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自行车行业的Uber来了
2016-09-21
卢华磊
相较各地已陆续投入运营的传统公共自行车,外观醒目的摩拜单车更为智能,骑乘体验也更好。创业维艰,在服务广受好评的同时,各种压力与问题亦已不期而至。
距离上班打卡还剩10分钟,刚走出地铁站,距离公司还有1.5公里的你该怎么办?
等公交还是叫出租?
王晓峰相信,在这样的窘境中,大部分上班族会感慨“有辆自行车就好了”,而这就是他和伙伴们创立北京摩拜单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拜单车)的主要原因。
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投入运营,首个布点城市敲定在了上海。迄今摩拜单车已在沪投放自行车超过3万辆,覆盖了外环以内所有区域。
8月15日,摩拜单车如期登陆北京,时下五环以内用户已能体验该服务。
模式被迫由轻转重
从互联网角度看,摩拜单车是一个解决短途出行的App。用户注册时需上传身份证件,随后通过App可查看周边摩拜单车停放位置;找到自行车后,用App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支付租金,开锁骑行;到达目的地,手动锁车则视为服务完成,停止计费。当前摩拜单车押金为299元,最低充值额度为10元,每使用半小时收费1元。
若以交通工具划分,摩拜单车则是一款有着橙色轮毂、银白色车身的V字梁自行车,这些自行车配备有GPS、智能车锁等设备,不但可以将车辆位置上传到网络端,而且可以和手机App联动完成上述租赁服务,并提供行程记录、热量消耗等数据。
事实上,这种为解决城市短途交通而推出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并不鲜见,此前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市政部门都在街头投放了相当数量的公共自行车以缓解短途交通压力。但骑乘这些自行车,需要持相应的身份证件到指定的机构办理“借车卡”;同时这些自行车必须停靠在指定的车桩内,这意味着假如目的地位置没有车桩,那么这辆自行车就一直处于“租借状态”无法及时归还,这些限制条件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而使用手机App就可以开锁的摩拜单车不需要办理其他证件,同时它们也不再依赖固定的车桩停靠,在所有允许停放非机动车辆的位置,这辆单车都可以停放,用户可以随时用手机解锁取车,也可以就地上锁结账。这种线上预约支付、线下解锁骑行的方式成为当前最便捷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之一。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坦言,目前用户中大量违规案例的出现已令运营管理团队头痛不已。
这从App下载量上可得到证明。虽然暂时只投放了两个城市,但在App Store内,摩拜单车的下载量已经位列旅游栏目的第15位,成为蹿升速度最快的黑马。
“我们原来不关心这个事,摩拜单车一直放在App Store的工具栏目中,和地图、输入法等应用放在一起。直到6月10号,有朋友提醒我们工具栏不为人关注,应该像Uber、滴滴、易到那样将摩拜单车的App放在旅游栏目内,我们这才做了调整。”
对于此类主打“共享经济”的App,王晓峰并不陌生,在加入摩拜单车之前,他的身份是Uber上海区总经理。这段经历为他的新职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从某种角度看,这个项目像是将Uber用于汽车的共享经济模式移植到自行车领域。
2015年底,王晓峰去职Uber,加入摩拜单车,成为这个创业公司的CEO。此前他已经和创业伙伴有过多次沟通,决定做一个自行车共享平台。
最初他们希望用共享经济的方式盘活市场上既有的自行车资源,比如动员一部分自行车主加入该平台,在他们的自行车上安装智能车锁,用App控制开解车锁以实现分时租赁、共享骑乘的服务。
“没有人喜欢做重的(模式),我们最初只想做一个自行车共享的运营商。”王晓峰说,那时的他们并没有打算自己生产制造自行车,而是希望像滴滴、Uber一样做一个自行车行业的出行平台。
一个前Uber员工做了一个自行车行业的Uber,这个故事听上去顺理成章。
但很快,王晓峰和伙伴们就发现“这条路行不通”。
“首先,共享的自行车没有标准,很可能为一个男用户提供了一辆女士自行车;其次,自行车形状各异,用户难以在短时间内在大量停放的自行车中找到可以提供共享服务的那辆。”王晓峰说,他们没有办法将这些私人共享的自行车编号涂漆,而“找十分钟,骑五分钟”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方法。
随后他们决定用统一采购、统一涂装的方式来解决自行车易混淆的问题。2015年12月,他们采购涂装了“四五百辆自行车”,安装了自行研发的智能车锁后,在小区、学校等“半封闭环境”内测试,但结果依旧不满意。
“车座内有海绵,淋雨后无法骑乘;链条容易夹裙角裤脚,有安全隐患;反光灯和车辐条容易折断。”指着办公室内回收的试验品,王晓峰说,这些问题迫使他们向重模式转型。
变身另一个捷安特
2016年初,摩拜单车在江苏设立了自己的自行车生产厂,他们设计图纸、开发模具、调试材料,从一个科技公司变成了另一个捷安特。
“你可以将我们看成是长安汽车和滴滴出行的结合体,我们身兼了生产和运营两个身份,打通了这个行业的上下游。”王晓峰苦笑着说,虽然他们不愿意做这么重的模式,但从试验结果看,只有这个方式才适合自行车共享。
自己设计的自行车当然更符合他们的要求,目前每辆出厂的新车有超过80%的零部件都是他们自行开模生产的。坐垫采用特殊橡胶——舒适防水;镁合金轮毂、铝制车身——防锈且不易变形;链条换成密封传动轴——不但防止夹裤脚还能为智能车锁充电;放弃传统自行车的双叉设计而改用单叉——只需要拧一颗螺丝就能将轮毂卸下,这将降低维修矫正的难度。
“甚至螺丝都是我们定制开发的。一般的螺丝可以被人们轻易拆卸,而摩拜单车的螺丝,只有我们自己的工具才能拧开。”王晓峰说,整辆车子他们申请了20多项专利,除了铃铛、把套等少数几个配件以外其他大都是自行设计生产。
其中最具科技感的是车锁,这个贴着二维码的圆形锁扣中集合了GPS信号收发器、蜂鸣器、感应器、电路板等电子器件,是实现网络约车的主要部件。
“车锁的研发超过一年。”王晓峰说,从决定做自行车共享平台开始,他们就联系硬件厂商,最终做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智能自行车锁。在早期的试验中,他们试图用太阳能电池为该车锁供电,而现在骑行过程中的能量成为车锁电力的主要来源。
这些设计理念有王晓峰和伙伴们的创意,也有来自内行甚至是官方的建议,例如铝制车身就是政府部门建议的结果。
这些可心设计也无形中推高了成本。在初期,设计生产1辆摩拜单车甚至需要花费6000元,现在随着原材料采购量的增加,成本已逐步降低到了3000元左右。但即便以3000元计,如此大规模的生产、投放及运营,没有足够强悍的资金后盾也是无法想象的。
截至本文发稿止,经确认,摩拜单车共已完成4轮融资。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王晓峰表示,该项目前期投入的确非常大,但他们“有足够多的钱”来发展这一事业,至于各轮次具体投资方及相应投资额,则不便透露。网间有消息称,摩拜单车B轮融资“数千万美元”已于8月中旬前后落地,系熊猫资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而愉悦资本为其A轮投资方。
“未来流程走顺了,设计做好了,成本还会有下降的空间。”王晓峰说。
“政府官员说这个车不能生锈,几十万辆车都生锈的话,不是景观而是一个灾难。”王晓峰说,摩拜单车具有缓解拥堵、节能环保的特性,因此政府部门很乐意和他们交流。在4月22日首发时,上海多个区长为其站台宣传,示范骑乘。
选择在上海首发,除了有“喜欢上海”这个主观原因之外,还因为“上海较早制定了白线停车的规则”。
所谓停车白线,是指上海政府划定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为了方便管理非机动车的存放,上海早在19年前就开始在道路两旁用白漆划定矩形停车位。
“我们的车子比有桩自行车存放更自由,但也不能太自由,不能随意停放到小区或者楼道内,因此我们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王晓峰说,白线的行政成本最低,而且有群众基础。
运营喜中有泪
市民对摩拜单车确实报以热烈欢迎。以上海为例,自4月22日投放市场以来,他们的服务器迎来了大量年轻用户,学生党和上班族成为主力,80、90后占比达八成,部分乘客甚至已成为其粉丝。
截至8月19日,最资深的一个用户在摩拜单车上的消费达到了365元。粗略估算该用户每天消费3元左右,这意味着他平均每天骑行摩拜单车3次或者每日累计骑行超过1小时。
“实际上,使用超过1小时的人几乎没有,基本都在半小时以内。”
王晓峰不愿透露摩拜单车当前的日均使用次数,但以公共自行车较为发达的杭州看,经过8年的培养,杭州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次数大体稳定在4~5次。
“我们还比较低,因为启动时间还不长。”王晓峰说。
以每日3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计算,时下一辆摩拜单车的日收入为3元,想要收回3000元的成本,在不改变收费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3个月(两年零九个月),而现在一辆新车的预计寿命为4~5年,这对于一个重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营收压力可以想见。
当然,随着车辆投放量的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和黏性都会改变,提高日均使用次数或许是摩拜单车提前盈利的关键。按照王晓峰的预计,未来在上海的自行车投放量将超过10万辆——对于这样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来说,这个数字并不多。
王晓峰认为,他们未来的赢利点不仅在于“租赁费”,当前租赁一辆单车需要交纳299元的押金,虽然这笔钱可以随时退出,但在未来用户黏性增加后,这笔庞大的沉淀资金必定会带来更大的作用。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会达到收支平衡,但我相信,在互联网行业只要有了用户基数就有了商业意义,所以我现在考虑的还不是赚钱,而是能不能有足够的用户基数,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赚钱,确实不是王晓峰眼下最棘手的问题,定制合理的奖惩规则和降低残损率才是他工作的重点。
4个多月以来,用户中大量违规案例的出现已令摩拜单车不得不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方便自己骑乘,一部分用户将自行车放到了小区甚至搬到了家中;更有极端者甚至刻意损毁自行车、喷改解锁二维码。
“摩拜单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了10%。”王晓峰无奈地说,最初的二维码以贴纸的方式粘在车身上,遭遇大量撕毁损坏后,他们在贴纸上加装了塑料保护外壳,“现在他们又改用打火机烧塑料壳了。”
在上海江湾体育场旁边——他们上海办公室附近的空地上整齐地停放着数排摩拜单车,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橘红色的小车子闪着颇为耀眼的红光。“那都是需要维修的,大概有几百辆。”王晓峰告知,当天晚上这些车子将会集中送回江苏的工厂内维修整饬。
在面对低素质用户的侵害时,摩拜单车更像是弱势的一方——起码现在是这样。虽然他们设计了积分制度来惩戒施暴者,但效果并不理想。用户在注册摩拜单车时自动生成信用分100分,每完成1次正常骑行增加1分,而连续两次违规停车将被扣分并封号1周,信用分低于80分时,自行车租赁价格上浮到每半小时100元,信用分为0时,账号永久冻结。但这种被动的惩罚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私藏单车的习惯”。
“运营部门的同事经常需要到居民楼中寻找被藏匿到乘客家中的自行车,甚至需要到物业部门调看监控视频来确定单车停放在哪一层哪一户。”王晓峰坦言,他们需要联手警方来处理这种事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业公司都愿意配合。
未来,王晓峰打算做一个“上海各区文明指数”甚至是“上海知名小区文明指数”给那些违规乘客施压,北京等后期开通城市或将采用同一方法。“我们有数据可以佐证,出这样的榜单可以让邻里之间相互监督。”
“如果有可能,我们准备将所有的东西都做成金属的。”王晓峰不无感慨地说,他们已经将车辆编码铸造在车体上,不过,“铸造二维码的难度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