秦荣生.大数据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会计之友.2015(11)

8.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发展的影响.审计研究.2015(6)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人员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