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温暖的记者,办温情的媒体

2016-09-18陈永年

新闻采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杨俊

◇ 黄河晨报记者 陈永年

做温暖的记者,办温情的媒体

◇ 黄河晨报记者 陈永年

在黄河壶口段采集水样

世上千行百业,论及职业体验的丰富和深刻,能和新闻这一行当相比的并不多。

从事新闻15年来,我逐渐全面地理解媒体的特性,逐步深刻地体验着人性,这个过程,有促成改变抚慰社会的喜悦与成功,也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与挫败。

一切的变化,起源于2007年自己所负责的一个名为“求助援助大行动”的栏目。这个以帮困难群众过好春节的策划,让我切身感知到了新闻媒体和新闻职业的另一面——我们怎样去办温情的媒体,怎样去做温暖的记者。

温情媒体的社会抚慰

那是2007年1月21日,离那一年的春节还有整整4周。那天下午,一个穿着红色上衣,扎着两根小辫的小姑娘敲开我办公室的门,几分胆怯几分豁出去的神色,将写在作文本上的1000多字的长信放到了我的面前。

采访,在小姑娘远超实际年龄的成熟叙述中开始。整整3个小时,说是采访,现在想来,我只是扮演了一个倾听者,听她的各种无奈、害怕、心愿和理想。记忆里那个下午非常的安静,一个说另一个听,一个笑另一个笑,一个哭另一个也哭。

那天的工作札记,我罕见地记了一段采访实录:“她最怕黑,最害怕一个人在家。一次,父母要回老家干农活一周,带她回去就要多花一个人的路费,35元,为了省下这35元就留下了她,给她买了一大堆菜、10元钱,想吃什么就买。她说那一星期她不知道怎么过的,回家不敢进门,晚上不敢关灯,把头藏在被子里,想上厕所都不敢出去。”一段话之后,是几个重重的省略号和感叹号。多年过去,早已无从寻觅当时记录的心情,但如今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看到这些,依然心有酸楚,几欲掉泪。

记得那天采访完毕,我骑着自行车送小女孩回家。她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地下室内,逼仄到我要拍摄他们只能上床的程度。第二天,我又在一家建筑工地找到了小姑娘的父亲。随后,一篇名为《12岁女孩与记者的对话》的报道刊发,小女孩成为栏目的首批资助对象。

整个报道完成以后,我又到那个地下室跑了几趟,借着报道的影响力,还帮着她们联系了一所可以免除学费的学校,在那里,她可以读到初中毕业。寒假开学那天,我和她的妈妈一起将她送到了学校。后来,小姑娘给我写了几封信,她妈妈还为我做了一双根本穿不上的千层底布鞋,还有一双非常厚实的鞋垫。后来虽经几次搬家,但那两样礼物一直被我珍藏,时刻提醒我一名新闻从业者应有的责任。

那个活动共募集到了十几万元的善款,帮助50户贫困家庭过了一个像样的春节。

于我,那时的工作强度至今也是空前的:早上到各县采访,下午回到报社赶稿,晚上做夜班编辑排版,几乎一个月没日没夜地疯狂工作。现在的我已无法想象当时的激情,但如果时光再回到从前,我可能会更加疯狂——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孩子窘迫到不得不求助陌生人时,你希望她得到怎样的回应,我们现在就应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先行付出。

在陕西延川县采访

求与助的多重受益

今年1月7日,盐湖区税务干部杨俊玲,第十年前往136公里以外的绛县丁家洼村,去看望她的老亲戚——72岁的盲人侯宪义。

这个亲戚还是我给他们“介绍”的。在2007年的那次“求助援助大行动”中,根据侯宪义邻居的报料,我曾经前往实地核实。当时的侯宪义,因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双目失明,平日里摸索着做些农活。一间小土坯房,墙壁被烟熏得乌黑,炕上的被褥分不清颜色,12寸黑白电视机没有声音也没有图像,母亲八旬高龄,妻子智力障碍……而侯宪义所求助的心愿是:过年了,想给老母亲添件新衣服。报道刊发后的第二天,杨俊玲就带着新衣服和年货赶到了侯宪义家。那一年,侯宪义也被列入了资助名单。

主要的解释变量中,我国各省城镇化率均值为50.31%,意味着我国城镇化率较高。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乡消费差距,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等变量的标准差较大,说明这些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较大。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杨俊玲的这条访亲路竟然坚持了10年。

时隔10年,我再次前往丁家洼。进入侯宪义家中,给他做饭的母亲和智力障碍的妻子已经过世,家中的黑白电视机依旧摆在老位置,门外的老黄牛还在,屋里的墙壁被熏得更黑了。

但我极为惊讶的发现,乌黑的墙壁上只有一样东西是亮闪闪的,那是一个玻璃框,里面夹着一份2007年1 月19号的《黄河晨报》,纸张早已泛黄。那是我写的报道,也正因为这篇报道让侯宪义与杨俊玲结识。整个墙壁全是烟灰,唯有这个玻璃框,用手摸了摸,纤尘不染。作为一个独自生活的盲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央求别人搜寻到那张报纸,怎么找人裁剪了玻璃,怎么找人端端正正地钉到墙上,每天怎么摸索着去擦拭……

侯宪义说,我的报道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人之外的关心,这也是他能坚持乐观地生活到今天的一大动力。我沉默无言,郑重地站到相框前,让别人为我照了一张像。

这是杨俊玲第10年给侯宪义送钱送年货,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有四五个朋友和同事相陪。他们都是听说了这事情之后,很受感动,也想为老侯做点事情。他们带来了门帘和钉子,帮着挂好,将新床单铺好,新被子叠好,又把带来的牛奶、鸡蛋、方便面、馒头、麻花等东西摆放到老侯顺手的地方,一一详细交代东西在哪儿。

在为侯宪义试穿新鞋的时候,同行的一个男同志单膝下跪,帮老侯换鞋,根本没有在意腿上的尘土。

就在我向他表达心中感动的时候,他却说:“你看人家都72岁了,眼睛一点都看不见,还能自己放牛、担水、蒸馍、做饭、扫地,精神状态还那么好,比我们都强多了。我们虽然在物质上能帮一点他,但在精神上却是他在帮我们!”

让杨俊玲感动的是,4年前,双目失明的老侯央求着邻居带路,带着自己种的小米,转乘几趟车,专程到杨俊玲家表示感谢。

我们这个社会,匮乏的并不是爱心,而是有公信力的救助渠道。一个良好渠道的打造,不仅要让公众信任,运行高效,还可以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都有所收获——就像侯宪义这个案例,援助者、受助者甚至我这个牵线者,都从中受到感动并有所得,这是“额外的奖赏”,是推广善行最强的力量。

新闻从业者的“有限力量”

在临汾大宁县采访看护黄河仙子祠的村民

就像世界上永远会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我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是在“求助援助大行动”报道中结识的一位资助对象。她的名字,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深埋心底不敢轻易触碰的记忆。

她叫周淑玲,当年30多岁,夏县人,是当时的资助对象之一。她当时因为类风湿病情严重与丈夫离了婚,被迫回到了娘家居住。领取资助款那天,因为行动不便她没来,只是托村支书和我聊了几句。

借助报道的影响力,我也介绍过一些人去看望她,有的送点东西,有的送点现金,还有的送些治病的偏方,爱心可嘉,但对于彻底治她的病所需的十几万费用,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那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又一次接到了她的电话,是那种特有的悲泣,是那种溺在水中把任何一根稻草都当作救命良方的声音与腔调。家中电视中的春晚已近高潮,我走到室外,听她的又一轮诉说。

当地的风俗是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正一个人孤伶伶地躺在娘家早已废弃的老宅里。她依旧带着哭腔:“陈记者,你再想想办法,我难受啊,我想站起来,我受不了了啊……”

这个跨年电话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在满天礼花飞绽辞旧迎新的夜晚,我的心与天气一样冰冷、无奈。可能在她心中,能在报上发表文章的记者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吧,但我清醒地知道,作为当时参加工作不到4年的普通记者,如果她不能借助报道带来更大的反响,引起社会呼应的话,作为记者的我,面对她的实际难题,除了说些安慰话以外,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后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她频繁地跟我打电话,一遍遍地说她的痛苦,描述她想站起来的强烈愿望,希望我能再想想办法……而我,虽然硬着头皮找了一圈可能帮得上忙的部门,但并没有结果。再后来,我甚至对她的电话有了心理障碍,每次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出她的号码,都会是一次痛苦的折磨,都会血淋淋地撕扯下我的伪装,提醒我是多么的无能与卑微!

再后来,她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最终再没了联系。而在前年,我在报纸上看到当地一名通讯员写的一篇“卖身治病”的稿子,是关于她的,说是只要谁愿意帮她治病她愿意嫁给对方。已经是老记者的我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操作”的意图,耳边仿佛又响起她那悲苦的声音:“陈记者,你再想想办法……”

这篇报道终究也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半年之后碰到那个通讯员,问起这事,他说:“你不知道吗?她经常提到你,那稿子发完不久,人就不在了……”

这件事给我心理上的重挫,就像是职业理想的破灭。我们一方面坚信媒体的巨大威力,但又悲叹作为从业者个体的力不从心。在媒体这架巨大的聚光灯的照射下,或许真的可以解决一些个体的实际难题,但这架被新闻规律操控的聚光灯,到底照向哪个方向,就算是我们这些从业者,有时也真的会无可奈何。

挫败与无力,后来被一篇故事化解。说是潮汐退后,很多小鱼困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一条一条捡起扔到海里。旁观者说,那么多鱼,不等你扔完,绝大部分都会渴死的,你又何必在乎。但那男孩并没有停止,而是每扔一条鱼就回答一遍:“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

记得当时读到这篇故事的时候,好像一道阳光直射心底。是啊,我们记者不也像沙滩上扔小鱼的小男孩么,我们就算不能让沙滩上的所有被困者脱困,但我们手中的每条鱼都很在乎,我们作为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在乎,我们作为人的善良和悲悯在乎!

更何况,尽管很难,尽管很慢,但我们依然可以努力,“沙滩上引水”,用制度的力量去帮更多的小鱼脱离困局……□

(责任编辑:耿建萍)

猜你喜欢

杨俊
杨俊德:农业丰收的“守护神”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不忘初心攻农技 守望田野助民富——记省、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杨俊德
执着
李泊城 隋邦平 杨俊显 王绿竹 作品
《红蜻蜓》教案
不知道的幸福
寄给远在上海打工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