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蔡氏家庙

2016-09-18作者丨卢俊杰石狮市文体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台声 2016年10期
关键词:青阳石鼓

作者丨卢俊杰 石狮市文体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蔡氏家庙

作者丨卢俊杰石狮市文体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1982年,笔者就读位于青阳五店市石鼓山上的晋江第一中学。母校一墙之隔的一庙(石鼓庙)两祠堂(庄厝祠堂、蔡厝祠堂),就是青阳古镇的发源地。时隔34年,2016年的元宵佳节,中央电视台在五店市录制元宵晚会,我也就故地重游一回。如今的蔡厝祠堂(亦称蔡氏家庙)周边区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摩天高楼林立,配着传统街区红砖夹石燕尾脊更加绚丽夺目。蔡氏家庙依然是青阳五店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地理中心,每日游客络绎不绝,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古地名五店市亦称青阳蔡五店市。古籍载,青阳在泉州城南九十九溪下游,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故早在唐朝就得到很大开发。最早到青阳开发的人中,就有青阳蔡氏一世祖蔡一翁。青阳蔡氏七世5兄弟于此大唐官道旁开店5家,美名远播,五店市遂成颇具名气的地标。新地名青阳取“青梅山之阳面”之意,青梅山为青阳最高点,视野开阔,蔡氏家庙选址此地,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都永有“登高远瞩”之愿景。蔡氏家庙正对着泉州东西双塔,每到中秋夜,从家庙就能清楚远眺东西塔上耀眼的灯火,就像祠堂案前的两支烛灯,家庙大门对联“温陵山水万重尽收入吾家眼界,青阳烟火千户独占此高峰顶头”,就开门见山标明家庙极佳的地理位置和风水。

另一家庙对联“派分莆阳世居青阳堂揖双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裔出周代基肇唐代泽流昭代长绵百代振家声”,高度浓缩了蔡氏族人迁徙线路:“上蔡—新蔡—下蔡(固始)—济阳—莆阳—青阳”。史载,蔡氏系周朝周文王的后裔,先世在新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后居济阳郡,故蔡氏以国为姓,以济阳为郡望。唐末蔡氏先祖自河南固始县入闽,居莆阳仙游县。蔡一翁于唐咸通元年迁居晋江县,为青阳蔡氏一世祖,经1156年,繁衍47世裔孙。“三阳开泰”即形象地概括青阳蔡氏的迁徙史。

青阳蔡氏族谱记载:“一世祖辉公,君智公次子,字用明,号一翁,家世莆阳仙游县。唐咸通元年(860)庚辰来泉之晋江县青阳,耽于山水,舍仙游而卜居焉。按青阳山一名五店市,在泉城之南一十五里,土沃泉甘……盖其地为水陆之交会,秘灵之藏也。翁择而营之。翁赋性纯厚,勤俭为生,力田树桑,读书教子,处事淡如也。岁久而家道成焉。是为青阳蔡氏始祖。妣王氏,合葬青阳山。”蔡氏始祖陵墓仍在石鼓山庄。

晋江市文史专家粘良图所著《五店市讲古》记载其盛,在文风鼎盛的宋代,青阳蔡氏人才济济,如:

六世蔡常安,号十九翁,宋熙宁间钦赐进士,“纂修族谱,兴建家庙,始行祭祀”。

八世蔡旦,字诚叟,登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授莆田尉,调兴化州教授,笃于文学,选士得人,士论推重一时。

十世蔡次傅,字肖说,天资俊伟,雄才博学。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居官有政声。初授迪功郎漳州司户参军,上司曾私下送一笔钱给他,他不据为己有受,而用来建造公厅。淳祜初任仙游县令,兴学宫,劝农桑,以政绩闻于朝廷,累迁至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又出任广南都运使兼经略安抚,升直宝谟阁学士。致仕后在青阳建吴市桥40间,铺石路百七十丈,以利行人。在青阳置有仓库、柴场、船枋、洗马池等,人称其里为公卿保。而青阳蔡氏一派,遂以“宝谟传芳”作为灯号。

到明代,晋江地区政通人和,“家诗书而户弦诵”,蔡氏一族依然人才辈出,科举蝉联。仅十八至廿二世就有:

蔡祜,师从泉州大儒蔡清的高徒田南山学《易》,行动必合于礼度。举乡贡,授新宁教谕,改海宁,迁湖州学教授。所到之处以德行为士民表率,不苟取邑中一物。每临离职之日,读书人争为画像,乞留衣带作纪念。

蔡元伟,明嘉靖十年(1531)举人,初以教书为业,辞官孝养双亲十年。后任罗田教谕,转江西德化知县,擢杭州府通判,无论对上级下属,一片至诚,清苦持身,周详奉职,人称有道君子。

蔡黄卷,由岁贡授河南睢州训导,以德行教育士民,爱护士人无所不至。转汝阳教谕,而且善于识拔人才。睢州、汝阳两地并祀黄卷于学宫。青阳一地亦祀于乡贤祠。

蔡克廉,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户部主事,升江西提学佥事、广东提学副使,两省士人被识拔者多为名臣。克廉后来官至户部尚书。

蔡思雍,明隆庆元年(1567)举人,任龙泉知县,清政为民。

蔡应麟,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自兵部改吏部,官至太常少卿。

蔡立爱,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任湖广靳州、广东连州知州,为官清廉,庶民颂德。

蔡立敬,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居官清廉正直,不辞劳瘁,尽忠爱民。值浙省饥荒,百姓冻馁流离,立敬具疏上奏,开仓施赈,活人不可胜计。绅民称为“慈父”,为他勒碑纪念。立爱、立敬在青阳所建第宅,人称“布政衙”,至今得以保存。

青阳蔡氏家庙正厅

蔡侃,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联捷进士,官至云南布政,曾于云南筑城置兵以防反叛土酋,誉为“西南长城”的城墙今犹屹立西南边疆。

清初,闽南沿海战乱不已,蔡氏一族又出了不少武官,蔡一潭、蔡嘉贤、蔡辉光官至都督;蔡蓍及其子蔡一龙皆授都督,挂印协征台湾宝岛及澎湖列岛。

蔡氏作为青阳最早开发的氏族,人丁十分兴旺,经历1000多年,传衍40余代,族裔遍布海内外。海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国内较多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西、江苏、台湾。本市则分居100多个村庄,数十万人口。

从清朝康熙年间起,青阳蔡氏随施琅将军复台,传衍台湾的人数渐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嘉义、鹿港等地,其中不乏精英人物。如廿七世蔡清水,号澹斋,在台地经商致富,乐善好施,被推荐为乡饮大宾,后人为纪念他,将其居住的地方称为清水街,现在称为清水镇。从1989年到2002年,一直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的蔡万霖先祖蔡守意也迁自青阳,他家清代的红砖墙燕尾脊老宅现在仍完好保存着。

蔡氏家庙门斗

蔡氏家庙边厅

自1989年蔡氏家庙重修落成以来,台湾族裔前来拜谒的已有近百批。蔡万霖曾说,他先祖蔡守意临终再三嘱托:“记住我们的祖先是泉州南门外的石鼓蔡,无论如何,都要返乡光宗耀祖。”所以,1990年,蔡万霖曾委托其胞弟蔡万德、侄子蔡辰洋专程来到青阳蔡厝寻根,拜谒蔡氏家庙,受到晋江宗亲们的热烈欢迎。2005年,即蔡万霖过世的第二年,蔡万霖次子蔡宏图即派其驻京、港、沪机构负责人专程来青阳祭祖,捐助故里公益事业;2006年3月,蔡万霖的侄子蔡辰洋再次来到蔡氏家庙谒祖,并捐献了一万美元。

同一条血脉,同一条根。两岸蔡氏族亲们不仅血脉相连,信仰也是相承的。蔡先生指着蔡厝最著名的石鼓庙告诉我们,旅台青阳蔡氏自称“石鼓蔡”,宋代蔡厝在石鼓山建有石鼓庙,庙中崇奉的顺正大王香火特别兴盛。而顺正王原来就是蔡氏先祖宝谟阁大学士蔡次傅的门客,有一段特殊渊源关系。当年迁台的蔡氏族裔从石鼓庙分灵顺正大王香火往台奉祀,随着旅台蔡氏的迁徙,顺正大王香火传遍台湾。台中的顺福宫、清德宫、永安宫、天后宫,高雄的顺安宫,台南的圣母坛、清水镇等多处宫庙,纷纷组团到青阳石鼓庙进香。血缘、神缘的相连相承一起见证了两岸蔡氏族亲数百年剪不断的亲情。

蔡氏家庙始建于宋熙宁间(1067—1077),经历过上千年漫长的历史,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劫难。先是在元明更替的战乱时,祠宇废圮,明初由十四世族裔重建。明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入侵,青阳民居焚毁殆尽,蔡氏家庙也难逃厄运,到万历十二年(1584)始得重修。后又经过清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23年(1934)两次大修。1940年9月,侵华日寇飞机在晋江石狮一带狂轰滥炸,蔡氏祠庙竞被炸成一堆瓦砾。1987年,海内外蔡氏宗亲再次组织重建,1989年落成。

蔡氏家庙与庄氏家庙并排矗立在五店市中线,为五开间两进砖石木构建仿明清闽南“皇宫起”古建筑。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门前隔着石埕道路,正对着一堵与家庙齐宽的红砖拼花照墙。家庙建立在1.5米高的石砌基础上,悬山顶黄瓦绿筒,尊贵大方,门厅屋顶呈山川脊式,正脊端燕尾高仰,顶立着精致的陶瓷鸱吻,意寓召唤裔孙“燕归来”。脊堵装饰双凤牡丹五彩剪瓷;山川脊边上两段较低小港脊依然燕尾飞扬,剪黏名贵花卉点缀燕尾,脊堵处则是八仙过海剪黏;四条垂脊前头牌非常突出,亭台楼阁场面,楼阁前是文官办案场景,前方为策马奔跑的武官,楼阁顶部还立3人,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五开间的蔡氏家庙并开3个大门,门前安石鼓、石枕,皆为精雕细刻的青石。门廊前一列4根白石方柱。每柱镌联,称颂人杰地灵:“前紫帽后罗裳,庙堂冠冕;左旗山右石鼓,将相规模”“文昭孙支,近占梅石一座;江左门第,远敌王谢二家”。正大门额石匾刻“蔡氏家庙”四个大字,横批:“自唐世家”,门联:“温陵山水万重,尽收入吾家眼界;青阳烟火千户,独占此高峰顶头。”左右两小边门上方匾刻“宝谟学士”“父子都督”,联镌:“将相勋业昭千古,都督枢衡振万邦”“百代冠裳朝北阙,千秋宗庙壮南关”,横批分别为“金銮直上”“玉带频膺”。墙堵悉以雕刻着历史典故的青石、白石相间拼装。梁枋间镶嵌鎏金错彩的花篮、梁裙、雀替,工艺巧夺天工。

蔡氏家庙夜景

进入大门,即为天井。站在天井中间环顾一周,屋顶的天际线均有简淡花草勾勒舒缓转折的线条。家庙祀厅亦开3门,水车堵装饰泥塑彩绘“群仙献寿”“廿四孝”图像。厅前步口柱镌联:“派分莆阳,世居青阳,堂揖双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裔出周代,基肇唐代,泽流昭代,长绵百代振家声。”门首挂着济阳柯蔡委员会赠的“振我宗风”匾和石狮大仑、金井塘东、灵秀钞坑、瑶厝等青阳蔡氏传裔献的“祖德宗功”匾。正厅面阔3间,进深3间,尤为轩敞宏阔。内立称为“孝思堂”的神龛,龛前挂一列祖宗画像,分别为一世祖蔡用明、六世祖蔡常安、十世祖蔡次傅及廿七世渡台的蔡清水。“孝思堂”神龛两侧对联诉说着家族的绵延:“论德论功论爵,尊尊亲亲,千年公道如见;自唐自宋自今,子子孙孙,一脉忠厚永存。”也阐明立功、立德、立命是宗族中受人尊崇的条件,训诫子孙以忠厚为本,踏实做人。厅柱镌联:“聚族梅山,一千余年来惟是青与白,不失故山气味;构祠吾市,半亩方宅中自为爽而恺,却忘近市尘嚣。”大厅两侧朱红的板壁上大书着“忠孝廉节”,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勉励后人。梁枋间则琳琅满目挂着“文武一品”“国师”“都督”等金字匾额。因为青阳蔡氏家庙是闽南蔡氏的母乡,其分居各地的族裔在登科出仕时都要到这里挂匾树旗杆,荣宗耀祖,所以祠堂的匾额特多。显然,青阳蔡氏一族之所以人才济济,俊彦辈出,成为闻名遐迩的世家,与代代相传的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蔡氏家庙为了弘扬良好家风,初春时节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挂红灯、贴红联、搓红丸、穿红衣,设主祭、陪祭、司仪,撞钟击鼓、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祭文、敬献花篮,升“宝谟传芳”族旗,一派祥和喜庆……

猜你喜欢

青阳石鼓
石鼓响了
青阳参苷元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灼灼青阳(连载七)
栖凤花园520室
石鼓书院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石鼓南迁北归记
陈仓石鼓:大秦帝国的《东方红》
陈仓石鼓
半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