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6-09-20冷均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范读语文课程美的

冷均福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需的语言与文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表明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明确规定和要求,既然如此,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美呢?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起点,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能变视觉为听觉,使读者在美的音韵中,发现美的思想,体验美的感情,进入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初中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时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强化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

一、示范

在语文教学中,范读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其原因在于它能较真实地展现课文蕴涵的情感,为学生阅读课文和准确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一篇文章,特别是诗歌、散文,都有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调,通过有声有色的范读,声音的表现力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感情反应。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学生范读两种方式:教师范读主要是通过教师亲自诵读,为学生提供榜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的感情,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范读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并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提供真实的、鲜活的案例。

二、指点

诵读者的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等,是反映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的重要表现。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于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感受与理解,加强从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从诵读中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进而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

三、感受

了解、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诵读的基本要求。结合各种形式的诵读,要对学生提出“进眼、出口、闻耳、记心”的质量要求,克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弊病。为此,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思考、想象与阅读结合起来,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审美化。如,《秋天》的课前提示说“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听到诗人何其芳深情的絮语,仿佛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这样,通过诵读,学生既可以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泛地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能产生教书育人、陶冶情操、开发学生智力的良好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不断加强。

猜你喜欢

范读语文课程美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