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云:中小型企业应发掘能力,全面参与全球价值链
2016-09-19
孔嘉辅
从GDP比例的角度来讲,中小型企业占GDP的比例非常之高,占就业创造的比例也非常高。中小型企业在出口以及全球贸易当中的代表性和所作出的贡献是不相称的,那么怎样让中小型企业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当中去,更能够体现中小型企业应有的价值?
在中小型企业这个议题当中,很多讨论都涉及到包容性的问题,即怎样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女性和年轻的创业者进入到全球经济发展的议程当中来,这也是我们讨论中小型企业的出发点。
GDP的50%来自于中小型企业,但在美国只有三分之一的贸易量来自中小型企业,这是不相称的。我们建议中小型企业应该以某种方式更深入地融入到世界价值链当中、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的贸易平台当中,并且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角度来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因此怎样建立起中小型企业某一种能力,让他们能够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当中来,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大企业的很多员工都擅长且能够完成各种标准(如卫生标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质量标准、社会标准等)的履行和实践,而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这样的资源和能力来满足所有标准。电子商务在此方面或可解决部分问题,如可在网上给中小型企业授予相关认证,让中小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全球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这也是我们经常在工作组当中讨论的问题。
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如何简化通关程序,让中小型企业参与全球贸易的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希望通过全球的安排和相关便利化的机制,来推动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更加活跃地参与到全球贸易当中,即通过认证或更多的便利性措施,让中小型企业参与出口。正如巴菲特所讲,不浪费每一次危机,因为它将会带给我们很多东西。1985年的经济危机促使一系列美国行业协会形成,帮助制造业企业出口,参与国际贸易。而如今,我们也处于经济疲软、亟须经济增长的环境之下,因此也需要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的价值链当中,寻求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我非常赞同把中小企业及包容性这样的主题放到工作组中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