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集群的内涵与特征辨析
2016-09-19靳小平贾兴洪
海 峰,靳小平,贾兴洪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物流集群的内涵与特征辨析
海峰,靳小平,贾兴洪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背景下,物流集群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对物流集群的内涵和特征认识不清,以致严重影响到物流集群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回顾产业集群理论入手,结合物流产业的自身属性,揭示了物流集群的内涵,明确了其独有特征,分析了在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物流集群;物流园区;内涵;特征;物联网
一、引言
物流产业是在物流需求的推动下,在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服务型产业,它已远远超出传统储运业的范畴。现代物流业是由物流基础设施业、第三方物流业、货主物流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系统业等构成的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的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形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伴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贸易的发展,物流产业呈现出物流资源要素与物流服务不断向特定的地理空间集聚(agglomeration)的现象,并进一步形成基于庞大货运体系和充满创新活力的物流集群(Logistics Cluster)。这些成功的案例既包括鹿特丹、新加坡等经济基础和物流服务较好的发达地区,也包括西班牙的萨拉戈萨、德国的莱比锡等一些具有区位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城市。这些快速成长的新兴的物流集群在孵化物流企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实现经济增长等方面,对相关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推动效率提升和创新发展的增长引擎。在中国,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领跑了物流集群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重庆、武汉、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也不甘落后,纷纷制定以物流园区为重点工程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探索促进物流集群健康成长的路径及举措。正如Luciana(2014)等在《集群研究的创立者与传播者》一文[1]中指出的那样:“集群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主题。集群理论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从经济学到管理与组织研究,从社会学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研究,从城市规划到创新研究,甚至进入政治领域,在许多国家集群被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广泛应用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境之中”。物流集群,作为物流产业组织的一种新的现象,不但是物流行业实践的核心内容,也是物流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对物流集群的研究是伴随着各地物流园区的丰富实践而兴起的。自2000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物流园区规划问题,选址、布局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物流园区的发展蓝图逐渐清晰起来,2003年物流园区的研究出现了井喷现象。2003、2004年迎来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热潮,王缉慈等著名学者关于发展产业集群的建议被物流研究学者所关注,于是产业集群理论开始运用于指导物流园区的发展,关于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效应、竞争优势以及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成为2004—2008年我国物流集群研究中的热点。2009年2月作为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此后的物流集群研究在宏观层面关注了政府的作用及集群化发展思路的可行性,在中观层面关注了物流集群和其他产业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则更关注物流资源、生产要素等因素对物流集群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并试图从共生的角度探索物流集群内企业关系的本质。2012年,规划期结束,我国物流集群研究进入第三阶段,多学科交叉特点更加突出,研究方向多元化特点鲜明,研究内容出现高度细化现象,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定量关系,集群的创新行为、演化过程,集聚度的测量、竞争力的评价等研究主题成为重要热点。
国外大规模物流集群的兴起及其广泛影响鼓舞着我国物流园区的实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于2015年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本次调查筛选核实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1210个*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见http://www.chinawuliu.com.cn/wlyq/201508/10/304052.shtml。本次调查的范围是:①限于署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等的单位和企业;②园区占地规模在150亩(0.1平方千米)及以上,并具有法人资格;③规划、在建、运营的实体单位。,堪称世界之最。目前,在产业政策紧缩和互联网经济的双重冲击下,物流园区正遭遇着多种问题困扰,园区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压力巨大。尤其是近两年,公路货运APP蓬勃兴起,物流园区要被公路货运平台取代的担忧广泛蔓延。这种担忧,表面上看是物流商业模式之争,实际上则反映出业内人士对以园区为载体的物流集群化发展方向缺乏信心。在中国,物流园区是企业和政府广为熟知的事物,相比之下物流集群却不被熟悉。物流集群在现时代的巨大价值使其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物流集群的本质是什么?物流园区与物流集群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国外的研究结论是否适合中国的实践?为何有些物流园区已经呈现出良好的集群效应,而有的园区却难逃低水平重复的怪圈?看似丰富的物流集群研究成果为何解决不了实践中的困惑?对物流集群内涵及特征认知的不充分已经严重制约了物流集群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相比于普遍存在的制造业集群,物流集群有着很多独有的规律和特征。本文将通过文献梳理和现实考察,揭示物流集群的特定内涵,基于物流产业的属性归纳物流集群的独有特征。
二、物流集群的定义与内涵
(一)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回顾
物流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无疑也应该属于产业集群的范畴,对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回顾将有助于认识物流集群。对集群和区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的开创性贡献[2],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1950年代前,连同马歇尔,亚当·斯密、熊彼特、艾尔弗雷德·韦伯、科斯及胡佛(1937,1948)和霍特林(1929)分别从经济地理学和区位理论方面做出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贡献[3-9]。在上世纪50年代,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概念[10],对欧洲学术界产生了强大的影响,斯蒂格勒(1951)对专业化的反思[11],对专业化(外部)经济的本质进行了解释。从20世纪60年代的文献中,集群概念借用了一些来自钱德勒(1962)对战略组织问题的思考[12],关注集群中学习过程[13]( 1962)。在20世纪70年代,集群研究重点转移到交易成本和社会网络[14-15]。20 世纪80年代,斯科特、斯托伯、哈里森等试图建立地区经济动态学新产业空间的理论框架[16-18]。集群概念的整体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重大突破,波特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9-21](1998,1990,2000),他系统提出了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同期,克鲁格曼(1991)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经济区位理论[22],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突出贡献,之后,一批经济学家聚焦于集聚的原因和后果的研究。进入新世纪,关于集群的研究继承了蓬勃发展之势,大量的期刊和众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
(二)国外代表性的物流集群定义
国外的研究很少使用“物流集群”和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学者们几乎没有明确给出物流集群的含义,更多是从产业边界角度界定物流集群。
微观角度上看,Wiegmans等(1999)是较早对物流集群进行界定的学者,认为物流集群是围绕内陆货运中心建立起来的货运终端,主要由各类货运企业组成[23]。许多国内外学者,如Elbert等(2008)Sheffi(2012)、Rivera(2014)、Heuvel等(2014)等都认为物流集群是物流相关组织、机构的组合,核心构成是物流服务商LSP,还包括各类供应商、对物流活动依赖度高的客户以及相关组织,对物流集群的研究应该关注物流主体相互间的关联,尤其是协同关系[24-27]。
宏观角度上的研究则主要从空间和经济角度进行。Waldheim等(2008)以功能为标准将物流集群界定为生产性配送集群、消费性配送集群和仓储集群三大类型[28]。英国Trends Business Research研究公司和PAWA咨询公司(2008)年对英国中东部地区物流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产业SIC码为基础,从广义的角度对物流产业和物流集群进行了界定。与此类似,Corbitt(2014)利用产业编码界定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物流集群所包含的产业范围:公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终端、港口[29]。Lindsey等(2014)认为具有稳健竞争力的物流枢纽城市等同于物流集群[30]。Prause (2014)认为运输通道和转运枢纽都可以被视为物流集群[31]。Notteboom等(2009)将物流集群分为物流园区、物流通道、物流池和物流极四种类型[3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尤西·谢菲在其 2012年 10月出版的专著“Logistics Clusters: Delivering Value and Driving Growth”*该书于2015年已被岑雪品、王微译为中文版《物流集群》出版发行。中指出“从货运数据排名和配送中心、仓库、物流公司数量、密度、制造业和零售商的物流业务来看,鹿特丹、新加坡和上海的大规模物流作业群毫无疑问是集群。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区分、界定集群的定义是什么。不同作者使用不同的术语,比如集群、枢纽或中心,来描述物流活动密集的区域,世界各地商界使用的术语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混淆”。进而作者给出了如下的定义“相对当地居民或经济来讲,一个物流活动集中度非常高的地区”,并使用“双因子标准”——“横向集群物流商数”和“被研究地区物流机构数量的指数”来衡量物流活动的集中度。随后,作者又指出“不同物流集群的规模明显不同”、“集群没有明确的边界,没有中央权威式管理,是物流企业、设施的群体,有物流密集型业务”、“物流集群是可扩展的地区,通常包含多个园区以及一系列物流相关的其他设施”、“集群也可以是跨行政区域或管辖边界的”[25]。
(三)对国内代表性的物流集群定义的梳理
集群的概念是模糊的,模糊性恰恰是集群的演化性质的根本[1],文献中人们往往将集群、集聚、产业区等概念混用。物流集群是物流研究中的一个较小分支,概念使用十分混乱,为最大限度获取相关文献,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博士、硕士和国内会议四个数据库中以下列检索式对数据库进行检索:主题中包含“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企业集群、物流产业集聚、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产业群、物流企业群、物流集群、物流集聚、物流产业and集聚、物流企业and集聚”中的任意一项或篇名中包含“物流园区and集群、物流园区and集聚”中的任意一项(均要求精确匹配)。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们筛选出440篇物流集群相关中文文献,在这些文献的关键词中,物流集群(类)出现频次高达208次,其中物流产业集群125次,物流集群21次,港口物流产业集群15次,物流产业集聚14次,物流企业集群14次,物流集聚区7次,物流集聚6次,物流产业集聚区4次,物流产业群1次,这也说明物流集群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仍然不够清晰,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规范。
物流集群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05年及之前在文章中提及“物流集群”或相关概念的文章共有8篇[33-40]。从这8篇10年前的早期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物流集群的早期研究存在以下特点:(1)用词较为混乱,含义差异较大。文献中出现的相关概念有物流经济带、物流圈、物流集聚区、物流集聚带、物流企业集群、物流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甚至有些作者在同一篇文献中使用了两个概念。王金成、刘承良等人首先使用物流经济带、物流圈、物流集聚区、物流集聚带,在含义上侧重物流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关注物流要素的空间结构;文海旭、王瑛、支燕、章建新等人倾向使用物流(产业/企业)集群的概念,在含义上侧重物流企业等主体的空间集中,关注物流主体相互间的关联。(2)上述概念多出现在摘要中,仅有3篇文献在题名中出现,多数作者没有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定义,仅有文海旭和王瑛做了简单表述。
表1 物流集群概念的源起
国内对物流集群概念界定的文献有上百篇。为了探寻公认的物流集群的内涵,笔者按年均被引频次对文献作者进行了排序,识别出物流集群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前20位作者,逐一翻阅他们的入选文献,找到了10个关于物流(产业/企业)集群的定义表述[41-50]。逐一解读这些定义,识别出其关键信息,汇总如表2所示。
从汇总表中可以发现多数定义均在区域、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及其关系、主体构成等方面给出了清晰的表述,定义词主要有现象、网络、系统、群体、群落、整体、产业链等。由此,我们可以对物流集群的内涵进行初步归纳:物流集群作为产业集群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1)由物流服务商和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2)地理上邻近,(3)彼此相互联系。
(四)物流集群概念辨析
波特对集群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波特(1998)的定义[19],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这一定义也得到经济地理学者的接纳。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集群研究进行跟踪[51]。国内学者王缉慈深受波特思想的影响,在集群理论的引入和推广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也曾(2006)阐述产业集群概念的本义:产业集群是一群在地理上邻近而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它们具有产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通过联系和互动,在区域中产生外部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并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技术创新[52]。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物流集群的定义高度相似于波特给集群所下的定义“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最大的不同是强调了物流集群的核心是物流企业,并明确了物流集群的成员构成及相互关系,定义词的选用(现象、网络、系统、群体、群落、整体、产业链)则反映出物流集群内涵的丰富性和研究者视角的多元化。正如同波特的定义被指出缺乏地理上清晰的边界一样,上述物流集群定义中虽然强调了在某一“区域”或“地理”或“空间”上的“集聚/聚集/集中/靠近”,但却仍然难以使其边界清晰起来,这一弹性表述因为缺乏可操作的衡量指标从而无法用来衡量物流集群的现实存在。
表2 物流集群定义的归纳
谢菲是一位高度关注物流实践的学者,历经多年考察和调研,遍访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集群,形成了丰富而直观的印象,“一个物流活动集中度非常高的地区”,谢菲的定义既传统又有新意。一方面,这一表述极为传统和中庸,看似涵盖极广却又忽略了物流集群大量的本质属性。王缉慈曾明确指出:“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具有仅仅将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经营地点的涵义 (site of operation) ;而新的集群概念具有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的涵义(site of interaction) ,通过互动而促进创新,既包括高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低技术的创新’甚至‘无技术的创新’”[53]。谢菲的这一定义恰恰来自于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既未提及集群的主体构成也未体现主体间的关系,忽略了集群的“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的含义。另一方面,该定义附带了“双因子标准”来衡量物流活动的集中度,是对区位熵方法的修正与发展*区位熵方法是产业集聚测度的重要方法,该方法也经常用于物流业集聚的定量研究。,也让物流集群的识别有了定量依据,颇具新意。但书中并未明确参考性标准,其可操作性尚待检验。
(五)物流集群的内涵
物流集群的定义众多,通过对集群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归纳定义,结合产业集群的经典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物流集群的内涵。
1.物流活动聚集的空间区域
彼此邻近的主体才能形成一个集群,物流产业同样如此。通过观察各主城区物流企业网点的空间分布图,明显感觉到它的分布不是均质的,存在多个网点集中在某个较小的地理空间上的现象[54]。值得注意的是物流集群的地理邻近的界定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实中的物流集群一般是不设围墙的,活动地域也不一定完全连接在一起。在一个城区范围内,散布在交通要道出入口的若干物流企业可以称为邻近;在省域或更大区域范围内,集中分布于一个城市的物流企业也可谓邻近。
谢菲认为物流集群没有明确的边界,没有中央权威式管理,而物流园区的所有权和地理边界非常明显,认为园区和集群是不同的。对此,笔者并不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物流活动在的自发集聚随着城市的扩展而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政府规划的数量众多的物流园区。从地理邻近的角度来讲,“没有明确边界”的邻近和园区内的邻近并无本质不同。物流园区都有开发机构,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机构并不是中央权威式管理,相当多的开发机构甚至不参与物流活动,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另外,谢菲反复赞誉的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集群本身就是以近年来开发的PLAZA物流园为核心部分构成的。所以,物流集群与物流园区的最大区别不应该是有无明确的地理边界和所有权。
“物流集群”进入了政府研究报告甚至正式文件,更见诸于物流学科的专著和研究论文中(国内学术界对物流集群一词使用频率较高,在政府文件或报告中也偶尔提及),但在现实特定实体的称谓中几乎不用该名称,使用较多的则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物流地产及集成物流服务功能的交易中心,其中物流园区一词使用频率最高。目前物流集群在地域上主要表现为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两类,而且这两类集群也符合国际物流发展规律。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基础设施,但这种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在此布局,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便形成了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空间载体,也即形成了集群。分析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分析物流企业集群[35]。这种认识在国内得到普遍的认同:有一些学者们认为物流园区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39],是物流专业化、规模化、协同集约发展的区域[55],将物流园区看成是物流集群的初始形态,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56]。拥有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 分工协作关系明确, 竞争优势明显的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45]。我国以开发区、保税区、港口、机场以及传统物资储运企业为轴心,已经形成一些颇具规模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等物流企业集群[50]。
2.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多元主体
产业集群总是由若干企业和相关机构组成的,物流集群也不例外。众多的物流企业是物流集群最为重要的构成主体。伴随着物流需求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形成与调整,当前大多数物流集群被人为催生,属二次系统,集群的形成、演化和治理除了市场手段外还需要大量的政府引导和其它相关机构的协调与配套,因此物流集群的主体必然多样。总的来说,物流集群的行为主体包括以下三种。
企业。包括物流服务提供商和辅助型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主要有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活动以及将它们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的活动作为其核心业务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在集群内开展配送作业活动的零售商、制造商、配送商,以及物流业务占重要地位的实业型公司以及物流基础设施运营商,物流装备提供商(如托盘运营商,物流装备租赁商等)。辅助型服务商包括金融、法律、咨询、广告等方面的服务提供商。谢菲认为物流集群包括三种主要类型的企业:(1)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如第三方物流、运输、仓储、货代、报关行等;(2)企业物流,如零售商、制造商(在许多情况下是售后零部件)和分销商的配送运作;(3)为物流企业服务的企业,如提供卡车维修、物流软件、法律事务、物流金融等业务。
机构。机构有两类:一类是提供知识的机构,另一类是为行为主体提供服务的机构,前者是与物流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性科研机构和大学、职业学校、物流技术创新中心、物流技术标准机构等;后者为服务机构,包括促进企业之间互动,企业和科教机构之间互动以及合作的政府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如商会、物流行业协会等。
政府。把政府作为物流集群的行为主体是有争议的。当政府以园区管委会的方式参与物流集群管理的时候就应该被视为集群的行为主体。在物流集群中,政府扮演着强大的职能角色:包括形成物流资产的角色(如通过公共投资建设大规模共享型基础设施,土地使用许可与规制,通过激励、补贴、税收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出台鼓励物流发展的法律和规范,政府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和集群关系的调解者(mediation,如内部集群治理与管辖,集群间的合作、针对公司和外国政府的营销推介、发展国际贸易往来、开展会展活动等)。
3.主体间联系广泛,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企业在城市的地理邻近并不必然形成产业集群[52]。聚集在一起的物流企业要想成为物流集群还必须实现组织邻近。有联系才有合作,有合作才有集聚效益。物流集群是一个具有相对密集物流活动和强大物流服务能力的复杂经济体,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和不断创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多样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25]。物流集群中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地理联系,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有契约式的合作联系和非契约的互补式业务分割。除了物流企业间的联系也有物流企业与合作机构、辅助机构的联系。丰富的联系赋予了集群不竭的活力,促进了物流集群的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Sheffi(2012)、Rivera(2014)、Prause(2014)格外强调增值服务,认为这项功能是物流集群创造价值的源泉,也是其与一般产业集群的本质区别[25-26,57]。
谢菲对物流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了分类,事实上,这些企业间也存在着产业链关系[58]。物流产业链包括4个类型主体:物流供应商,如区域运输公司、长途运输公司、储存企业、装卸公司;物流生产者,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消费者,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家庭等;为上述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如卡车维修业务、软件提供商、专业律师事务所、国际金融服务等。
当前世界流行的集群概念和理论是在发达工业化国家某些区域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所谓集群与此有天壤之别,甚至大相径庭[59]。理想的集群是个动态的概念,物流集群的形态也固然应该是个多元化的存在。物流活动、物流企业集中到集聚区是为了寻求集中以后的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的规模效益。不管现实中的形态用的是什么名称,只要顺应了发展趋势、符合物流集群的本义都应该算作物流集群。
三、基于产业属性的物流集群特征分析
特征指某一事物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质,是区别于其他物质的基本征象和标志,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物流产业具有独特的自身属性,而这些属性决定了物流集群除了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
(一)物流产业的属性
1.物流业的产业地位
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物流业区位熵与三一产业比高度线性相关[60],伴随着产业高级化进程,物流业集聚水平将持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势必得到强化,物流业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渗透、融合将更加频繁,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甚至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物流增值活动的大量涌现就是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现实结果。
2.物流活动的运作属性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唯一解决供需时空矛盾的产业,物流活动在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运作规律。持续深化的产业融合和网络延伸使得物流企业运作活动表现出跨地域、多服务对象、网络化等特点。跨地域的实体流动要求物流活动对区位条件非常敏感,良好的物流区位条件将大大降低跨区域流动的成本并显著提升流动效率;多服务对象则决定了物流资源和物流服务能力的深入整合,既包括物流企业内的整合也包括企业间的整合;运营的网络化已经远远超越单一物流企业网点空间布局的范畴,全球视野的物流网络布局优化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化赋予了不同节点和连线以不同的功能地位。
(二)物流集群的特征
1.区位选择性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物流服务,但服务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各种各样的物品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创造,对服务提供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有特定要求,物流集群只能出现在经济、交通等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尤西·谢菲经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多个物流集群的系统研究认为地理因素是影响物流集群形成的首要因素,鹿特丹、新加坡、孟菲斯、萨拉戈萨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特性。《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分为三级,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近三年来国家规划的节点城市物流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其中一级物流园区节点城市的园区数量由2012年的279家增长到2015年的445家;二级物流园区节点城市的园区数量从2012年的165家增长到2015年的366家。国家布局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数量占全国物流园区总数的65%。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交通便捷仍然是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首要条件,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园区品牌好分别排在第二、三、四位。
2.设施依赖性
物流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物流集群往往依托关键的基础设施而逐渐形成。基础设施往往包括两个重要方面:物质性基础设施——公用工程、水路作业基础设施、陆路作业基础设施、彼此连接相互影响的网络型基础设施(比如:公路、铁路、内陆水道、机场和航线);配套性基础设施——解决现金问题的金融基础架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货运燃料的能源基础设施(如加油设备、燃料输送设施等)、高端基础设施。物流集群主要围绕多式联运货场、港口和机场等这样的大型运输整合中心发展,并利用大型运输工具将这些中心乃至集群连接成网。新加坡通过港口和机场保证每年5000多亿美元的商品顺利流经。
3.需求驱动性
物流集群发展的原动力是物流需求,虽然物流集群可以反作用于物流需求,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以吸引更多物流需求,但物流集聚的形成一定依赖于持续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需求包括但绝不仅仅限于本地的物流需求,物流的必经之地也许就是物流集群最理想的诞生地。萨拉戈萨、莱比锡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城市,本地经济并不发达,凭借区位优势和区外物流需求快速成长为欧洲重要的新兴物流集群。物流需求的大小决定了物流集群的规模,物流需求的丰富性决定了物流集群企业联系的复杂水平。
4.资源多样性
物流集群是以区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产业需求资源和政策资源等多种共享性资源吸引物流企业及各类相关机构扎堆聚集而形成的,在特定的区域内共享性资源与企业、机构的私有资源之间形成互动、依存关系,从而影响甚至决定了物流集群多元主体的关系状态。
5.信息支撑性
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物流集群运作过程中会产生海量信息流。信息是物流服务需求的表现,是物流运作的产物,是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也是物流集群得以协同的媒介。在物流集群内部和物流集群之间都应该有着完善的信息处理平台。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齐全。新加坡政府的“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同时,物流企业都斥资数百万美元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通过公司的技术平台,客户随时可以了解所托运货物当时的空间位置、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
6.功能层次性
按照空间经济学的空间自选择理论,各项物流资源的选择性流动必然导致分层现象,使得物流集群呈现出规模与效率的巨大分化。物流集群间存在合作、协同等治理方面的需求。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空间位移是物流服务的核心内容,因此,物流服务运营商只有通过与区域性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区域内物流集群)的设施运营商、物流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跨区域的物流客户服务,才能提高物流服务商的服务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网络协同是作为物流节点的物流集群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在网络协同运作的要求下,每个物流集群都会有其独特的物流功能结构,辐射范围有大有小,集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异,这是市场的需要,也是竞争中共生的必然。
四、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被认为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最本质特征。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现代物流则成为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智慧物流被列入物联网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在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库存监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等现代流通应用系统,建设跨区域、行业、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项任务。物联网为现代物流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物流集群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在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已经表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一)高效率集成化的跨企业运作成为主流
在物联网的推动下,物流集群内部企业间协同合作、共享资源的技术障碍不复存在,供应链、服务链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实时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清晰可视,企业间的运作指令依据物流全过程优化原则由系统自动生成,跨企业的高效率集成化物流运作将成为物流集群提供物流服务的主流模式。物流集群的运作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主要表现为发现新需求、创造新服务、开创新模式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创新行为。
(二)依托枢纽城市的多园区物流集群大量涌现
在物联网环境下,智慧物流与智慧城市将协调发展,基于园区的物流集群向依托城市的物流集群演化。新兴市场快速发展会催生更多的物流集群,新的运输通道及贸易线路的拓展将加速全球物流集群布局的调整。在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的作用下枢纽城市的物流地位进一步加强,把区域干线运输、节点物流资源聚集,将分拨运输和终端配送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城市将形成多个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物流基地、港口、公路港、航空港等)在基础设施和专业细分物流方面差异化发展格局,园区边界弱化,借助物联网多个物流园区紧密连接,协同运作,大幅提高枢纽城市物流服务能力,为区域产业链和全球供应链提供强大支撑。
(三)跨区域的网络化物流集群模式将成为现实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正深度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界限变得模糊,跨国界的物流集群将成为必然,国际国内衔接一体化的物流集群呼之欲出。跨区域选址,甚至将物流园区建到国外,借助物联网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的物流园区互联互通,通过干线的运输衔接,可以打造网络化的集群模式[61]。网络化物流集群体现了物流活动的本质规律,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动顺应,是物流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
五、结束语
前面我们提到,物流集群(类)术语很多,如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企业集群、物流产业集聚、物流集群、物流集聚等等,概念混用现象很普遍,也有很多作者比较这些类似概念并试图给出更加清晰的边界。笔者认为所有该类概念虽然在侧重点上略有差异,但在要素构成上都突出了物流企业(活动)在区域(地理)上的集聚,暗含了相同的竞争优势,作为发展战略则具有相同的目标指向,用“物流集群”涵盖其他类似概念应该是最为全面和恰当的。
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地理现象,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现象的经验总结,还可以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集群或群集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把某区域的发展视为地理集聚而相互依赖和合作的企业和机构共生共荣的过程[59]。同样的道理,物流集群也拥有若干个侧面:一群共生、互补的物流企业及相关机构的集合,这个集合所存在的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区域上一种物流企业协调运作的现象,一个物流及相关机构互动关系持续演进的过程,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现实的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视角。
物流集群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从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功能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到物流服务商及相关机构的竞争、博弈,再到物流集群的网络协同,伴随物流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物流集群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物流集群的形成受优越的交通区位、分化的物流需求、以资源集成为基础的物流合作、制度分割和良好的运作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集群系统圈层的发育物流集群的发展过程表现为酝酿期、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更新及演进等五个时期[62]。
尽管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地理邻近和产业集群的集聚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但这两组概念的来源完全不同[63]。在中国物流集群最主要的存在形态应该是数量众多的物流园区,但物流园区并非必然地发展成为物流集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园区开发商,在软硬兼施地将物流企业请到园区后一定要牢记:要想发挥园区的集群效应就需要把园区培育成真正的物流集群,以物流集群的三个内涵为目标,以物流集群的六项特征为标尺,以物流集群发展趋势为指引,促进分工合作、推进资源整合、不断开拓创新,方能做到方向不迷失,道路不迂回,充分利用物流集群的综合优势,将现代物流业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极致。
[1] Lazzeretti Luciana, Sedita Silvia Rita, Caloffi Annalisa. Founders and disseminators of cluster research[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1): 21-43.
[2] Marshall, A. (192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revised edn. London: Macmillan; reprinted by Prometheus Books, 1st edn., 1890.
[3] Smith, A. (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 Strahan and Cadell.
[4] Schumpeter, J.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Weber, A. (1909)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C. J. Friedrich (Transl.).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386-405.
[7] Hoover, E. M. (1937) Location theory and the shoe leather industries.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Hoover, E. M. (1948)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New York: McGraw-Hill.
[9] Hotelling, H. (1929)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 Economic Journal, 39: 41-57.
[10] Perroux, F. (1955) Note sur l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ce. Economie Appliqueé, 8: 307-320.
[11] Stigler, G. J. (1951)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9: 185-193.
[12] Chandler, A.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3] Arrow, K. J. (1962)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 155-173.
[14] Williamson, O.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5] Freeman, L. C. (1979)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215-239.
[16] Scott, A. J. (1988) New Industrial spaces: Flexi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London: Pion.
[17] Storper, M. (1995) The resurgence of regional economies, 10 years later.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 191-221.
[18] Harrison, B. (1992) Industrial districts: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Regional Studies, 26: 469-483.
[19] 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November/December.
[20] Porter, M.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21] Porter, M. E. (2000)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 15-31.
[22] Krugman, 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 483-499.
[23] Bart W Wiegmans, Enno Masurel , Peter Nijkamp. Intermodal freight terminals: an analysis of the terminal market [J].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1999(23):105-128.
[24] Elbert R R, Schönberger. Logistics Clusters—how regional value chains speed up global supply chains[M].Publications of Darmstadt Technical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Business Studies.2008:233-245.
[25]Sheffi Y. Logistics cluster:delivering value and driving growth[M]. MIT press.2012.(尤西·谢菲 著, 岑雪品, 王微译. 物流集群[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9月.)
[26]Rivera Liliana. Logistics clusters: prevalence and impact[D]. MIT.2014.
[27]Van den Heuvel, De Langen, Van Donselaar, Fransoo. Proximity matters: symergies through co-location of logistics establish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 Applications.2014,17(5):377-395.
[28] Waldheim C, Berger A.logistics landscape[J]. Landscape Journal, 2008. 27( 2): 219-246.
[29] PremChhetri Tim Butcher Brian Corbitt .Characterising spatial logistics employment clus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4. 44 (3): 221- 241.
[30] Christopher Lindsey, Hani S, Mahmassani, Matt Mullarkey, Terry Nash, Steven Rothberg. Regional logistics hubs, freight activity and industrial space dem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4 (11): 98-104.
[31]GunnarPra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Clusters in green transport corridors [J].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2014. 4(1): 59-68.
[32] Notteboom T, Rodrigue JP. Inland terminals within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supply chains[J]. Transport & Communications Bulleti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2009(78).
[33]王成金. 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2.
[34]刘承良,朱俊林,徐亮. 我国物流产业基本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3): 170-172.
[35]王成金. 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6]文海旭. 基于集群理论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D].武汉大学, 2005.
[37]王瑛.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8]支燕. 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3): 39-42.
[39]章建新,李锦谨. 从天津保税物流园区透视物流企业集群的功能升级[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21): 44-46.
[40]王晓阳. 区港联动与南京产业集群的发展[J]. 改革与开放, 2005(11): 38-39.
[41]周昌林. 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政府作用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11): 11-14.
[42]章建新. 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 经济问题, 2007(1): 119-121.
[43]李兰冰. 物流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研究与政策启示[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10): 16-22.
[44]傅淞. 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2): 71-72.
[45]杨春河.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46]彭永芳,刘文艳.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2): 20-22.
[47]周凌云,穆东. 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26-31.
[48]杨自辉,邓恩,林安源. 湖南物流产业集群系统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10(3): 426-430.
[49]慕静. 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行为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9): 5-11.
[50]唐卫宁,徐福缘.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12(4): 25-29.
[51]王缉慈.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 地理学报, 2004, (S1): 47-52.
[52]王缉慈,谭文柱,林涛,等. 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2): 1-6.
[53]王缉慈,王敬甯. 中国产业集群研究中的概念性问题[J]. 世界地理研究, 2007,(4): 89-97.
[54]贾兴洪. 河南省物流企业网点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9): 10-12.
[55]梁世翔. 基于ITS的物流园区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6]周通. 论物流集群与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57]GunnarPra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clusters in green transport corridors [J].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2014. 4(1): 59-68.
[58]汤国生. 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J]. 中国流通经济, 2014(4): 65-69.
[59]王缉慈. 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 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
[60]贾兴洪,海峰. 物流业空间集聚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以河南省18地市为例[J]. 兰州学刊, 2015,(2): 178-183
[61]汪鸣. 城市物流创新方向与任务——在2016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的主题演讲[EB/OL]. 中国物流学会, 2016-07-18.
[62]贾兴洪. 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的构成及演进[J]. 中国市场, 2007,(23): 55-56.
[63]王缉慈.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J]. 中国软科学, 2005,(12): 91-98.
(本文责编:海洋)
An Analysis on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Logistics Cluster
HAI Feng, JIN Xiao-ping, JIA Xing-ho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economy highlighting the downside risks, the logistics cluster has a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owever,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cluster are not clearly know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cluster.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 combined with its own propertie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ogistics cluster, clear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analyses logistics cluster’s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 cluster; logistics park; connotation; features; IOT(Internet of Things)
2016-05-21
2016-07-22
海峰(1962-),男,辽宁沈阳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F252
A
1002-9753(2016)08-0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