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怀“空杯心态”

2016-09-19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空杯来者普通百姓

□ 楚 言



常怀“空杯心态”

□ 楚 言

喻 梁//图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想向一个高僧学禅。他见到高僧后,便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旁侧的高僧一言不发,拿了个水壶给他茶杯续水,茶杯满了还继续倒,溢出的水便流淌下来。这个人连忙提醒高僧说:“大师,杯中水已满,为何还往里倒?”大师回应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显然,高僧的言外之意是要告诉来者: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来求教呢?听后,来者急忙叩谢悔过。

透过这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常怀“空杯心态”,把自己想象成空着的杯子,这样才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教益,真正将常怀“空杯心态”作为一门终身必修课。

常怀“空杯心态”,才能力戒骄傲自满,提升学习能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和职务职级的提升,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自以为是,自我满足,不注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往往就很难适应新岗位、新角色的需要。鉴于此,领导干部只有常怀“空杯心态”,才能有自知之明,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素质之缺憾、水平之不足、能力之短板,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和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努力让自己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常怀“空杯心态”,才能牢记党员身份,密切联系群众。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作为普通百姓或一般干部时,还能够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同群众打成一片,但是,他们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往往就容易滋长优越感,渐渐脱离群众,失去人心。平心而论,一个人官再大,亦还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自己仍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只有常怀“空杯心态”,才能保持平民本色,牢记身份职责,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

情、做决策,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争当群众的贴心人和发展的领路人。常怀“空杯心态”,才能学会适时归零,升华思想境界。诚然,一名领导干部经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加上组织的关心培养,工作取得了成绩,职务获得了提拔,这固然可喜可贺,但如果沾沾自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甚至一味沉迷于权力、地位和名誉而不能自拔,其结果只会让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干事的激情。试想一下,此时如果能够常怀“空杯心态”,适时把自己归零,放下“阶段胜利”的“包袱”,思想上从零开始,行动上从零做起,那么,其人生就会多一分豁达,多一分淡定,多一分动力。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权有多大、位有多高、名有多显,都应保持清醒头脑,把心态调整到坐标原点,正确看待过去,重新审视自我,在思想上返璞归真,在党性上固本培元,这样才能看轻权位,看淡名利,切实做到不为权迷,不为利诱,不为名扰,从而涵养淡泊情怀,提升为官境界。

猜你喜欢

空杯来者普通百姓
后有来者
空杯(外四首)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高中语文教材选取古代作品目的再认识
往者不可谏
来者
悼亡妻
大数据
PPP融资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排成一行的茶杯
谁说贪官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