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也能“换”回来

2016-09-19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辅导班筷子爷爷奶奶

幸福也能“换”回来

一辈子总是用右手写字、做事,到老了我才觉得老用一种姿势,真是太乏味太累了。没想到,当我无意间试着用左手去写字,去拿筷子,去做其他事时,那老掉牙的生活,突然让我换出了新鲜感。

从小到老,在生活上低调的我,连穿衣服都钟情于两种颜色,不是蓝,就是灰,孙辈们总说我没生机。后来我买了一套水红色的运动服,当我穿上到广场上锻炼时,迎面走过来的老伙计们都惊讶地说:“老牛,咋就一下年轻了10岁呢?”说得我轻飘飘地。回家时,突然想照镜子了。我对着大镜子一照,还真像老伙计们说的那样。从此,我就时不时地试着去穿一些色彩鲜艳的衣服,这下,还真让我找回了久违的青春活力。

最有意思的是那天遛弯儿,我无意间和玩伴发生了点小矛盾,当我闷闷不乐地准备回家时,一生气就绕过来时的老路,走了一条以前没走过的路,路途中竟然喜遇失联二十几年的一位老工友,我们一起到小饭馆里喝了几杯。喝到兴致高时,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和我生闷气的那个老玩伴,我打电话把他叫来一聚。那天,我们三人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完的工友情,什么不快,早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了。

是啊,老人不能变成年轻人,可是老人去换换自己的老习惯,就能换出新感觉。一条道走到天黑的老人,那是傻,而不是有个性。尤其是当我们这些自认为要强了一辈子的老人,面临别人不能理解我们,和我们无法接受别人时,完全可以让自己换一个视角,换一种习惯去面对眼前的困境,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片美丽的蓝天。比如说,儿女们工作忙,逢年过节不能按时来看我们时,我们与其在家里干等着生闷气,倒不如换换老祖宗传下来的老习惯,主动地去看望小辈,这样我们不就能及时地享受到我们渴望的天伦之乐了吗?本来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用,而儿女们则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为什么非要死搬教条地去较真呢?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转换个角色,无论是对己,还是对儿女,都是双赢。

其实不是生活太无情,而是我们有时太较真。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换换老观念、老习惯和老生活方式,那么我们这些生活在夕阳下的老人,就能随时随地找回我们想要的那种充满激情的新感觉。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吗?

(《三晋都市报》)

钱和家庭哪个更重要

我们中国人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没想到,那几位澳洲朋友说:“你别生气,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

我愕然,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所以,华人的孩子尽管学业上很优秀,但他们总是觉得和当地人比起来,父母更关心的是家庭的金钱收入、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快乐。”

“是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们中国人说这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多挣些钱,但每一代都说自己赚钱是为了下一代,那么究竟哪一代会真正地使用这笔钱呢?”

“生命是那么短暂,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账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

“为了工作,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要在我们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所以我们被派到海外来,就一定是全家一起来。他们要是不愿意来,我就不可能接受这项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

确实如此,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的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等买上房子,或还完贷款,就可以轻松了!”——等着吧,房子完了,还有孩子呢!又有多少孕妇,“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生下来更麻烦,还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有多少小孩子家长,“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熬吧。”——上学更轻松不了,各种辅导班,还不如幼儿园省事!

多少的家长,在为了一个小升初,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脱了!”——小学完了,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只好等大学再玩了。“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没有负担了。”——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结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为了未来,今天积累能量、积累证书,积累票子。结果就是抱怨,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其实中国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所以,钱和家庭,到底该怎样取舍,你想明白了吗?

(新浪网)

一人一半,才是伴

我跟太太恋爱八年结婚,婚后十七年,总共认识了二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日夜相伴,身旁偶尔没有她,感觉很爽,但是,倘若此后一辈子没有她,万万不可。

中国字的寓意深远,

“伴”,就是一人一半,凑在一起才完整。婚姻的路是每天类似的风景,同样的过程,淡淡的。要相处得好,真得靠慧根。而所谓另一半,也不是一开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断的磨合,你多一点我少一点,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才能一起过一辈子。

当然,岁月无情,人生最终还是分离。像我妈妈十六岁嫁给爸爸,相守相爱了一辈子,爸爸十多年前过世之后,妈妈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远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一边,令人感伤。

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随之而来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续家的价值与感情,真会少掉很多滋味。(腾讯网)

你的第一筷子菜夹给谁

在你们家,每天吃饭时,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这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影响深远。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口菜不见得比第二口、第三口菜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于是吃饭时,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父母若只顾疼爱孩子,而忽略了长辈,孩子学到了,长大后他也会只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会孝敬父母。所以,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节。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也会时时尊重、关心、礼让他人,就很容易惹人喜爱,得到欣赏和重用。

不妨向过去良好的社会风气学习:吃饭一定要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上桌;哪怕很饿,也要等在厨房里的妈妈忙完坐上了桌才吃饭;父母动筷子了,孩子才可以开吃……

真正懂得爱的次序,才能营造一个和美幸福的家,也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37°女人》)

猜你喜欢

辅导班筷子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说『筷子』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筷子
我的爷爷奶奶
竹筷子
向爷爷奶奶致敬
筷子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我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