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及矫治对策

2016-09-21黄志芳

考试周刊 2016年73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

黄志芳

摘 要: 解决问题学生问题,必须从解决问题心理开始。本文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矫治对策。

关键词: 职高学生 问题心理 形成原因 矫治对策

随着前几年普高扩招,职高学校学生的质量不断降低,在客观上形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扎堆现象。本文所称的问题心理,是指发生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偏差,常表现为行为上的异常。具体表现:在人际认知上,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极端的自私自利;在情感上,表面上傲慢不羁,但内心十分自卑,喜欢自我否定;在意志上,带有显著的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缺乏自信心。由于问题心理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因此其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职高学生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青年期生理因素。

职高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少年心理学所称的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青少年中期)。身体的剧烈变化,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呈现出明显滞后。倘若这一时期高中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心理指导,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二)不良家庭环境因素。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职高学生问题心理形成的首要诱因,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常言道,问题学生都会有一个问题家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深刻影响。家庭的不健康(包括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及传统的放任自流、暴力专制、过分溺爱家庭,等等)因素,使他们在人际交往的“经验之塔”中,出现了“断层”。另外,这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两个大家庭就一个孩子,也使他们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

(三)分分的考试制度因素。

首先,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职高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在经历无数次考试之后,自尊之心几乎消失殆尽。其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职高问题生常常是班级麻烦的制造者,不好管理,因此更加剧了师生的矛盾。再次,职高问题学生常常被视为异类而遭受普遍的排斥,一般有两种可能,极力表现自己,争取别人的认可或者极度自卑,过强的自尊心。

(四)多元的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生活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变革之中,近年来出现的“读书无用论”、“一夜成名”等不良现象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让他们为成名立万走捷径走偏门,同时客观上加速问题心理的形成。另外,网吧、游戏厅、歌厅等遍地开花,也变相地引导学生向不正常轨道发展。

二、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矫治对策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是多年来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矫治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应正确疏导,是个长期课题。通过上面的分析结果,各因素扮演作用不同,矫治的重点也就不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从四面谈谈矫治对策。

(一)多些关爱。

古人云,“心病还须心药治”,问题孩子终究还是孩子。花朵还是需要阳光的。因此,学校应该联合家长多给予关爱,帮助职高问题心理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懂得调节的心理技巧;建立心理卫生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因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异常的学生,予以及时帮助。同时,学校应该积极联合专家,开设有关青春期专题讲座,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释疑解惑。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延缓问题心理的恶化,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二)更新教育理念。

职业中学是以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为目标的,要改变升学是唯一出路的现状。为“就业”而教,为“就业”而学应是职业高中的办学理念。因此,在职业中学里,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应是文化课的分数,而应是学生实际掌握的操作技能水平。

(三)以“做”为核心,不拘一格创新教学方法。

心理学指出行动可以改变态度(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面)。所以,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都应该紧紧围绕“操作”二字做文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力地改变学生的已有的不良习惯,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不良情绪,促进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谐发展共存。

(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先秦·荀况《荀子·劝学》)可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加速学生人际认知的转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需求,促进主观态度的改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容忽略。另外,讲究科学正确的方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校园,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和生活的校园。

总之,造成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矫治这些问题心理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爱心,更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智慧。我们应该努力推进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矫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实现减少问题心理,直至消灭问题心理的美好愿望。相信,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浅析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