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6-09-16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关键词:伤口出血量住院

刘 岩(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刘 岩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 研究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小切口组33例和常规切口组32例。常规切口组采取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切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切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高,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操作时间,伤口缩小,可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对加速术后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甲状腺瘤;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行性

甲状腺瘤为常见颈部肿瘤,治疗上多用手术切除,但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手术伤口大,对患者机体恢复造成影响,且可遗留明显瘢痕,影响美观,因此多数患者接受度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则有效克服了传统手术的缺陷,具有明显优势[1],本研究探讨了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小切口组33例和常规切口组32例。常规切口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24±2.12)岁。肿瘤平均直径为(2.41±0.91)厘米。病程1.2个月~8年,平均病程(3.26±0.35)年。

小切口组男12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为(43.14±2.6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2.51±0.79)厘米。病程1.3个月~8年,平均病程(3.14±0.6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切口组采取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仰卧位,常规消毒,经全身或臂丛麻醉,颈部充分暴露,在两锁骨交界处选择切口,以锁骨交界为中心作4厘米左右切口,切口跟皮肤横纹方向一致,切口皮下注射15 mL0.5%肾上腺素盐水,后将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逐层切开,对肌群进行分离,游离皮瓣,将甲状腺背膜和白线切开,甲状腺充分暴露,对甲状腺瘤进行探查,确定其大小、范围和形态,后用钳夹将瘤体四周夹住,将瘤体和周围少部分正常组织切除,止血冲洗后切口行无创逐层缝合[2]。如果在病患瘤体内部存有大量囊液,其可能会影响正常手术,需要将囊液抽出,才能开展后续手术,接下来进行的便是瘤体的牵引。在手术中要保证不会出现死腔等现象,在手术以及牵引中要做好清洁工作,确保清洗效果,只有确保一应流程,才能确保手术可以正常开展,进而确保后续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操作时间(min)伤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小切口组 82.74±15.85 2.02±0.53 18.52±4.92 4.52±1.92常规切口组107.14±22.91 9.98±1.72 30.26±12.57 6.26±2.57 t 8.453 8.876 8.562 8.1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甲状腺瘤为常见良性肿瘤,发病跟遗传因素、性别和TSH过度刺激相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瘤一般为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光滑,诊断时应和甲状腺肿区分[3-4]。伴随着针对其展开的探讨越来越多,并且国内整体医疗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甲状腺瘤手术治疗关键在于缩短切口长度,以保证颈部肌群的完整性和外形美观,而且即使将切口缩短,设备的投入整体也比较少,不过其并不影响手术视野,其同样保证人体最大一部分暴露在视野内。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容易引发皮肤、皮下、颈前肌和颈阔肌等粘连,影响术后康复[5]。跟传统手术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切口明显缩短,无需破坏颈前肌群,可减少对颈部肌肉组织的损伤,且不会影响淋巴回流和颈部静脉回流,手术瘢痕小,可确保外形美观,加速伤口愈合。术后并发症少,可提升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6-7]。而且甲状腺瘤在临床中,女性患者数量要高于男性,其更需要良好的美观程度,保证其自身美观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此种方法治疗可以被患者接受,而且在此次研究中,同样通过两组的对比实现了探讨,经过对比分析,小切口手术具有更为优越的临床治疗方法,也同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有效推广。

综上所述,本研究常规切口组采取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切口组,手术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切口组,说明甲状腺瘤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高,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操作时间,伤口缩小,可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对加速术后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1] 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8):85-86.

[2] 肖 刚,刘立新,李 丹,等.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50例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21(13):1086-1088.

[3] 王华龙,王鸿波,王新民,等.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32例甲状腺瘤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9):96-97,107.

[4] 汤金剑.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瘤中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25):29-30.

[5] 曾新忠.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60-60.

[6] 张雪艳.甲状腺瘤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6(26): 80-81.

[7] 孙灵志.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19):58-59.

本文编辑:王 琦

R736.1

B

ISSN.2095-6681.2016.10.146.02

猜你喜欢

伤口出血量住院
妈妈住院了
伤口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伤口“小管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