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两新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6-09-16陆怡清

党政论坛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政治

马 昊 陆怡清

强化两新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综述

马昊陆怡清

2016年5月12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召开。研讨会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基层党组织的全新功能定位,聚焦于如何进一步强化“两新”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健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孙甘霖作主旨发言,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主持开幕式。

会上,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祝灵君教授、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冯小敏、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北京市委党校姚桓教授、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教授、上海党建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克文等,分别就“两新”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应然要求、政治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两新”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刘宗洪教授就大会的总体情况进行学术点评。

上海市各大口、区县组织部门负责人,区县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全市党校系统相关负责人,街道社区党委(镇综合党委)书记及“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代表,以及部分党建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一、上海“两新”组织党建的新局面、新要求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即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目前,上海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正处于深化拓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和中央、市委的要求,准确把握“两新”党建工作的大局。

郑健麟强调,一是要有战略的眼光,立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进一步夯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要任务。落实市委书记韩正同志2015年12月对“两新”党建的批示要求,创新思路,改进方式,聚精会神地抓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二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认识到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是现代化建设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要注意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所谓“变”就是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顺势而为,主动求变。努力做到重点突破,年年有进步。所谓“不变”,一方面是指“四个战略布局”不会变,从严治党不会变,要一以贯之。三是要用辩证的眼光,认识到与其他领域的党建相比,“两新”组织党建可供借鉴的经验比较少,这也意味着“两新”组织的党建受习惯思维、传统做法的束缚比较少,突破的空间相对较大。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客观存在的困难,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更加务实。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薄弱点转化为创新点。

在全国范围内,上海较早成立了以“两新”组织党建为重要任务的市、区县、街镇三级组织。十几年来,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抓手,上海市全面开展“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坚持在实践中推进,在推进中提炼,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两新”党建工作格局。

孙甘霖指出,近年来,为主动适应“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牵头发展下,市社工委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中进行布置和推广,不断增强党在“两新”领域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建构了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为主线,积极探索在高度流变性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通过一手抓党组织组建,一手抓工作关系梳理,不断地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逐步拓展工作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面不断地扩大。二是不断探索适应“两新”组织特点的党建方式和方法。市社工委以“公转带自转”“以外促内”为工作路径,通过制度化建设固化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着力激发“两新”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内在需求。三是建立了“两新”党建工作的人才保障机制。以健全“两新”领域的人才凝聚、引入机制为目的,积极营造有利于“两新”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初步建立了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关键,以“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为重点,以党建志愿者为主线的三支队伍,为“两新”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四是以强化“两新”组织党建保障为抓手,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坚持以点带面,着力破解党建工作缺经费、缺资源的难题,构建上海“两新”党组织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党建工作社会化的创新发展。

二、“两新”党组织功能建设的新内涵、新特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研讨中,与会代表就如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达成了基本共识。大家表示,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本质属性,服务功能是“两新”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姚桓认为,理解政治功能必须正确把握“活市场、强政府、大党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政治功能也是对基层群众的再组织,防止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断层,有助于形成现代治理体系。服务是政治功能的载体,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服务功能是基础,一旦缺乏了服务功能,党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最终被工会等组织所取代。政治功能相对于服务功能的意义,在于提升服务的品质。关于“两新”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科学内涵,他提出,一是政治引领,即把握组织的政治方向,构建组织内部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价值认可等;二是协调各方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三是提供精神动力,解决经济手段、规章制度难以解决的难题;四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功能,解决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企业的关系;五是人才推荐,前提是尊重市场选择、尊重企业的自主权。

冯小敏认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两者根本不能分开,政治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服务保障。首先要服务,然后才可能去凝聚,去引领。对所有的党组织来讲,一定要把服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来说,首先要服务党员,不能把自己的党员服务好,凝聚好,党组织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其次是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党具有的优良传统,只有服务好群众,才能形成力量的汇集和党的凝聚力,最后转化为行动,实现党的政治引领。第三是服务企业,引导企业遵法、守法,在价值引领上不断提供正能量。

桑玉成指出,首先要树立辩证的“类思维”的基本原则,将“两新”党组织与非“两新”党组织区别开来,找准“两新”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同时,要全面理解“两新”党组织发展的组织变量和规模变量,把握“两新”党组织不同的类型和特点,相同的事情相同处理,不同的问题不同解决,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属性出发,马西恒提出,政党的历史使命是让群众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两新”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对服务功能是增强作用,服务功能对政治功能是基础作用。传统的党建方法仍然能解决体制内党组织大部分的问题,但“两新”组织党建中的一部分问题不能用传统的单位党建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必须正视“两新”党组织和组织内成员各自面临的生存问题,否则就很难找到稳定的可持续的动力。

三、“两新”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新方法、新路径

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研讨期间,与会代表结合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畅所欲言,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

在如何处理“两新”党组织功能发挥和工作部署的关系时,姚桓提出,要把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树立“三个有利于”的创新思维,打造“两个利益共同体”。要从有利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从有利于“两新”组织自身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实现员工利益出发,不是盲目跟着走,也不是一味对着干,通过良好的民主决策、监督协商等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党员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多地强调融入,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奉献精神和获得感的统一,打造国家与“两新”组织、“两新”组织与内部员工“两个利益共同体”,实现互惠、共进、双赢。

基于大部分“两新”党组织支部书记不是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的现实,冯小敏提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工作指导,上级党委要花时间花精力为“两新”党组织把关定向,强化上级党组织与“两新”组织负责人的沟通,尊重“两新”组织负责人认知转变的过程。党建不仅是党委书记的责任,所有党委成员,每个班子成员都有责任。《党章》规定,党组织是党员管理的基本单元。从严治党要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对“两新”组织党员也要坚持严格监督、严格管理,通过“吐故纳新”,剔除不合格的党员,吸收更多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保证党组织内部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加强“两新”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可在市级范围构建完整的党员数据服务,针对“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实现网上转组织关系。

在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血缘、地缘、亲缘向业缘转变,个体化社会逐步形成的社会发展现状后,祝灵君指出,亟须党组织发挥群众再组织的凝聚作用,将党所倡导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优秀的文化植入基层党组织所在的“两新”组织,赢得群众的话语权,集中社会力量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他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两新”组织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宏观层面,要实现“三工传递、五轮驱动”,“三工传递”,即政工带社工,社工带义工,义工带家庭。“五轮”即党组织、政工、社工、义工、家庭,在中观层面,要实现三大创新机制:一是要建立党组织设置的创新机制,重视网络上的社会组织党建,借助社会治理中的网格化视频全覆盖,实现党员数据的共享,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二是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机制,比如鼓励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等;三是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养机制,如聘请即将退休的领导干部兼职党务工作者等。在微观层面,可以“招社引织”,在党组织活动平台引进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延伸党组织的臂膀,并通过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一体”、发展新党员时注重申请人的志愿者经历、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党务工作者、借鉴新加坡经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构建枢纽型组织、处理好业委会和居委会的关系以及党和宗教之间的关系等等,不断强化“两新”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关于如何推进非公领域党组织的全覆盖,张克文认为,一是不能局限于党组织的单体覆盖,而是根据非公企业的实际,让党的各方面工作有针对性地进入。青年多的企业,选择共青团先进入,女工多的企业选择妇联先进入,组织负责人强势的企业,选择工商联先进入。先是进入,然后开展工作,有条件的再建立党组织。这是一个步步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工会,应当成为非公党建的重要载体。党的不少工作,都可以通过工会来开展。二是党组织的覆盖不应是地毯式的覆盖,而是网络式的覆盖。三是非公党建全覆盖,不应是均等的覆盖,而是有重点的覆盖。各非公企业党建基础不同,书记不同,党建覆盖应分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由内而外有梯度地扩散。把有战斗能力的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层,党建资源重点向他们倾斜;把能做工作的党组织书记作为紧密层;把一些组织松散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松散层,重点是培训好支部书记,整顿、指导其开展工作。四是完善非公党建的活动平台建设。要用服务中心的稳定性,解决非公党建的流动性,用服务中心的积聚性,解决非公党建的分散性。同时,注重党建活动中心的开放性与专业化,避免科层制。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政治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