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札记二则:说“中”与“古”
2016-09-15赵兴葆
赵兴葆
古文字学札记二则:说“中”与“古”
赵兴葆
在“中”字的古文字字形中既隐含着远古先民“建大常”“载大旂”活动的内在原则、理念,同时也有着大常、大旂外在形制等级的遗痕。因此,使“中”字包含了指事物本性、常理常道的深刻内涵,从而“中”便以“中行”“中庸”“忠(中)恕”“执中”“时中”等哲学概念的形式深刻地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中。许慎《说文解字》对“古”字的析义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通过对“古”及其相关古文字字形的分析,“古”的本义乃是用以储藏贵重物品、财货宝贝的容器,进而引申指重要的精神财富的载体。
文字学;中;古
一、说“中”
中行、中庸、忠(中)恕、执中、时中都是孔学儒家十分重要的概念。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一个关键就是对“中”字的认知。“中”在契文和金文的古文字字形有三个系统:第一系统中的“中”(如图1)实际上乃是旌旗之形。由旗杆和飘动的斿组成。斿,旌旗之末垂。《广雅》:“天子十二斿至地,诸侯九斿至轸,大夫七斿至轵,士三斿至肩。”①[魏]张揖撰、[隋]曹宪音释撰:《广雅》,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12页。可见,中的形制有别,等级有序。《周礼·春官·巾车》:“建大常十有二斿。郑玄注:大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②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周礼》,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页。又《仪礼·觐礼》:“载大旂。郑玄注:大旂,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画日月,其下及旒,交画升龙降龙。”③彭林注译:《仪礼》,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6页。
可见,所谓“建大常”就是“载大旂”,旂即旗,是有很多铃铛的旗。大常、大旂落实在文字字形上就是“中”。“建大常”“载大旂”就是“建中”之一种,即在选定地点建立合乎规制的旌旗,以作为部落族群的徽帜。同时,也可用以观测日影、风向等。《尚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①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页。意思是用这个外在的标志表示确立中道,为天下之人所共同信仰和遵守。如此,大常就有了本性、常道的深刻内涵。《庄子·田子方》:“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②孙通海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页。《文子·上礼》:“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消智能,循大常,隳肢体,黜聪明,大通混冥,万物各复归其根。”③李定生、徐慧君校:《文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5页。
第二个系统的“中”比第一个系统的“中”多了〇(如图1)。这应该就是说“建中”不但要有旌旗,更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好了画一个〇,将旌旗植入并加以巩固。殷契文或许是为了在龟甲上契刻方便,有时会将〇刻画成方形。
〇最初作为一个表示选定的符号,后来也成为一个文字,在殷商时代的鼎器上就出现了(如图2),其含义也逐渐变得丰富而重大。往小里说,〇可以表示选中的、肯定的;往大里说,〇可以是太阳、是星星、是无极;〇可以是零,万事万物从〇开始,最终又归于这个〇,这个过程可称为变化,可称为回归,从头到尾乃是一个圆环。
古人建中时的这个选定,一定是从天地四围、大化神灵贯通而入王者之内心性灵,上中下、天地人一气贯通而下的一种选定。
中,也就是从于表示无极的〇(可理解为全部的时间空间);从于丨,下上通。从〇,还可以理解为从太阳一般的能量。〇是内心的选定,吾心即是太阳、宇宙、无极。从丨,即从于天地人一贯的、立体的宏伟、深邃和玄妙。上古哲人就是生存于这样一个极其立体化、丰富化的文化世界中,而非今人的被消解了神圣性的、扁平的科技世界。
前两个系统的中,乃是中正之中、中央之中。因为是本心之选定,所以也是衷、也是忠、也是仁、也是正。中行,即从中而行,也即是从于吾、从于仁、从于衷、从于忠。如孔子所说:“从吾所好。”又说颜回三月不违仁,就是说他能中行。正是说,一个君子的行事处世要以本心为则,直心而行为德,最终达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这也正仿佛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所反复强调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④[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所以《中庸》里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⑤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页。天下是天下,我们自己也是自己的天下,从吾所好的中行首先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为前提和关键。
第三个系统的中乃是伯仲之仲(如图1),没有了斿。在契文和金文系统中,有斿之中和无斿之中是有严格区分的两个字。到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就被固化下来了,三个系统合为一个字形,伯仲之仲另立门户。
图1 “中”字古文字的三个系统
图2 殷商鼎器上的“〇”字
图3 “中行”合文
和中相关的几个字:史,就是以手执中,意为史家宜公允、公正、中正,遵守常道,不偏不倚。事,也是如此。吏和事可看作是一个中字的两个分衍,其中同样包含着为吏做事的重要原则。
最后,再看一下重量级的“中行”合文字形(如图3),在殷商时代的契文和金文中都出现了。我以为,这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行”作为一种重要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也是极度重要的行事原则、目标或者手段。“中行”是作为一个成语存在于彼时的语言系统中。所以,孔子在《论语》中也特别强调了“中行”的极度重要性。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①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3页。(《论语·子路第十三》)夫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交友、做事务必选择笃行中道之人。否则,交到的人不是狂者就是狷者,而狂者偏执激进,狷者保守因循。狂,从犬从王。王有旺盛、狂妄之意。所以,这里的狂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失去理智的偏执,因为思想的冒进,其结果必然因为过了中道的标准而导致迅速地失败。狷,从犬从肙。肙字上为日为阳,下为月为阴,表示月从日或阴从阳而行,有所依循,有所顾忌。故此,狂与狷,一个过,一个不及,都是不合中行之标准的。
《尚书·大禹谟》:“允执厥中。”②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第1页。《论语·尧曰第二十》也引尧的话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③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3页。就是说,圣王乃得道之人,其体现就在于能够牢牢地把握中道。所谓把握中道或许正是为政的核心目标,就是能使天下万物、万民能够各得其所、各安其居,能够共生共荣。这也就涉及了“中”字另外一个隐含的深意,即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中”字所从之〇可看作是阴性符号阴爻的变形,“中”字所从之丨可看作是阳性符号阳爻的写照。如此,“中”字则恰好是阴阳和合的表达,所谓天地交泰之象。《周易·泰卦第十一》:《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④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页。大意是说,帝王将天地交泰的生养之道(中道)归结为天地之道,并以此助推适宜天地之事,辅助百姓、护佑百姓。如此,我们也就理解了《尧曰》篇中的这几句话:“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⑤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3页。这里面的举措正是一种合乎天道的王道——中道。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也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天之道,利而不害。”⑥[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12页。这些说法显然和上述《论语》中的意思是一致的,都在表达“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中道。因此,我们认为孔子的儒学和老子的道学在本体是一致的,“中行”作为天道思想的具体体现被孔子着力强调,正表明了孔学乃是以天道作为其思想的重要背景。这一点是古文字字形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也是我们学习老学、孔学所不能忽略的。
二、说“古”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依据“古”字的小篆字形“”在其《说文解字》中认为:“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①[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1页。这个解说从析形到释义在今天看来,都是不确切甚至说是错误的。清人段玉裁注解说:“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备于古,故曰古,故也。《逸周书》:天为古,地为久。”②[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7页。应该说,段氏脱离了许慎的析形释义后,对故的这个单独解读是非常深刻和到位的。但他又说:“识前言者口也。至于十则展转因袭。是为自古在昔矣。”③[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第7页。这些因袭许慎析形的解读就与“古”字的本来字形不相合了。
虽然,许慎也列举了“古”字的古文字形,可惜因为他没有对这个字形进行分析和利用。因此,我们认为许慎对“古”字本义的解读是不到位的。
“古”在契文中有两种字形“”(甲475合21242)“”(乙3475合17411),金文也有两种字形承之“”(集成2837)“”(集成948))我们看,在甲金文字中,“古”字显然不是从“十”的,下面的“口”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之口。如果再借助一下“姑”字的两种金文字形“”(集成5350)“”(集成5426),我们更能看出“古”字不是从“十”,而是从“毌”。毌的契文作“”(乙5248),金文作“”(集成2751)。或者写成“”,填实作“”。
许慎《说文解字》:“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横贯,象宝货之形。”④[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页。这个析形和释义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孙诒让先生以为,毌为宝货有孔,好之者乃以绳直毌之,或以绳索直毌朋贝(货币)以为颈饰,或以为提携之便。至小篆,则毌由丨之直毌变为一之横毌。毌的本义乃是一串钱币或宝货。(名原卷上)⑤李圃:《古文字诂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古”字下部之口,其实也并非人之口,而是敞口向上的一种器皿如盆、罐之类。那么,由此看来,古的本义当为储藏、保存宝货、钱币等贵重物品的容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钱罐子、宝贝箱子。
我们再看看许慎所列的“古”的古文字形“”。这个字是由宀、川、玉、古四部分会意而成。“宀”乃是房屋、布帛之类的覆盖之物;“川”乃是坤的古文字形,又是水,隐喻财货;“玉”也是珍贵之物;“古”如上所言乃是钱罐子。那由这四部分会意组成的这个古文“古”字,就特别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诸如玉器、钱币等财货的覆盖、遮蔽、保存和储藏。
我很怀疑这个说文古文的“古”字乃是“宝”字的一个别体。我们看金文“宝”字“”(集成2168)。它和古文“古”字的区别就在于,宝字从贝,古字从川。其实,川为水为财,在这里和贝的内涵是完全一样的,过去大家都以为宝字从缶。现在看来,缶只是“古”的讹变之形而已。
古作为一种储宝之器在金文中还有一些例子可以证明。如《孚尊》《彔尊》之“古”“”“”皆从毌、玉、口。
因此,我认为,古(音谷),宝也,从毌、口,储宝之器也。今天一些方言中依然有“油古子”“酒古子”等器物,或者说“一古子油”“一古子酒”之类。可见“古”作为一种容器真的是由来已久的了。古因为是对人们珍视的宝货的储藏之器,所以引申指时间上的十分久远,如古代、上古之类。或者再引申指储藏东西的空间,如:
胡,从古、月(肉),牛颔垂也。段玉裁注曰:“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湖,从水、胡,其金文与沽字同形作“”(集成10176)。指陆地上集聚水的大坑。
古之本义因为是对财货、钱币的储存,所以一些从古的字又都和买卖、流通、经商有关。如:贾,从襾、贝。襾,上下覆盖。因此,贾、古义本相同,都是指居货待出或者坐地经商者。沽,从水、古,卖也。《论语》:“求善贾而沽诸。”又买也,别作酤。估,从人、古,指人对货物价格的推测。
古又由对宝货的长期甚至久远的储存,引申指远去、逝去、死去的东西、死,如“作古”。如枯,从木、古,指死去脱水的草木之类。古在契文中也可作动词,意思是将活物杀死。卜辞中,古就常与牲名连用,表示将动物杀死、磔裂以为牺牲、祭品,这个意思后来多写作歹古或辜。“丁酉卜,即贞:毓且(祖)乙古十牛,三月。”(《戬寿堂殷墟文字》)①李圃:《古文字诂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古十牛”就是杀死十头牛做祭品。
人类对偶婚俗形成后,女性逐渐成为婚姻中的商品。因此,人们就将待字闺中的千金——未出嫁的女子称为小姑、姑娘,已出嫁的女子就是老姑、姑婆、姑母之类。称公婆为舅姑,那也是权势的象征。又因为古对财货的储存不管多久都是暂时的,就是姑娘早晚都要嫁出去,是泼出去的水(财货的象征)。因此,姑就有了暂时的含义,如姑且。
由古是对宝货、财货的储藏、保存、囤积、传承等义,引申指人类对一切认为珍贵的物质或精神财富,诸如人、事、情、物的保存、珍爱和传承,如故人、故事、故情、故物。因此,这个“古”字就逐渐有了舍弃物质财货的倾向,而特别指典籍、器物、人物中所包含的十分重要的文化信息、历史经验和传统信念。特指古代的典章、文献或者先哲的遗典、道统等等。如《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②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第1页。
《论语·八佾第三》:“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③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3页。特别在《论语·述而第七》中有:“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④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3页。对于孔子“好古”的理解,很多人就简单地以为孔子喜欢古代或者喜欢古代文化,因此又推论出孔子是守旧的、主张复古的、甚至是开历史倒车的等等。这都是因为对“古”字含义不清造成的误读。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以为孔子的意思应该是,他对于自古传承而来的文化道统,只是完全地、不变形地追随、遵循,不敢以私意发挥、创作。他笃信、喜好那些附载在典籍、器物、人物上的、自古而来的重要的文化信息、历史经验和传统信念。因为决心觉知、传承这个文化道统,所以也变得有些智慧。
通过对“古”字本义的探究,我们发现“古”字本来既指物质财富的古宝,又指精神财富的古宝。通观古往今来的历史,我们也发现,只要有精神财富的古宝就不愁没有物质财富的古宝。而没有精神财富的古宝,只有物质财富的古宝则是不能长久的,很快就会作古。因此,通过学习祖先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觉知、传承祖先伟大的文化传统、精神古宝,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实在是非常迫切的。
赵兴葆(1974-),男,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副教授(东营257000)