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2016-09-19柳礼泉陈方芳

船山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孝文化价值意蕴思想道德教育

柳礼泉 陈方芳

摘 要: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在千百年的历史嬗变中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探析其基本内涵并进行历史梳理,发现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要与时代需要、行为规范、道德舆论、典型示范、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相结合。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价值意蕴;思想道德教育

“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受到人们的推崇。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更离不开优秀传统孝文化的不断滋养。因此,深刻认识和探索“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嬗变,传统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意蕴,进而找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有效路径,是一项关键之举、迫切之举、必行之举。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历史钩沉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乃人伦之始,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作了生动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中云:“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正如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①可见,对孝道的重视程度,中国可谓世界之最。

什么是孝文化呢?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中讲到:“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②从狭义上说,孝文化主要指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尊敬和关爱;从广义上说,中华传统孝文化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专属于中国的文明形态。由此可知,孝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反映,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二)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能和以孝,烝烝治”。《尚书·尧典》也称:“(舜) 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可以发现,孝文化早在唐虞之时就已出现。

商周时期:明确提出孝的概念。据考究,“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商代卜辞中,孝字上是“爻”,意为男女结合繁衍后代为孝。对于周代,侯外庐先生曾指出:“德与孝是周代统治阶级的道德纲领,‘德以对天,‘孝以对祖是周代的伦理特色。”③《尚书》中的“周书”部分有多篇文章提及孝,如《微子之命》篇有言: “旧有令闻,恪慎克孝”;《康诰》篇云:“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等。另外,周代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伦理,倡导“孝养”,如《尚书·酒诰》中“孝养厥父母”,就是对孝敬赡养自己父母的明确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孝文化的成熟。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传统宗法基础上的孝道已经崩溃。在孔子看来,主要是因人们不再遵守西周宗法制下礼制规定的名位等级规范,而要恢复礼制,就必须重建孝道。这一时期关于“孝”的论述相当丰富,如《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既强调了孝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教人先教孝。《论语·为政》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曰:“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这两个“问孝之答”强调了对父母之孝,不仅要能养,更要礼敬,要始终保持愉悦容颜,其实是并不容易的。《孝经·纪孝行章》载: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也指明既养且敬,既要满足父母物质需要,更要让父母精神愉快。同时,孔子还主张“从义不从父”的谏亲之孝。如《孝经·谏诤章》记载:“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另外,孔子也主张“移孝为忠”等孝道观。孔子倡导的孝道,经过其后孟子、荀子等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

汉唐时期:“以孝治天下”。汉朝400多年的漫长统治中,统治者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指导下,把“以孝治天下”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孝”为道德风尚的社会,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成为汉代统治的典型政治特征。不仅皇帝以身作则,重孝行孝,还采用行政手段,设专职官员,“察举孝廉”选拔官吏,褒奖行孝悌者,严惩“不孝罪”者,重视《孝经》等。其实,汉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单从《孝经》的地位就可见一斑。《孝经》成书于汉初,集中论证了以孝治天下的原则。为了教化民众,《孝经》被列为学校的基本教材。汉平帝时则在地方的庠序设经师传授《孝经》,故东汉荀爽说: “汉制使天下诵《孝经》”(《后汉书·荀爽传》)。

到魏晋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相对削弱,孝文化也跟着有一定的弱化。但随着玄学的兴起,道教的推广,佛学的兴盛,中国文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特点。此时的孝文化是融合了儒释道的一些思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像唐玄宗两次注疏《孝经》,科考必修《孝经》,《唐律》重孝等。“孝”不仅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也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可见孝文化的价值所在。

宋元明清时期:重研究重教育重实践。在宋代,对孝道的学理研究及推行孝道教育是其显著的特点。当时,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儒学革新”之风,一大批学者投身“复古”之伍,探究古礼、考证古史等。在此影响下,《古文孝经》在宋代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典型代表就是司马光进呈的《古文孝经》和朱熹所作的《孝经勘误》。宋朝人家颐在《教子语》强调:“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孝道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宋代孝道教育在民间的普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宋朝的孝文化也产生了一些糟粕,像“存天理,灭人欲”“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为不孝。”等思想所强调的“忠孝合一”与“愚忠”“愚孝”思想在宋朝得到了肯定与张扬,这也成为后世所诟病的历史渊源。

在元代,统治者利用中原的孝文化来维护其统治,加大对《孝经》的研究力度,尤其是郭居敬编辑整理成书的《二十四孝》,则囊括了大舜的孝感动天、曾参的啮齿心痛、闵子骞的单衣顺母、汉文帝的亲尝汤药、郭巨的为母埋儿、董永的卖身葬父等宋代以前的24位孝子孝女的事迹,广为流传。

在明代,朱元璋以身作则,躬行孝道,被誉为“孝子皇帝”。明成祖认为孝是百善之首,是天经地义之理,只有通过孝道灌输,才能使人伦清明、民风纯化,因此,《孝顺事实》的编纂,在当时就具有安抚天下、教化民众的重要意义。

在清代,满清入关,学汉文,习儒学,鉴《孝经》,行“孝治”。像顺治、康熙、雍正都亲自注解《孝经》,清学者们对《孝经》的研究及其推广更是不遗余力,据统计,“清代《孝经》著作总计共有82部。”④

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梳理,要明白孝文化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伦理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被高度重视,也有被无情打倒。但“对于这样一份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既不可简单地肯定,也不可以简单的否定。”⑤要认识其对现实的重大意义,不断汲取其精华,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加大对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弘扬,为新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厚滋养。

二、传统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培育忠贞爱国情感

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孝”。因此胡适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⑥这种观点得到梁漱溟先生的认同,他说:“孝,固然首先是一家族或家庭道德德目,但其在中国传统伦理与传统文化中,实在是其逻辑之网上的纽带,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自是不错。”⑦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就是奠定于“孝道”之上的社会。那么,加大传统孝文化的弘扬其实就是在增强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认知认同,进而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而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对其文化的认同就是对这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这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校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在下降,对其认同和文化自信更是受新媒体所带来的西方文化、价值观、社会思潮等的影响而日趋式微,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天真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像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对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元宵节等却兴致大减。基于以上因素,弘扬传统孝文化将有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培育他们对祖国“母亲”的那份爱、自信与自豪。

(二)有助于懂得珍爱生命,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珍爱生命是传统孝文化的内在要求。儒家文化更是将其视为践行孝道的前提和基础。《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孟子强调:“不失其身而能事亲。”朱熹注曰: “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一失其身,则亏体辱亲,虽日用三牲之养,亦不足以为孝矣。”以上这些都强调了作为子女,应该保全身体、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像一些大学生遇到一点挫折或压力就选择轻生,留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局面。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而加强传统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在遇到挫折时调节自己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也有利于向大学生讲清、讲透个人身体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被视为父母身体的延续,而“身者, 父母之遗体也……能全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⑧要知道,子女能够爱护身体、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这也上升到对父母孝与不孝的高度了。

(三)有助于培养感恩情怀,推进爱的道德移情

传统的孝文化不仅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养、敬养,也点明了父母对子女的“三育恩情”,即“一是生育之情, 二是养育之恩, 三是教育之泽”⑨。对于这“三方恩情”,每一项对于子女都是缺一不可,每一项都凝聚着父母无私的心血。《诗经》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爱我,出入腹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都道出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作为子女,应该铭记这些恩情,化为感恩之举。

传统孝文化在强调对父母的敬与养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恩情怀扩大、推广开来,也就是孟子所强调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的道德移情。此时的感恩之情就不仅是对父母,更将是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与爱,并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将内心的感恩之情化为自觉的感恩之行。当前,一些大学生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父母恩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敦促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感恩教育。其实,弘扬传统孝文化,本身就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更是要他们培养感恩之情,不仅要感父母养育之恩,还要具有博爱胸怀,感导师之恩、感朋友之恩、感自然之恩、感祖国之恩,等等。

(四)有助于形成尊老风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传统孝文化的尊亲养亲敬亲的传承,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养成尊老敬老的道德共识。传统孝文化中的孝养父母、尊敬长者的优良传统,能在增强人们感恩意识中,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博爱的胸怀,进而形成尊老爱幼的观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中的这句话和孟子所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强调了既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也要同样的情感对待他人。

《孟子·万章》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传统孝文化这种尊亲敬亲表现,不仅是对父母的孝敬,更彰显着一个人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状况。正如有学者指出,真正具备家庭私德者往往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说得很有道理,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所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会道德教育就需要建立在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只有每个家庭都形成尊亲敬亲爱亲,才能逐步扩大到社会公德领域,使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将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推进,逐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另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有助于“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⑩,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而需要更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弘扬传统孝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弘扬传统孝文化与时代需要相结合

新常态下,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而“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时代的发展需要青年,而弘扬传统孝文化要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就需要抓关键,要与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将使青年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建设性人才。

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具有互促互进的巨大功效。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必须而且应该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国民心理的认同”?,所以在弘扬传统孝文化过程中要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中实现传统孝文化为现实发展服务。比如,个人层面,“孝”与爱国主义一脉同源,对孝的弘扬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国家层面,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形成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推动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发展,推动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弘扬传统孝文化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健全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规约作用,“能使那些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不出事,也才能使那些想做坏事的人不敢做坏事”?,否则就算再好的文化知识、道德体系也难以为人们所自觉地认知认同并践行。

传统孝文化作为我国道德伦理的重要组成,也需要行为规范来发挥其“硬约束”作用,进而从刚性的要求来推动传统孝文化的弘扬。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的考虑,要求从“两个融入”下功夫。一方面,将孝文化融入到国家层面的立法规定中。据调查,在这方面,与我国近邻的韩国做得比较成功,我国可以批判性地吸收借鉴,比如,学习韩国在法律和政策上进行鼓励和表彰那些尊老养老的家庭或个人,在法律法规中加大惩处不守孝道的行为,而对那些行孝尊老的给予优待和奖励。另一方面,将孝文化融入学校的日常行为准则、课程安排中。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孝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学生日常工作管理中,使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和行为有章可循。另外,孝文化的弘扬离不开高校的课堂教育,要规定学生每年上一定课时的孝文化及其相关课程。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与道德舆论相结合

如果说行为规范是“硬约束”的话,那么道德舆论就是“软约束”。相比“硬约束”,“软约束”的作用发挥相对更加隐蔽性、趣味性、感染性、持久性,也更具实效性,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弘扬传统孝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就需要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中融入传统孝道观、故事、人物等。这需要“两个借助”。一是借助新媒体技术。进入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媒体的汹涌而来,为孝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深入挖掘传统孝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感人事迹等,借助新媒体、微媒体、全媒体进行全方位的传播,实现孝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拍摄感恩父母的“微视频”,并组织评比筛选,将那些优秀作品放到校园网站、微信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增强影响力、感染力。二是借助传统节假日。这并不是说平时不宣传,而是说,平时要借助新媒体实现孝文化传播的常态化,节假日要加大传播力度,更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清明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要分别突出祭祀先辈和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性;在春节和元宵节,要强调“常回家看看”,阖家团圆的可贵;在母亲节、父亲节,要强调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教师节,要感恩导师们的教育恩情,等等。

(四)弘扬传统孝文化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毛泽东强调“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典型示范、榜样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其重要性、价值性,党的历届领导人也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像毛泽东树立的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好榜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弘扬传统孝文化借助这一成功实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而言之,需从“五个方面”着眼。第一,领导干部身先示范。以吏为师,古已有之,正所谓上行才能推动下效。第二,树立孝道榜样人物。发挥社会榜样人物的社会教育、引导功能。历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就有许多典型代表:像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2004年);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2007年);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2011年);坚持5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的孝子陈斌强(2012年);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2014年);等等。第三,推进“名人效应”。许多名人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很深刻,更是一些大学生的偶像。名人要严于律己,带头倡导并践行孝道,来影响青年粉丝。第四,加强“师道引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的教育和引导是大学生不断提升的关键,不仅要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灌输,更要进行实践带动。第五,发挥“朋辈效应”。大力宣传身边的大学生孝行孝举孝迹,引起同龄人心灵触动,相互学习。

(五)弘扬传统孝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容易出现知行脱节两张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实的孝道教育往往脱离了现实日常生活,仅仅强调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理论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一些学生对待“孝文化”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基于此,弘扬传统孝文化,必须贴近生活实践,回归生活实践。在当前,可以从“四个进行”来着力。其一,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他们的首任教师。父母自己首先应切实孝老敬老爱老,从“小”字着眼,引导孩子从小时候起做力所能及的孝行孝举。比如引导他们给长辈买礼物、过生日等“小行动”来表达“大感恩”。其二,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调动大学生课堂积极参与,使他们不仅知孝、懂孝,并学会如何重孝、行孝。其三,进行校园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各种校园主题活动。如校园主题征文、诗歌朗诵、辩论赛、“校园孝子”评选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孝风,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孝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其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像去敬老院进行帮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孝道弘扬”的社会大调查,以实地调查来切身感受当前的“孝道弘扬”状况,明白其重要性、必要性等。只有通过这些参与过程中的切身、真实体验,才能实现心灵的触动,化为自觉的实践养成。

【 注 释 】

①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1页。

②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④张崑将:《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⑤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9页。

⑥胡适:《胡适文存》第4册,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1130页。

⑦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页。

⑧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

⑨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3期。

⑩潘剑锋:《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历史作用》,《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

?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1期。

?柳礼泉、陈方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孝文化价值意蕴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