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规律性特征

2016-09-20李远李荣海

求实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化逻辑毛泽东

李远++李荣海

[摘要]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塑造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历史生动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规律;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连续性规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律。当前,理论研究要改变落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状况,必须进行深刻的自省:研究重心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移;思维方法要凸显建设性思维;对中国“精神”的时代位置有充分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6)08-0004-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近百年推进和多个阶段的接力发展,已形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审视、梳理这段生动的历史,揭示和把脉其历史意义及规律性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推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持续发展,甚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进步意义

任何政党的建立,指导思想的选择与确立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涵蕴着政党的目标价值,预示着政党的群众基础,决定着政党的历史走向。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一选择取决于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更取决于理性自觉背后的客观必然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崩塌。一个曾在历史上屡创辉煌的泱泱大国,被亡国灭种的危险所笼罩。中国的出路何在?这一时代所提出的尖锐问题,诱引着各种救国方案出台亮相。君主立宪、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科学主义、实业教育救国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主张,无不因为在中国水土不服而夭折。“资本主义”方案的诱惑力最大,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阴影仍在,西方列强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事实,使人们对直接造成中国衰败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价值观念有着心理、情感上的排斥感,资本主义的选择及其试验在中国难以服膺人心,其失败结局不可避免。正在中国人民饱受思想挣扎的时候,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五四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自觉学习并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这次思想文化的跨国界流动,不是一般的文化吸收、移植,而是在中国社会实践处于彷徨无助的时候,被作为中国救亡图存和社会发展方向引领的精神武器自觉引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巨大能量,引领了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封建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跨越与转折,绘就出中国整个20世纪至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人接纳马克思主义,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社会的特殊体现。所以,当前一些企图排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议论,完全无视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和艰苦的实践选择,忽视了当时中国摆脱灭国绝种危险需要新思想引领时,马克思主义适时而至的历史背景。

但接受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中国历史进步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的一定时期,教条主义者占据领导地位,王明等人迈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步度量中国的“实际”,在以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寻求中国革命前途的理解上陷入迷途。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消弭了马克思的文本与中国实际的时空差距,无视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的特殊性,几乎使中国革命走入绝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到达延安之后,毛泽东从哲学上总结革命教训,于1937年写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哲学巨著《实践论》《矛盾论》。对这两部著作的意义,决不能从纯粹的哲学视角去体悟,而应在历史背景中,从理论与革命实践的交互作用中去解读。在这两部著作中,毛泽东批判了“思想不能随变化了客观情况而前进”的右倾错误,重点批判了“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现实性”,“把幻想看作真理”的教条主义错误[1](P295)。清理了思想根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循此开始了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在193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度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对后来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命题,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2](P534)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多重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闪耀出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价值就蕴涵在实践中,脱离了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会丧失。作为伟大的理论家、革命家,毛泽东深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危险即是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因此才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2](P707)教条主义总是以马克思理论的“正统”身份出现,颇迷惑人,这也是历史上教条主义屡次被抑制但又数度死灰复燃的原因所在。毛泽东以犀利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揭露其本质:“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3](P874)毛泽东经过艰辛探索,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实际上,“农村包围城市”的提出,相对于马克思工人革命和俄国的城市中心暴动,其理论革命的意义和思想震撼力丝毫不亚于后来的社会主义接纳市场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结,毛泽东继续推展历史,适时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并积极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完善、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促使20世纪上半叶党的事业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灿烂景象。

如何理解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肯定地说,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在探索中形成原创性结论。毛泽东所确立并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超越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首先,毛泽东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关系的理解上,始终坚持实践的前提、基础地位,对于以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现实,毛泽东不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立足于实践进行了自己的再理解、再创造,通过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以指导中国的现实发展。因此,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所谓语言、风格等外在形式的中国化,更是实质性内容的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的经验、做法以及理论,有许多是马克思书本上根本没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其次,毛泽东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原则,所渗透的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方向,既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坚持、发展的连续性,又对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拓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走向,提供了确定的历史起点和清晰的理论、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深厚历史感和明确方向感的统一,是毛泽东遗留给后人的最珍贵遗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时代特点,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P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针对社会上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怀疑,邓小平以“老祖宗不能丢”[4](P369)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毫不含糊地申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承续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推动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新飞跃。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连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规律的支配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过程。20世纪初,面对中国贫瘠落后的现状,谁是中国走向未来的主导力量?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共产党找到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因,促进了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和实践积累,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跨越,到今天形成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思想,中国不仅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亦耀亮世界。当然,历史的进步不会是直线性的,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由于党自身认识能力的历史局限,中国共产党也出现过失误,包括建党初由于理论和实际脱节造成的实践挫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文革”混乱,等。但这些失误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进步的方向。历史规律的必然性毕竟要通过偶然来表现,正是这无数的偶然,为社会发展的曲折、失误提供了可能和空间。但它不会影响人类历史上升的趋势。由此,任何以历史失误为借口虚无中共党史、国史的议论,都是不负责任的陈词滥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规律性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规律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实践中惯有的思维方式,是党应对未来发展的思维优势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多次强调,应在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确立从三大规律角度理解和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度自觉。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的近百年历史,无论从社会发展过程和阶段统一维度审视不同时期的特点,还是从领导主体维度理解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发展必然性是客观存在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和实践进程,是蕴含着深刻规律并由这些规律主导而展开和延伸的。以往,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虽有所研究,但由于其进程的历史厚度、内容展开的丰富性不充分,环境的局限使其研究难以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飞跃时期,尤其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位领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探索,在今天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资料更加丰厚,经验更为丰富,时机更加成熟。

(一)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实现什么样的结合以及怎样结合的问题,实质上,也就是理论和实践怎样统一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的逻辑出发点和方法论。审察理论和实践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就不单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某时段的实践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伴随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整个历史时期的长远大计,因此,没有完成式,只有进行式。这里所强调的二者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决不是某一个绝对性的理论和一个定型的实践,理论是随着实践的推进而被验证、修正、完善;实践则是在理论的引导下通过探索、纠错、创新,同样处于不断被展开历史逻辑中的实践。从结合的价值和目的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不仅仅是以获得中国式理论形态或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化为旨归,而是通过指导实践以发展中国为目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国化以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5](P21),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理论和历史辩证统一的逻辑中把握,体现出其深厚的历史感和严谨的逻辑性,凸显出其丰富的客观性和真理性,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角度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特征。理论的顺序展开过程属理论逻辑,社会实践的历史推进则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在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得以延伸,历史逻辑在理论逻辑的规定中得以展开,二者相互映衬、相互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从领导主体维度审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些理论浓缩着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凝结着我们党认识、解决时代主要矛盾的丰富经验,推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历史进步。同时,他们又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认识和解决了时代性课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中推进历史进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猜你喜欢

中国化逻辑毛泽东
逻辑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1949,毛泽东点将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