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强东:让梦想回到开始的地方

2016-09-20

党政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宿迁公平农村

刘强东:让梦想回到开始的地方

我生长在江苏宿迁一个农村。一提到江苏,很多人会想江苏都是很富有的。但其实,宿迁又是比较相反,穷得没法描述。

我们那年代可以说最好的学校,不是上高中,也不是考大学,农村的孩子最好的学校是考中专和中师。比方像宿迁,我们最好的是无锡商校,如果要从初中考上无锡商校,出来就去供销社。如果你可以到镇上供销社工作的话,那太牛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发誓一定要去两个城市上学,就是北京和上海。因为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可以说对我人生改变也很大,那次就是离家出走。之前父亲答应我说,你要是考上中专、中师,或者是宿迁中学,我就会带你去上海旅游,因为当时我们很多亲戚在上海。在初中时候,家里条件还比较好,因为父母开始自己做小生意,自己驶船去了。但毕竟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拼命地把时间花在赚钱上去。所以我考上宿迁中学的时候,我就说:“老爸是不是该去上海了?”他却说没时间。但是之前,我好几年积攒了各种压岁钱,有50块钱。所以初三的时候,我就跟着右边的邻居说:小石子,我有钱了,带你去周游世界去。小石子说:好。然后,我们两个都策划好了,我想没有坐过火车,就从宿迁坐汽车去徐州坐火车。只坐过家里的小船,没坐过大船,所以从南京要坐江轮去湖北,找我一姑姑去,湖北省黄梅县、九江对面。跟他说好了,我算好了,我们50块钱,够两个人到那儿。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小石子还是胆小,哭着跟我说:“俺大哥,俺实在不敢去呢,怕被俺爸揍呢。”这样他就没去,我自己一个人就走了。所以穿上一双拖鞋,拿着50块钱,然后坐火车去了徐州。在火车上的时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生有差距。之前虽然说看到我们村长,没觉得跟他有什么区别,他无非就家里肉多一点罢了。他穿的衣服、说的话跟我们也差不多。但是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从连云港开往南京的一列火车,一个跟我年龄一看就一样大的小女孩,是连云港市的人。她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他们坐在座位上,吃着蛋糕说着话。我第一次发现同龄的人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同样是同龄人,你觉得他们穿的那种气质就不一样。那时候农村,也不知道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平时都光着脚,穿双拖鞋都算很文明了。我觉得出去还是要文明一点,所以穿上一双拖鞋,觉得一下子跟别人不一样。所以那一刻是真心感受到一种自卑,头一直低着。

到了南京,当时南京金陵大厦是我们整个江苏最高的建筑,在全国可能也排得上。如果我没记错应该37层,我一定要看看最高的大楼什么样子。所以从火车站出来,大概凌晨1点钟下了火车,就开始走。走到这个金陵饭店,夜里面看,这么高一个大楼,绕了十圈、二十圈,我也不知道了。反正是近看远看,还摸了摸它的墙,这墙真坚实,而且还亮着灯。因为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过电。一直上了初中之后才有了电,而且每天晚上都停电。看了大楼之后,又走到了十号码头,然后上了江轮。因为那江轮从南京开到九江,所以逆流而上。有一天,我站在最顶层的甲板上,看到气势磅礴的一整片的水域,迅速地往后倒,就想到,人生就像一江春水一样,去了大海再也回不来,人生就这一次。觉得自己跟这世界上有差距,在没有离开农村之前,我觉得世界上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但到了外面世界,才发现差距太大了,不是差一点点。所以那时候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学,北京、上海。后来考上人民大学,然后开始创业。

所以,如果问今天我觉得最骄傲自豪的,就是说按照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我觉得能够给我们70%来自于农村的兄弟们,带来一份有尊严的工作。你只要好好地为客户服务,不要被客户投诉。我们配送员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年如果被客户投诉两次,我们用扣钱说话,你服务不好,就必须走人。苦点累点,但只要服务好了,公司一定给你很好的待遇、薪酬福利,我相信工作五年以上的配送员兄弟,绝大部分人都能够在老家县城买套房子。

从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公平真的是充满了渴望。那时候因为教育资源特别地紧张,同时也是生育高峰期,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但是镇上只有一个初中,六个班,六个班里面有一半是留给镇上(的孩子),所谓叫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的学生基本上都能上初中。而那时候我们全镇,大概有十几个村子吧,每个村都有小学,所以这样一来,这么多小学,村小学集中到初中,等于跟高考差不多,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当时,我们村就给了五个名额,班里面这么多孩子,实际上只有我们五个孩子离开了村子,去镇上上了中学。

从吃的、用的,包括到上学,就你看到的一切一切,真的希望我这一辈子,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个公平的机会。为什么我强调这几年,我们一直希望所有的同事,都至少能在自己老家里买房,让自己的孩子在城里上学,因为几年以前我给人民大学捐了一千多万(奖/助学金),重点最早我是将70%发给家里比较穷的,上了人民大学的学生,每年能给他们点助学金。后来过了一两年之后,人民大学找我,说实在是助学金不好发,申请人都很少。我说为什么呢?我记得因为我上人民大学的时候,1992年的时候,班里面给了两个贫困生救助,国家给钱的。全班里面可以说,百分之六七十争抢的。那时候我们班里70%来自于农村,然后人民大学的领导告诉我,现在跟你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能够上人民大学的、来自农村的可能连30%都没有。为什么?虽然过去我们小时候很苦很穷,但是差距也不是这么大。城市里的教育,也只比农村教育早个五年、六年。但是三十年之后,今天你如果在北京上了四中,基本上就是上了北大、人大、清华了,甚至国外的名校了。但你如果上一个很差的学校,那么你离学校大门还很远。所以,今天,如果我们孩子还在农村继续接受农村教育,是从幼儿园那一刻开始,都已经被城里的孩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你很难考上大学。

有的人说,你这种是很不好的宣传教育。农村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这句话我今天还是信的,但是机会很少。

所以我想今天要强调公平,什么叫公平?机会要均等。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在老家投资了一个云计算中心。为什么呢?因为研发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位,如果能把云计算放在宿迁了,未来我在宿迁可能要聘一两千名云计算运维等各种各样的员工。如果生活在宿迁的一名老家人,一年拿几十万的话,他在老家的日子,过得会好很多很多。能够让他们的父母生活到城市里面去,能够让他们父母把孩子们带到城里去,去上城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能够得到一次公平的机会。

在农村虽然很穷苦,但回忆起来的话,老实说都是快乐,其实并没有什么痛苦。在那种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村民和村民之间的关系,非常非常简单。

我就记得,我外婆如果生病了,就能看到我们村里面的村民,早上下的鸡蛋,鸡蛋还是热的,拿到我外婆家里面,能够拿油给煎个鸡蛋。基本上家里有点什么事情,周围邻居、全村实际上都会帮你。每家都很穷,但每家是竭尽了自己的所能来给你帮助。

所以我觉得我理解的乡愁,就是永远斩不断的,对家乡的那种思念,还有淡淡的一份忧虑。今天的宿迁可以说,比过去的宿迁可能强一百倍、一千倍都不止了,但是依然还是落后的。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也是努力。

用三个观点,来总结我今天的讲话,对老家的那种记忆:第一就是穷苦,第二是公平,第三就是爱和快乐。我也希望所有孩子们,以后都能像我一样,小时候得到的都是爱和快乐。

(摘自《开讲啦》第167期)

猜你喜欢

宿迁公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