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C授权评估工具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评价及应用研究
2016-09-18杨小燕
杨小燕
基于ERC授权评估工具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评价及应用研究
杨小燕
国际化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进行合理运用意义重大。研究遵循职业性、参与性、行业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理念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国际化的规划、条件、渠道、内容、范畴和程度六个一级维度为基本框架,以28个二级维度为具体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需相关主体协同参与,通过ERC授权评估工具进行深度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运用。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Abstract】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is deficient.Thus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the notions of vocation, participation,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 an evaluation system is to be established that contains six aspects, namely, plans, conditions, ways, contents, categories and degrees, together with 28 elements to judge the international degree of the college.In this paper,we use ERC to judge the international degree profoundly and use the result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standard
早在古希腊就有了教育国际化的萌芽,当时先哲的游学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之后到中世纪,那时的大学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和职业性。[1]有第一所现代大学之称的柏林大学,堪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典范,柏林大学自创办始就鼓励教师及学生的跨国交流。时至今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三大发展趋势之一。[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已经踏入了国际化的洪流之中,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具有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如何应对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又如何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国际水准,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并推动着相关实践探索。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理念
由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属性所决定,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需遵循职业性、行业性、参与性和发展性理念。
(一)职业性理念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围绕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来展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国际化也应紧紧围绕其职业属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体系构建要充分凸显职业性,无论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亦或评价结果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否则难以走出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二)行业性理念
由职业属性所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优质的职业教育应当对行业的发展极为敏感,对行业的动态有最快速的响应机制。因此,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行业的指导和行业的参与。不同行业与职业教育发生作用的形式是不同的,行业性质不同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内容上应突出行业特色,体现行业的差异性。
(三)参与性理念
职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主体利益的复杂系统。学校、政府、企业、学生、家长等都是利益的相关者,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受益主体,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参与主体。利益相关者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由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必然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参与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价值性。这里的参与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指参与面的广泛性,另一方面指参与时间的持续性,即多方主体应全面、持续地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中来。
(四)发展性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交织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等问题。特别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在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同时不应仅仅局限在对当前状况的评价和论断,更应具有发展的视野,为以后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性意见,从根本上讲是着眼于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指标
教育国际化被称之为高等教育历史上最有力的实质性发展,[3]也正因此,长久以来国际化一直是一个时髦的术语,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国际化这一问题,仍是众说纷纭、难成共识。[4]由此,对什么是国际化以及如何评判国际化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基本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其进行评价需坚持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衡量其发展程度可以有以下几个参考标准,即开放性、影响力以及参与度。依据上述标准,可以粗略地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划分为几种状态,即输入状态、输出状态、双向流动鼎立状态以及在国际化行列之外的封闭状态。输入状态就是积极参与国际化,以学习和引进为主,对外的影响力较小或者没有影响力;输出状态即高等职业教育高度开放,在制度、水平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积极提倡和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而鼎立状态指的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化,实现自立、自觉、自主的发展。国际化鼎立阶段的开端是一个国家对外影响力的开始。
(二)具体内容
目前,国内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是基于普通高等院校国际化进程较为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具有衡量不同教育类型以及处于国际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的适切性。多年来对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外部权威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并没有将国际化作为核心内容。基于此,立足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差异性,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以及专家讨论法等方法,将国际化的规划、条件、渠道、状态、内容、范畴以及程度7个维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评价的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为相对应的28个二级指标,初步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指标构成及具体释义参见表1)
三、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的选择直接决定着评价的有效性,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应尽可能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利益相关者。基于此,我们将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政府相关人员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政府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项目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参与将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其他同类院校或同类项目、同类专业专家
这类评价者对相同专业、相同项目的国际化发展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把握相同专业、相同项目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对国际化程度的评价客观、准确、科学。
(三)本校专家
本校专家是被评价对象的直接参与者,对本校国际化的真实情况有深刻的理解和真实的感受,能有效挖掘出其中的经验和困境。
(四)教育学专家
教育学专家能从教育理论的规律性视角对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的发展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诊断,易于发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五)行业、企业专家
行业、企业专家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是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具有职业属性的国际化路径的突破口,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拓展国际化的渠道。
(六)学生代表
学生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的落脚点,也是国际化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的成果感受最为真切,因而也最有发言权。
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状况进行评价,以达到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方法
ERC(Evalua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即授权评估工具,ERC评价与传统评价有较大的差异性:传统评价通常是外部评价,其结果是一个分数或等级,如外部专家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ERC评价是内部评价,其目的在于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因而其结果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其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内部性、参与性、民主性、平等性、过程性和多元性,在于利益相关者均平等地参与评价。基于此,借鉴ERC评价工具,有助于克服单一的量化评价或单一的质性评价的弊端,有效结合外部与内部评价,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开展ERC参与式评价评价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表1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建评价团体
评价组成员包括外部专家5人(政府相关人员、其他院校专家)、内部专家5人(本院专家)、企业专家3人。
(二)集体讨论指标体系
由被评学院提供指标体系初稿,各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指标体系提出异议。可以看出,ERC评价重要的特点之一则是评价的个性化,即不同的评价对象,会根据专家意见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充分凸显了这种“诊断性”评价与传统的“通过性”评价的不同之处,有助于切实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针对性较强。本文中提供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可以作为院校的评价指标初稿。
(三)分组讨论指标体系
评价组成员随机分为4组,就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提出具体的建议,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内部(本校)专家就各组意见表态:表明哪些意见接受、哪些意见拒绝,最后确定指标体系内容框架。
(四)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各专家独立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重新设定,并写出权重修改的理由;选择各指标给予权重较高和较低的专家说明理由,各专家妥协一级指标权重;逐项对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重新设定,妥协权重;对一级和二级指标重新确立权重,最终形成针对评价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评价主体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评价主体的打分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一是个人打分,每个评价主体独立完成;二是逐项讨论,每一项打分的最高分与最低分者分别阐述理由;三是相互妥协,评价主体通过集体讨论得到公认的均值;四是根据所打均值形成相应的雷达图、柱形图,并对图形进行说明和解释。
(六)对评价的再评价
参与性评价有一个对评价本身的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因而注重对本次评价本身的再评价,各评价主体对此次评价的理念与操作进行客观的评价。
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结果
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不应止于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同样是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着评价效用的发挥,因此分析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对其合理运用是极为必要的。就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评价来看,普遍存在虎头蛇尾,重评价、轻反馈等诸多问题。基于此,对于评价的结果及其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评价结果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评价,二是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而发展性评价则以促进学校国际化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一种双向的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就实质而言,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也不是为了简单的奖惩而评价,而是在于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提高国际化水平。因此,评价的结果的表现形式与使用,不是简单地发挥其区分功能,而是基于促进其发展的定位,发挥评价的指导、调节与改进功能。
(二)完善评价结果的形式
参与性评价与传统评价重要的差异在于评价的结果。对于评价的结果,ERC评价并非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是等级,而是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评价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评价的目的与意义、评价方法与评价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评价实施过程说明、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因此,ERC评价的结果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使用、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畅通评价结果的反馈
评价结果具有激励、导向功能,评价结果的运用,直接关系着评价目标的实现,但这一功能的发挥均以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为基础。为此,结果反馈这一环节就必不可少,学校、教师、企业、家长、学生等主体必须通过恰当的反馈渠道获取国际化评价的结果及其分析,并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改进。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下,可以依托网络建立反馈平台,有效解决传统反馈平台的弊端,实现结果反馈的高效、互动。
[1]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p61-68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Hans de Wi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M].London:Greenwood Press,2002:Introduction
[4]Dilys Schoorman.What Really Do We mean by Internationalization?[J]. Contemporary Education,2007年第4期,p5-11
[责任编辑:王鹤艳]
The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Based on ERC
YANG Xiaoyan
杨小燕,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四川成都,邮编:611130)
G646.2
A
1674-8824(2016)03-0094-06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JZD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