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分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2016-09-19苗向阳郁惠珍王寅珏张建忠

职教通讯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检验

苗向阳,郁惠珍,王寅珏,张建忠,杜 玲

工业分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苗向阳,郁惠珍,王寅珏,张建忠,杜玲

中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模式。中高职衔接中,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最核心的问题。根据中高职工业分析类专业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的职业能力分析现状,针对职业能力存在重叠、倒挂等问题,重新梳理了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根据任务的难易和要求的高低,建立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职业分析;工作任务;工业分析类专业

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模式。中高职的衔接包括许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最核心的问题。[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太仓中专”)同属苏州市职教集团,近年来,两校在工业分析类专业“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应首当其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围绕中高职教育衔接这一重要课题,衔接专业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逻辑及内容的衔接、职业资格考证的衔接、课程开发机制保障等成为研究的焦点。其中,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是中高职教育衔接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它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工考证以及中高职学校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2]

“太仓中专”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中职)、“健雄学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职)同属于苏州市太仓市,又同属于工业分析类专业,主要为太仓及周边地区培养化学化工产品的质量分析与检验类人才。长期以来,中、高职的这两个专业各自为政,在人才培养目标界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设置、职业技能证书等方面存在着界定不清、交叉重叠、断层脱节、层次模糊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职与高职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而“3+3”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这两个专业重新审视不同培养层次下的人才定位、职业能力及课程教学的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

二、专业的职业分析

从课程开发技术的角度看,要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首先要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层次化描述。通常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包括三个核心环节,即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首先,是确定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然后,分析这些职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最后,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目前中高职两个专业的定位,将中高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列入表1。

表1 中职专业和高职专业职业岗位对照

从表1可以看出,中职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数量较少,描述上更宽泛,基础性更强;而高职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口径变窄,岗位层次提升,岗位数量增多,岗位方向变宽。通过分析,中职专业的化学品检验岗位、高职专业的化工产品分析检验岗位是中高职衔接的共有岗位。

(二)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中高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对两个层次专业所分析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列出中职专业共26个工作任务,见表2;高职专业共27个工作任务,见表3。将相同工作任务进行整理归纳。

表2 中职工业分析类专业对应的任务

表3 高职工业分析类专业对应的任务

表4所示为中职专业和高职专业相同工作任务对应比较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在高职专业27个工作任务中,有14个工作任务是与中职专业共有的,共有率达到52%。在中职专业26个工作任务中,有19个工作任务是与高职专业共有的,共有率为 73%。造成中职专业比高职专业共有率大的内部原因可能是中职专业缺少自己专有的特征工作任务,外部原因可能是高职专业过多地侵占了中职专业的工作任务。

(三)职业能力分析

表4 中职专业和高职专业相同工作任务对应比较分析

根据表4,按照中高职专业方案将相同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整理归纳,并进行差异性分析。14个工作任务所对应的15个观察点中,正相关差异6个,负相关差异3个,无差异5个,非相关差异1个。正相关差异占比40%,未超过50%。而无差异和负相关差异占比53%,均超过了50%。这说明,目前中高职衔接在职业能力方面未达到递进要求。可见,面向同一类职业岗位的中、高职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重叠、倒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时,对职业能力重新梳理,保持正相关差异、减少无差异、消除负差异、理清非相关差异。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

(一)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梳理

针对上述中高职职业能力存在的负差异、无差异等问题,围绕化学化工产品分析检验员这类核心岗位,按照工作任务从易到难、工作要求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职业能力进行重新梳理和描述。根据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设置中职、高职分别开设的相应课程,从而既保证了中职课程相对独立和完整,又加强了中职与高职课程之间目标与层次的递进。中职重点进行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与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职则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岗位工作的创新能力。中高职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及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具体设计案例见表5、表6。

表5 中职化学品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表6 高职化工产品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核心工作岗位岗位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课程化工产品分析检验员(核心岗位)9.检验实验用水10.准备仪器设备11.检测物理参数12.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方法或生物方法实施检验13.对照实验14.数据处理、校核原始记录15.填写检验报告16.分析检验误差的产生原因17.排除仪器设备故障、处理检验中突发事故18.保养维护仪器设备职业能力要求9.能按标准或规程,用液-液萃取、簿层层析、减压压缩等方法分离富集试样,或用规定方法分解试样;10.能用化学分析、仪器(电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析、物性参数检测、生物方法分析组分、物性或微生物指标;11.能正确进行试样的沉淀分析操作,包括称量和溶解、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和灼烧等;12.能正确进行标准溶液体积的温度校正;13.能对不同类型的滴定管和装有不同颜色溶液的滴定管正确读数;14.能识别标准滴定溶液及其有效期;15.能将标准试样(或管理试样、人工合成试样)与被测试样进行对照试验;16.能按其他标准分析方法与所用检验方法进行对照试验;17.能计算校正系数、校正测定结果,处理可疑值,验证检验方法、数据运算是否正确;18.能正确填写检验报告,做到内容完整、表述准确、字迹(或打印)清晰、判定无误;19.能及时发现所用仪器设备出现的一般故障;20.能排除所用仪器简单故障,处理检验过程中突发事故;21.有一定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能力化学品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药品分析与检验高聚物分析与检验分析仪器维护与保养

(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际上就是两者课程相互独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3]因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两个专业在对上述核心岗位进行职业能力梳理的基础上,对其他岗位也进行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分析,从而开发核心岗位、相关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具体开发过程是根据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中高职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课程内容,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最终形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见表7、表8。

表7 中职段课程体系设计

表8 高职段课程体系设计

开展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对中高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尝试,但在各门课程建设与实施层面还有许多工作,如课程标准的一体化制订、课程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的衔接开发、教学方式方法的贯通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对接等。这些工作仍需要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1]石帆,刘庆娜.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分析与探讨——以会计专业为例[J].河北企业,2015(3):78-79.

[2]汪小根,康大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4,41(12):227-228.

[3]陆正清,尹睿,王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以生物化工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37.

[责任编辑盛艳]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德国‘双元制’视野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406)

苗向阳,男,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郁惠珍,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王寅珏,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张建忠,男,江苏太仓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杜玲,女,江苏太仓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分析。

G712

A

1674-7747(2016)21-0024-0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检验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